普宁的端午大概是这样
五月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天地交泰九毒日的第一天,其初是为国人祛病防疫的节日,可理解为自新春之后另一次攘灾祈福的送瘟仪式。按资料上的说法,吴越之地在春秋前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活动,后因屈原此日投江,为纪念诗人而演变如今。部分地区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来源观点众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岭东潮郡之普宁,端午要吃粽子,要祭祖,要喝雄黄酒,要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等,最重要的,要耍龙船!作为有着深厚龙舟文化的普宁市,其端午赛龙大致有这样的一套仪式:龙出来前要拜,然后下水去送纸,接着耍龙赛龙竞渡,最后再送纸上水拜龙而礼成。这过程通常从四月开始一直到五六月不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位于粤东的普宁市,自古就有五月赛龙舟的习俗,据现存明万历版《普宁县志》中关于龙舟的记载:各乡社游棹龙舟,每舟约三四十人,以迟速为先后,观者赏以银牌。
普宁的东部有练江、西偏北部有榕江,两大流域内的村落多是水脉密布,为龙舟文化活动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历来便是赛龙舟的集中区域。
练江流域的龙舟为无头具造型,即无有安置龙头龙尾,其船身较短,一般可坐上十几二十人,比赛时候十分激昂澎湃。这一类龙舟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如今占陇、麒麟、南径三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普宁榕江流域的龙舟以南溪镇为代表,该镇外有榕江,内有新溪、洪阳河,水系极其发达;镇内下尾张、南溪、北溪、新溪、下尾王、市上等皆有龙舟。下尾张、南溪、北溪三村俗称南溪三张,自古就造有龙舟,其中下尾张有红、白双龙,南溪也是红、白双龙,北溪则蓝、白二龙;民国时普宁七峰张氏建大宗祠(七峰宗祠)金鉴堂置新溪村于三张中间,及后新溪在1957年造青龙一条、2008年造红龙一条;合起来三张四村共有八龙(有一年为十龙)。南溪镇的龙舟造型,和揭阳、潮州的龙舟基本一样,为传统经典的大龙,雍华大气而精致,比赛时大龙闹江,很是壮观,是普宁龙舟文化的代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关于五月节普宁有民谚:杨梅不过五月节;未食五月粽,破裘未好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摄影\文字:安静声音、张野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忘时堂、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