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能不被自己的粪便臭死,要感谢很多...
我们今天能不被自己的粪便臭死,要感谢很多人。功劳最大的有三位,第一位是约翰·哈灵顿(John Harington),他是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教子,发明了新奇的东西「冲水马桶」。
哈灵顿在屋顶设计蓄水池,接水管到马桶,一拉把手,水就灌下,把屎尿冲进化粪池。哈灵顿说,女王好奇试用后,跟他订制一座。在里士满宫安装完成后,很快就被摆着不用,原因是女王嫌冲水的声音太大,所有人都知道她在上厕所。更讨厌的是,冲马桶的水要冲走,管子要连到粪池,中间没有闸门,水能冲下去,臭味也能顺着水管传上来,搞得满屋臭气。还是老办法管用,大号小号叫仆人处理,眼不见为净。
人类一直用老方法处理排泄物,就是丢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农村,丢到屋外或堆肥;城镇,沿河丢到水中,让它顺流而去。离河边远的地方,一样丢到屋外,反正倒楣的是别人。从一世纪的罗马,到十九世纪的北京,走路要小心踩到屎尿,还要当心头上,不知几时「黄金」从天而降。
他是伦敦的钟表匠兼发明家,精通复杂的机械装置。他把冲水马桶的水管折成S型,让水卡在管子折弯的地方,臭味会被水挡住,不会顺着管子传上来;每次冲下的水会取代前一次冲下的水,时时保持干净。当时完全没有市场。为什么?
因为背后没有冲水,排水的系统。先说冲水,当时伦敦有八家自来水公司,都是用水泵从河中打水到各住宅区,居民再盛水回家。所以,一直给马桶注水,麻烦又费力。再说,没有污水下水道系统,要怎么排水?官方还规定,不准把废物乱倒入河。有钱的市民都是在自家挖化粪池,定期请水肥工人来清。清水肥每次要一先令,这对伦敦东区和南岸的穷人可不是小钱。怎么办?一样老办法,偷偷倒到河里。
一八一○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人们荷包缩水,清水肥的次数降低。当时是泥土路面,路上的垃圾加上二十万个化粪池外溢的粪水。八一五年全面开放河流倾倒污水和排泄物,这下泰晤士河变成露天化粪池!
一八三二年伦敦爆发霍乱,引爆点在东区,就是穷人区。伦敦的有钱人纷纷搬到西北上方,这下出现大量通勤人口。这些人马粪是粮食肥料,但当时马粪贱价到一吨才五先令,根本没人收。于是马粪堆在穷人区,堆不下又倒进泰晤士河。
一八四八年英国制定《公共卫生法》,规定新建楼房必须装马桶,避免大量排泄物进入河川,并确定填平老旧化粪池。博览会,商人乔治·詹宁斯(George Jennings)在会场休息区租了房间,请游客试用“冲水马桶”,用一次一便士,还送梳头和擦鞋服务,冲水马桶成为热门景点。整个展期超过八十三万人人流,这让詹宁斯拿到很多订单,也让“花一便士”(花一分钱)成为上厕所的代称。
冲水马桶开始流行,导致伦敦居民每户用水量从每年六百公升上升到一千公升,这下化粪池的水重新满出来,结果一八五四年伦敦再度爆发霍乱。
斯诺(John Snow)画出霍乱地图,明白指示使用井水的区域都没感染,感染区都使用河水,确定霍乱的根源是肮脏的河流和被污染的管道,一条巨大的感染源。
一八五八年夏季,气温反常炎热,六月中泰晤士河的河面温度高达摄氏五十度,细菌大量繁殖,臭上加臭。这个系统很花钱,接连五次在国会遭到否决。
大恶臭来临时,在国会走动的每个人,都拿手帕捂住鼻子,于是只花了八天,紧急通过巴泽尔杰特的方案。
一八五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法案通过,伦敦开始兴建下水道系统,历经十年完工。我们今天能在城市过着卫生的生活,多要归功S型弯管的冲水马桶和下水道系统。
世上还有二十五亿人没有冲水马桶,他们不是买不起,而是负担不了建立背后系统的费用。国家的责任呢?是的,又回到那句老话,需要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不需要。#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