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珠浦許氏始祖忠輔公傳略(转载)
【 忠輔公 】像讚曰:『許德樂天倫,忠厚受世尊,輔訓興家道,公侯益兒孫。』
廿一世裔孫 嘉立拜撰並書
【元朝】金門珠浦許氏始祖 五十郎,忠輔公。乃係三六郎公之三子,同安浯江珠浦人也。( 今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 )先世原世居漳郡丹詔,古時( 詔安 )之簡稱,在宋末恭帝德祐年間,昔時朝政,昏庸腐朽,官迫民反,元兵南侵,漳郡故家之亂,盡受燹屠戮之害,人心惶惶,族人所累者眾,民不聊,其先祖即家帶眷,於元成宗貞元二年丙申(公元一二九六年 ),兄弟自丹詔挈眷徙移於同安浯島,而因懷思故居,水源木本之義,取其鄉名而曰:( 丹詔村 ),其後訛音俗稱山灶村,而在金門即支分數系,先祖測堪地形狹小,厥後傳派,生聚教訓,瓜瓞綿綿,子孫不宜發展,迨至明嘉靖改元次年癸未( 公元一五二三年 ),始祖五十郎,忠輔公。自丹詔來贅陳家,移居於方車山,今之后埔,後再卜築於後塗山之下,( 珠浦土山頭 )居焉。俗稱後,即是今之金門縣金城鎮,祖妣陳氏,邑庠國梁公之女,后埔人氏,傳二派;長子東菊圃公,官號稱大教諭、次子西菊圃公,官號稱小教諭。至四世而支分六房:即長房稱為深井頭、次房稱為東厝房、李厝房附貼東厝房、三房稱為大前廳、四房稱為小前廳、五房稱為後翰房、六房稱為西宅房。自此以後,族人蕃衍茲大,子孫昌熾,今繁衍台灣、澎湖,東南亞歐洲世界各國。尤其今之澎湖縣許氏,如葉村、許家村、瓦硐村、後寮村、湖東村、龍門港、鎖港里、竹高灣、西嶼、望安鄉、山水村、馬公里、湖西村、龍海縣大徑、沙壇等等。大半為金門珠浦許氏,五十郎忠輔公之派下,即是金門珠浦許氏之由來也。
金門『珠浦許氏家廟』,按珠浦許氏族譜載:君子尊祖故敬宗,敬宗故睦族,祠堂者,三道之所以立也。故君子將營建宮室,以祠堂為先,重此三道也。吾家舊有祠堂,廢而遷於此,歲久不茸,大懼無以敦夫三道。三道不立,家將無以為家,矧曰族之望乎?
珠浦許氏興建祠堂小引云:珠浦許氏家廟,歲久頹圯,故址猶存,嗣世未克有祠堂之建,神主惟存宗子私堂,歲時冬至,族人相率墓所而祭,祭畢而燕恒於舊址,是不忘本之意也。傳至九世、十世孫子,振振悉厥私堂簡陋,始有興建祠堂之議,然舊址雖存,赤壁概已分裂,肛開傷已甚,非所以安神靈而崇孝養也。明嘉靖紀元壬午( 公元一五二二年 )族人有倡義起廢,嘉靖三年歲在甲申( 公元一五二四年 ),而是珠浦許氏子孫,凡有水源木本之思者,舉欣欣然,量力捐金,樂贊厥成,級度基址,市屋材甃,購置石,量堂廣狹,計室崇深,乃於明嘉靖十年辛卯(公元一五三一年),二月吉日,徵工僦工,迄嘉靖十二年癸巳( 公元一五三三年 )夏六月訖工,珠浦家廟坐落於金城鎮南門里珠浦南路廿八號,是一座三進閩南式祠宇建築,而在兩進廳房後,特再增建一落後進,後進祖廳加設精工飾緻雕刻祖龕,主祀先祖及開浯始祖 五十郎,忠輔許公暨妣陳氏神位:左右兩房作為內寢所,以便早晚燒香敬茶膜拜。而在兩進正廳東西兩側,安設先賢祖龕,配祀先賢十九公等,室堂門廡,一時並舉,輪奐之飾,雖未能備,而規模巍峨壯大,為珠浦最大家廟,勢亦略可觀矣。地靈人傑,是歲行與吉,會補廩者一、中式者三、咸喜克潤門堂,而高大之,以光先德,端有俟於後人。
重修祠宇之意義,所以聚祖宗之精神也。春系祭奠,所以聚子孫之精神,以通祖宗之精神也。是亦培養水源木本之要務,至夫敬宗睦族,立義田,置祭業,崇以祀典,則後人之有光於前人,而前人之所深望於後人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