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旭晨||忻中学生的抗日救亡斗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脏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次日,日军攻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消息很快传到忻县,具有爱国精神的忻县中学学生气愤填膺,对日寇侵占我东三省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非常愤怒,他们联络忻县城内高等小学的学生,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东三省”等口号,引来无数市民围观支持。
在太原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支持下,忻中学生宣布罢课,组织宣传队到农村宣传抗日救国,揭露日本鬼子的罪恶行径,抨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学生专门聘请了教官,开设了军事课,准备随时上战场,打击日本侵略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1年年底,忻中学生获悉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开枪打死请愿抗日的太原学生穆光正,群情愤慨,一举捣毁了国民党忻县县党部。忻中学生坚持罢课四个多月,有力地支持了太原学生的正义斗争。忻中学生从一开始就与太原学生联为一体,相互声援,相互支持。1932年初,忻中学生张选青被选为山西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代表,并随请愿团到西安请愿。校方为此开除了张选青的学籍,后迫于学生的抗争压力,再加上太原学联的声援,校方不得不恢复其学籍。
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却节节败退,加紧剿共,使爱国学生更加愤怒不已。忻中学生刘安甫受保德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者宋绣、张耀华的影响,思想日趋进步。1932年冬,刘安甫读了宋、张寄给他的抗日反帝大同盟组织简章和许多宣传品以及《1925年——1927年大革命史》,从此知道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些真实情况,认识到要挽救中国危亡,就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目标。1933年初,刘安甫联络部分同学,散发了太原抗日反帝大同盟宣传品,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反对内战的主张。校方惊恐不已,认为学校有了共产党的存在,不断向学生训话施压,要求学生以学为主,不问政治,不要上当受骗。
在这不久,吉鸿昌、冯玉祥、方振武率领29军北上抗日,路经忻县,在城内和忻中进行了抗日救国演讲,影响甚广。学生毛润雯、高鹏霄当即投笔从戎,随教导团北上,参加了抗日同盟军。同年7月,早在北京师范大学入党的六家庄人肖藩回到忻中担任史地教师。肖藩多才博学,用唯物论的观点讲授课文,分析原因,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投身抗日救国斗争,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深受学生欢迎。
1934年春,学生刘安甫、张志远、赵书文、姜时澍、王际康、田丰裕、宿培玉、贺黄治秘密组织了民族武装自卫会。暑假开学后,经崞县人郭景仪介绍,刘安甫、宿培玉、周金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支部,刘安甫任支部书记。不久,发展了张国瑞、王际康、邢万昌、田丰裕入了党。这一年冬天,刘安甫因在忻中见了被通辑的宋绣,他受到了校方的审讯和监视,故未能及时到太原与郭景仪接头,致使忻中党支部与上级失去了联系,以后便停止了组织活动,令人惋惜。
1935年清明节,刘安甫等学生在北场村墙上张贴“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等标语,使县政府当局惊恐不安,下令搜查,抓捕青年学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西安事变发生后,忻中校长范静山趁全体学生上早操时训话:主帅蒋公被张学良、杨虎诚逮捕,实属大逆不道,我们要共讨之,共伐之。他的话音刚落,教师肖藩立即上台也发表演讲: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是正义的行动,是件大好事情!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忻中学生在肖藩老师的领导组织下,将读书会改名为抗日救国会,并进行了游行示威和宣传募捐活动。
1937年3月,学生抗日救国会召开全体学生会议,决定把校长范静山驱逐出校,大家齐声响应。会后,砸开校长寝室窗户,学生们把他的衣物抬上,高喊着口号送到县政府,迫使县长收下东西,打了收条。学生回校后,又赶走了校长的几个同伙。这场驱逐校长范静山的斗争,学生取得了胜利,轰动了忻县城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这前后,忻县牺盟会分会成立,忻中的绝大部分教员和学生都加入了牺盟会。在抗战爆发之际,许多学生陆续走上了革命道路。
(参考书目《忻州文史资料》《中国共产党忻县史略》《百年忻中》《忻县历史纪事》)
作者简介:栗旭晨,山西忻府区南高村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金质奖章,著有文集《跨越》、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留言之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