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文化的思考---自娱自乐的独角戏?
文/华恒智信高级老师郑力子
工作中接触很多公司高层和大师,动辄大谈企业文化,仿佛只要占领了这块阳春白雪的阵地,其他一览众山皆俯视。可是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如果只是一些企业标识、几句口号、多项规章,未免太轻薄;如果说是通过一系列的载体(比如图腾崇拜)然后转化为一些精神之类的东西,也说得过去。“文化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总结才可定型并一致认同”,我想这样说大家可能会认可,然我中华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扬弃,直到现在能有几人说得清道得白?
文化该如庙堂神器,应不轻易示人,如此方能保持庄严肃穆。某纵有问鼎之心,也至少该学学司马昭吧,何故成天觊觎抑或摇旗呐喊?这与道家三宝之不敢为天下先相悖,也不符国人之内敛与含蓄。
我撰此文并非要去否定企业文化建设,而是发现在操作中有不少误区值得商榷。建设企业文化,我们也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去审视:
1、多数员工会明确站在正面的立场上表示支持;
2、可支持的员工里也有不少在冷眼旁观:听其言观其行!
3、也有员工会想:要想马儿跑得好,就要让马儿吃得好,少拿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来诳我……各位老大,多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否则文化建设会变成自娱自乐的独角戏。
下面且让我来尝试解剖一下这只孔雀:
首先我把文化来做个分类。
第一类文化,也是现今多数企业提倡的诸如奉献、团队、忠诚、创新等等,满满的正能量。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利他”型文化;
第二类我姑且称之为“利己”型文化,即具有丛林法则的狼性特色,其理论基础于达尔文的线性唯物主义。曾经有人说,企业文化不就是老板文化吗?昔日楚灵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话我认为也对也不对:在封建王朝这么长的周期里面,帝王的好恶确实能左右很多人的思想和行为偏好。可是当今的商业环境是一个充满变化与迭代的历史变更期,也就是我们正在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时代转进,在这个时代,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写“一切稳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变得那么不确定!在这个时代,是要多一些狼性,还是要多一些温存,我想您的取舍将不由个人好恶来决定,而是要紧跟时代的脉搏!
其二、且不去论文化之好坏,但是我认为企业文化如果能有效建立且维持,必须建立在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国家与社会的能量总要比一个企业的能量大得多,可是不少老板偏不信这个,非要建立自己的“理想王国”,试想一下,在员工的朋友圈、微信群,这里面在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呢?因此我的观点是:如果您的公司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且强敌环伺,或是你们公司的产品迭代周期较短,您还在温情脉脉,先礼后兵,那就与宋襄公无异;相反,如果您的公司市场竞争不太激烈或者产品处于长周期,采用丛林法则那也是杀鸡取卵难以维继。
第三类文化我称之为“双赢型文化”,且住!没有满满的正能量,它是基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原理”,该原理的结论是:对于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以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很多中外电影里描述了一些并不真实的场景:一群罪犯抢劫了财宝,头领杀死其他伙伴然后独吞。这种情况只适合一锤子买卖的新手,并不属于职业罪犯。双赢型文化也可称为海盗文化,据说最早西方的政体也沿自于这种文化,当然我并没有具体做考证。今天的中美之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和则共赢,斗则双输”,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
备注:亚当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里也做了类似描述
以下是来自网络的节选: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拜将后对刘邦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韩信的话是这样的:“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那时候还小,十分困惑,“仁”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妇人”的“仁”不对?一个会因为别人的痛苦掉眼泪的人,怎么可能是屠夫?一个仁爱的人,怎么会失去天下心?最后只好归结为:“慈爱”是假的。
人性是奇特的。一个为小狗小猫的死伤心的人,却可能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中国文化始终缺乏一种对生命本体普遍的敬畏之心,更容易以亲疏好恶来决定生命的价值。项羽出身贵族,“恭敬慈爱,言语呕呕”是自幼教养形成的,“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和“所过无不残灭”并不矛盾。秦将章邯求降,“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就很有风度地饶了对手,还立他为雍王。但是一听说降卒可能谋反,他也毫不犹豫听从部下建议,“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按照逻辑,斩草除根,二十万人都坑了,把章邯他们三个光杆一并杀掉多干脆。可项羽又不,他还是好好待他们,带他们入关。他大约觉得章邯是同类,而秦卒的命,根本不算命的。
项羽是贵族,是君子,所以可以欺之以方,你跟他摆规则,讲风度,他就晕了。鸿门宴上,项羽放过刘邦,并不难理解,对他来说酒席上杀人是很丢脸的一件事情。刘邦却是个泼皮无赖,他要的是天下,不是脸。项羽抓住了刘邦的老子,威胁“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刘邦可谓摸透了项羽的贵族脾气,可是项羽却不懂刘邦的流氓思维,他又被绕晕了,到底没有杀太公。非但如此,一旦约定鸿沟为界,“即归汉王父母妻子”,以为大家从此相安无事了。刘邦呢,老婆一回来,立即毁约攻打楚军。这又是项羽“妇人之仁”典型发作导致的失算。
项伯这吃里爬外的家伙,虽然别有用心,话说得却不错:“为天下者不顾家。”拿家人性命威胁刘邦,毫无效果。他逃命时为了车跑快点,还能几次亲手把子女推下车去呢。但是刘邦进了长安,却懂得“约法三章”,安抚百姓;得了天下,也懂得“与民休息”。这绝不是他爱百姓胜过爱子女,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再来看看《孙子吴起列传》中间的一段,就更明白了: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可不是“仁”者,娘死了可以不回家,为领兵可以杀了妻子。他为将士吮疽,和项羽的“涕泣”看似相同,都是关怀部属。其实,项羽的哭,那是白哭了,他舍不得论功行赏,引发的怨恨,哪里是这小恩小惠能平息的?士卒之母,以血泪中成长的智慧,看明白了,吴起这疽可不是白吮的,是要拿性命来回报的。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礼”与“仁”。“礼”是制度构架,而“仁”是精神内核。对当政者来说,“仁”,绝不仅仅是“仁爱”之情,更是“仁政”之术。“仁”是用来收买人心的,不能收买人心的“仁”就一钱不值。如果会错了意,糊里糊涂讲起“仁爱”来,就糟了。项羽的错误不在于“仁”,而在于没有把这种“仁”转化为政治上的优势,所以叫作“妇人之仁”。最后,只落得乌江边喊“天亡我”,恨恨自刎。
看了上面这段描述,不知道您是否有些许头绪了?
综前所述,总结以下几点:
1、文化内核的选择,最好以普世价值观为出发点,便于人们接受和认同;
2、正视员工的“利己”选项,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即,要使“利己”效益最大化,首先要“利他”;
3、文化执行的好与否,关键看它是否可以转化为政治上的优势;
4、文化内核的精神在精不在多,更不可自相矛盾。主席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熟悉战争史的朋友都知道,打仗兵在精而不在多。当面淝水之战,秦王苻坚拥80万之众,挥鞭可填江河,然谢玄集中优势兵力击其一点,苻坚之众便互相踩踏,一击而溃。其二,我们总喜欢全面,然而全面之中必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我们既要效率,又要公平,如果真正执行到位,必将人格分裂。若执行不到位,也会被人贻笑且从此轻视;
5、文化的表述应如金匮之说、帝王心术,未可轻易示人。如今的宫斗剧,训练出很多年轻人愿意揣度上意,且以此为趣。这比广而告之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