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随笔:“二力平衡”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第一次教学反思:

得:今天这节课在已经学习完“弹力”和“重力”之后,并没有按照课程的编排进行“摩擦力”的学习,而是进行了“二力平衡”的学习,主要在于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大小的关系”的实验中,课堂上遇到了突发事件,即: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当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知道了物体的重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物体(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何这样测量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重力?学生对此产生了疑问。这是难得的思维碰撞机会,为此必须以学生的思路来上课,故而将“二力平衡”的学习进行了提前。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除了涉及“二力平衡”知识以外,还需要区别“相互作用力”,也是力学的难点问题。

另外,教材在编排学习“摩擦力”的一节课的时候,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需要进行的关键操作就是“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步操作其实也涉及“二力平衡”的知识。可是教材却把“二力平衡”的知识安排在“摩擦力”一节课以后,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授课,学生的疑点问题会越来越多。何不趁着学生的出现了思维的灵感火花,打破原有教材的顺序,依据学生的思路以及认真分析教学实际的前提下,将“二力平衡”的学习调整到“摩擦力”一节课之前进行。

下面将结合学生实际以后,进行教材的调整学习“二力平衡”一节课的学习思路梳理一下: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实验

思考以下问题:

(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示数是多少?

(2)在这个实验中,使弹簧测力计内部的弹簧伸长的力是什么?

(3)为什么这个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在什么条件下它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说明:这一环节安排的用意:一是复习了“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实验,进一步强化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二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出了二力平衡的学习,另外还涉及了“相互作用力”的知识,为后面区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做铺垫。)

第二环节:学习二力平衡

(1)学生阅读课本P16,并思考“想想议议”的问题;

(2)学生讨论并得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①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②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称二力平衡。

(说明: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另外在此需要和第一节课学习“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结合,在此给学生进行归纳如下: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非平衡状态——匀速曲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这样一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学生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学生讨论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学生讨论列举二力平衡的实例

(说明: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其中对于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可是对于“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一结论,学生不太好理解,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得出。)

第四环节:辨析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1)回顾反馈“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实是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它与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

①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②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③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说明:最后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二力平衡以后,引导学生和相互作用力加以区分,从而解决疑难点问题。)

失:本节课需要突破的两个难点:一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是区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从实际上课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实验探究的过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要进行强化训练。

措施:在认真反思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后,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设计相关的题型加以强化,从而采取如下的修改措施:

题型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伴你学》P22第2题

题型2:二力平衡的判断和应用

《伴你学》P22第3、5、6题

《课本》P19“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3题

题型3:力的示意图

《伴你学》P23第11题

《课本》P19“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题型4: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伴你学》P23第9题

《课本》P19“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