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和现实主义

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9世纪50年代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把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名称提出来。而在此之前20年,已有许多作家在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就包括了法国现实主义先驱之一的小仲马。
1848年,小仲马创作了《茶花女》,在法国第一次将妓女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在此之前,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西欧有着一夫一妻的传统。在罗马教廷权势熏天的那个时代,国王想要离婚也是做不到的。这似乎是感情忠贞的表现,但讽刺的是,欧洲的贵族们同时有找情妇的传统,并以此为荣,攀比成风。这便是《茶花女》创作前的典型环境。
玛格丽特是《茶花女》的主人公,是一个性格鲜明、思想明朗、感情传真而又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一个姑娘。在感受到阿尔芒的情感后,为了高贵的爱情,宁可失掉一切,宁可受尽侮辱和误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像玛格丽特这样的女子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在妓女中更加少见。玛格丽特的原型向往上流社会,虽然珍重小仲马的感情,依然流连在阔佬们之间。
玛格丽特虽然不是19世纪巴黎的典型人物,但玛格丽特周围的人,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典型特点。阿尔芒的父亲,一边鄙视妓女,认为妓女毫无资格成为自己儿子的配偶,一边又毫不在乎地认为保养情妇是身份的象征。普吕当丝,在玛格丽特有钱时,紧紧地贴在玛格丽特身上,并怂恿玛格丽特继续深陷妓女生活中,当玛格丽特奄奄一息的时候,毫不留情的离开了玛格丽特。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便是这些人物的特点,站在道德高地上,却既没有道德,也没有责任感。小仲马的母亲,也是这种伪道德的受害者,小仲马的父亲,大仲马抛弃了她,还在后来夺走了小仲马。
现实主义并不排斥虚构,虚构是为了更加真实的展现现实。或许没有像玛格丽特一模一样的妓女,但这个人物的塑造,帮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了真实的社会、典型的嘴脸是什么样的。《水浒传》好就好在投降,让大家看到了投降派的下场是怎样的。《茶花女》好就好在真实,让大家看清了所谓资产阶级的浪漫是建立在谁的牺牲之上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是多么的可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