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一体育场:仿洛杉矶体育场修建(组图) 青报网
青岛第一体育场自1933年落成。青岛第一体育场落成之前,汇泉就有始建于1924年的万国体育会(曾叫青岛竞马俱乐部,后叫青岛赛马场),在青岛第一体育场之后,新中国的第一个航海运动学校——青岛航海俱乐部于1953年5月成立。
当年,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为迎接运动会,召集了教育、工务部门设计人员及体育专家,商议筹建青岛市体育场事宜。宋君复在筹建体育场的商讨会上,展示了携带回来的洛杉矶体育场图样,几经讨论研究,决定采用洛杉矶体育场的样式修建,青岛体育场按此图样四分之一的比例缩建。场址选在山清水秀的汇泉村前,体育场建成后枕山抱海。
体育场由青岛市工务局郑得鹏、马永祥设计,投资了19. 26万元。于1933年3月正式动工修建,6月底全部建成,4个月竣工。田径场是德国人地姆博士所创,椭圆形400米一周的弯道6条,直道8条,弯道由三个半径组成,离心力小,同时因弯道半径短,也便于清晰地观看比赛。体育场北大门(主楼)由3层门楼组成,设有3个拱形入场大门,内侧顶端设钟楼,雄伟壮观。体育场周围环以15级看台,可容纳15000人。体育场除田径赛场外,还设有排球场和网球场。场内的照明设施、场外的绿化美化都带有西方特色,整个体育场当时是全国一流的。
体育场建成后,沈鸿烈在体育场北门楼题名“青岛体育场”,并刻碑石镶嵌在城墙上,“自古盛世之民健而多寿,衰世之民多夭……民积弱已久……市属中小学加授军事训练,以冀贯通德智体三育”,碑石的字字句句都传达了建体育场的宗旨——“树民族自强之基础”。这一年7月,第17届华北运动会在此举行。沈鸿烈任大会会长,张伯苓任总裁判。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