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21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  语文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一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价值呈现依靠传播方式的持续更迭,网络时代提供了数字化、场景化新途径。但如何实现遗产历史价值与现实功用的有机结合?为此,实践上的积极探索势所必然,而文化遗产学本身身的理论研究也刻不容缓。

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遗产保真与现代转型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难以调和:

不仅遗产存在的历史情境难以复原,而且传播利用过程还势必进一步损害仅存的历史情境。与此同时,即便保存了原真性,又难以实现与现代社会对接并被普遍认同。如今,速度与更迭成为常态,长期历史积淀生成的文化遗产一旦进入新的传播利用,碎片化、浅表化在所难免;在传播速率倍增的情况下,实现遗产保真与现代认同的无缝对接颇为困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旅游兴盛背后的原真性保护堪忧,而兴盛是否就表明现代认同也值得慎重思忖。

以文化遗产为母本设计生产文创产品已成普遍现象,并被认为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确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认同;但在对文化精品期望提升的背景下,从表层体验向深层精神文化认同转化显得格外重要。文化传承的目的远非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娱乐消费、其终极目标是传承文化精神,即指向民族文化核心理念,美学精髓的传承和发扬。当然这种传承发扬已具现代形态,如人工智能在“非遗”数字创新设计中的运用,带给消费者的文化体验也必然是深层的。

优秀传统是进入当代、走向未来的起点和依据,时代性是赋予它以新生命的现实土壤,聚焦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立足当代生活的文化创新,才能让传统活在当下,延续传统并创造新传统。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让大量的传统文化符号进入当代生活空间,并被视作传统复兴的标志,这是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有其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而逐渐丧失,新的合理性则应当拜赐于换羽新生式的传承转换。而文化遗产的当代适应性也应成为思考重点,以摒弃文创产品的“假个性”。发掘遗产的真实价值。

网络时代文化遗产内在精神的转化与呈现,要以更开阔的人文视野去考量科技高度发展对于人的性质改变,重新理解其新内涵,这才是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李倩、管宁《网络时代:遗产保护的未来之思》

材料二

目前,我国大部分景区所售纪念品同质化严重,设计老旧,艺术凤格与现代文化存在很深的隔阂,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者选购纪念品不仅关注实用,更注重其审美与文化价值,以彰显个人品味。而旅游文创产品不但能展示旅游资源特色,更应被赋予文化属性,传递文化内涵,彰显文化形象,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具有丰厚的宫廷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故宫深挖传统文化的历史典故与内涵,提炼藏品的图案纹样,挖掘出古典精美的视觉符号并将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 ,将旅游文创产品打造为传播故宫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美学载体。从灵感来源,产品设计、素材包装到商品命名,无不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极为鲜明的故宫特色。

例如,以雍正帝的御批奏折中的批文为灵感来源、印有“朕笑而览之”“凡事勤问多学”等批文的书签,从皇帝批阅视角出发,批语内容与阅读情境完美契合,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

以古代掐丝珐琅香盒为包装、取花神衣为纹饰的十二花神香膏在包装上深度还原文物器型,在香味上尽显东方韵味。在商品命名上,故宫亦是巧思不断:月象演示仪由西方传教士带入清宫内廷,以此为原型的耳饰还原文物结构,以“月象仪”谐音,取名为“月相依”,蕴含浪漫与优雅,呈现“其意赏心,其形悦目”的效果;以宋徽宗《梅花绣眼图》为灵感的胸针取名为“宫梅顾盼”,胸针设计仿照古画图案,代表皇家审美意味,又符合现代大气高贵的风格,实现了历史文化意界与产品实物的完美结合。

“紫禁城”宫廷文化及藏品是故宫文创的源头活水,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产品兼具美学与国学属性,符合国人的审美风格。与此同时,颜值与内涵双高的产品设计使得纪念品不再仅仅是摆设,既实用又彰显个性,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意义。而大量宫廷文化元素的使用,也给故宫旅游文创产品贴上了鲜明的“故宫”标签,摆脱了纪念品空洞泛化的形象,使得宫廷历史元素焕发生机的同时,不断强化故宫的品牌印象,进一步提高了品牌活性,激活消费者购买欲望。

(摘编自刘芳《故宫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时代虽然提供了数字化、场景化的传播新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功用的有机结合。

B.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既要考虑与特定历史情境密切相关的原真性问题,又要努力实现原真性保护与现代认同的对接。

C.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传统文化符号进入当代生活空间的现象,并被视作文化传统复兴的标志。

D.旅游文创产品不仅能够彰显景区的旅游资源特色,而且是文化遗产内在精神的转化与呈现,具有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遗产的当代适应性要求文创产品具有真实个性,并摒弃对传统文化的表层体验, 指向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

B.大部分景区所售纪念品难以满足游客对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的更高期待,也难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认同。

C.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型扬中,人工智能带论人们深层的文化体验,表明文化遗产价值呈现有赖于传播方式持续更迭。

D.故宫博物院立足当代生活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推出的书签设计精妙,是传播故宫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重要载体。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用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故宫博物院推出一系列旅游文创产品,在2017年销售额就已高达15亿元,使得故宫品牌登上了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B.英国注重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强调从设计角度实现文化资源的再生,以工业化生产创新产品形式,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C.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遗产大普查开始,便注重科研机构、博物院等专业部门中专家学者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D.火锅店以《紫光阁赐宴图》为主题,推出具有皇宫特色的“圣旨菜单”以及“万寿菊花锅”,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宫廷文化。

4.材料一和材料二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随着时代的变迁,川剧不断淡出人们的生活。某川剧院就川剧的传承与发扬进行文创产品开发,请根据材料提三条开发原则及相应的措施。(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墙上的春天

张金凤

日头偏过了正中,爹从年集上归来。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他慢慢地展开了画卷,孩子们的眼睛里放出异样的光彩。经过一年烟呛火燎的土屋,此刻被年画这一轮太阳照得亮堂堂的。吉祥可爱的胖娃娃,珠光宝气的仙女,娇艳美丽的花儿,五谷丰登的粮仓,眼前一晃,仿佛都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娘轻抿微笑,画卷被隆重地重新卷起,放在棚子上。

日子该怎么忙活还怎么忙活,尽是这家棚子上的年画让一家人的忙碌都有了底气和希望。“日子会像画上一样好的。”每年贴年画的时候,娘总是这样说。爹就憨憨地笑。

贴年画是最隆重的。腊月的最后一天,屋子已经扫过尘, 四壁也干净了。 娘用小锅煮了糨糊,爹开始糊墙。他用旧报纸把卧室四壁壁糊好,独留下贴年画的地方。年画要最后贴,就像戏台上的高潮,总要留在吊足胃口的时刻,爹比量好上下左右的位置,用铅笔在土墙上将画的四角位置描上四个点,然后把画取下来,放在小桌子上,用小刷子在画的背面均匀地涂满薄薄的粗糊。而后,将崭新的画贴上去,用新的希冀翻过且的光阴。贴年画的时候爹非常小心,轻轻抻着,用力大了,半湿的年画容易破,抻得轻了容易起褶。糊了一上午墙爹都不说累,贴年画的时候鼻尖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贴上新年画,爹用一把新笤帚仔细将年画扫一遍,被扫过的年画,就像被斗熨过的衣裳,平展得一点纹都没有。爹又裁好一溜儿二指宽的大红纸,给年画的四边镶上红边,就更辉耀四壁了。

我家的年画是分主题的。炕头是娘的年画区:手执莲花在水中嬉戏的“荷花娃娃”,骑着小金马的“美好前程娃娃”,背依硕大金元宝摇拨浪鼓的“富贵娃娃”,不管背景如何,主角永远是一个穿红肚兜、胳膊像嫩藕一样的栩栩如生的俏丽娃娃。炕尾的墙是爹的园地,他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布置它,爹喜欢花鸟画,炕尾年年是花样同的四季联,画工细腻精致, 《梅兰竹菊》清雅高洁,《梅花争春》的花蕊细致生动,《松鹤吉祥》的松树干风凜然,而鹤的情态从容谦和,各样水果逼真到似乎能闻到香气,我常常近距离地逼视它们,恨不得趁没人的时候啃一口。

年画打开了我的眼界,我很早就认识了北方乡村没有的花儿,牡丹、荷花、菊花、山茶、梅花、兰花,还动识了佛手、枇杷、香蕉等南国水果,认识了如意等普通老百姓绝没有机会认识的物件。年画这本教科书,给了我美好的想象,还给了我那么多故事。《岳母刺字》《连环计》《西厢记》《西游记》《卧冰求鲤》,一幅幅生动鲜活,我看这些有故事的年画时,总是央求主人给读一下画的题目,讲一下画里面的故事,那些民间故事他们讲得无比生动,给了我最早的文学启蒙。

年画是年最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它擎在炕头上,擎在心里最高的地方。每年到了除夕这天,家家都换了新年画,我最快乐的事就是逐家去看年画,逐一检阅他们的喜庆。爷爷的炕头贴的是《松鹤延年》《太极仙翁>;二叔家的年画是电影剧照加文字,简直是一本墙上的彩色连环画;八爷爷是个老党员,他家的年画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总有李玉和神情里的果敢和智慧,李铁梅手擎红灯的坚不可摧,还有红色娘子军用脚尖点地的舞蹈场面,六奶奶读过学堂,她家的画有《梁红玉》《文姬归汉》《搜孤救孤》等。有时候,走进一户人家,见墙纸是旧的,年画也是去年的,被灶屋流进的烟熏得颜色枯黄、毫无精神,这时候,我会很失落,小小的心里会替他们黯淡一会儿。 没有年画的年就像没有花开的春天,那=定是他们的亲新去世不到一年,不贴年画是一种哀思和缅怀。

年画是看得见的好日子,日子不论贫富都要用心挑选吉祥年画。集市上的年画摊子摆着、挂着几十种年画,看着哪幅都好,拿到手里就不舍得放下,她想要《五谷丰登》,也想要《花好月圆》,看好了《凤还巢》,还惦记着《木兰从军》,她喜欢那水嫩嫩的胖娃娃,也想要那生动的四季联。挑挑拣拣,拿起放下,赶集的女人,包袱还轻飘飘的,还有许多东西要置办,却被年画的迷宫级住了脚步。最后,她舍弃了自己的一双新鞋,又舍弃了一条擦脸手巾,把那些现实日子里的用品变成了她手中多出来的年画。买上自己喜欢的年画,她的脸升上祥云,仿佛那富裕美好的日子从此像手中的年画一样跟定了她。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当我遇见这首古诗的时候,几乎是一遍成诵。它说的是我们家家户户墙上的年画啊,那是我们墙上永不老去的春天。

(有删节)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爹“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才“慢慢地展开了画卷”,因为年画对全家人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B.娘说“日子会像画上一样好的”, “爹就憨憨地笑“,表现了爹因自己买的年画得到夸奖而喜悦。

C.年画是乡村社会朴实的教育资源,孩子们可以通过年画涨知识,开眼界,获得文学艺术的熏陶。

D.除夕时“我”“逐家去看年画,逐一检阅他们的喜庆”,展现出一幅欢乐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渲染的笔法,对父亲贴年画的过程进行细致描写,把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B.文章中用了多个比喻来指称年画,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年画的心理感受,揭示了年画对生活的价值。

C.文章运思巧妙,通过大量列举年画名称,体现了年画的时代感和丰富性,也表现了村民生活品味的高下。

D.文章从“我”家贴年画开始,笔触逐渐拓展到邻居、亲戚直至集市,由点到面,呈现出浓郁的乡土心息。

8.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古诗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 分)

9.贴年画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哪些生活态度?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博士王济于众中嘲之曰:“五府初开,群公辟命,采英奇于仄陋,拔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人,亡国之余,有何秀异而应斯举?”谭答曰:“秀异固产于方外,不出于中城也。是以明珠文贝,生于江、郁之滨;夜光之璞,出乎荆、蓝之下。故以人求之,文王生于东夷、大禹生于西羌。子弗闻乎?昔武王克商,迁殷颂民于洛邑,诸君得非其苗裔乎?”济又曰:“夫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至于君臣失位,国亡无主,凡在冠带,将何所取哉!”答曰:“吁!存亡有运,兴衰有期,天之所废、人不能支。徐偃修仁义而失国,仲尼逐鲁而逼齐,段干偃息而成名,谅否泰有时,曷人力之所能哉!”济甚礼之。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本国中正。以母忧去职。服阕,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而廷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及谭为庐江,延巳为淮陵太守。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寻除尚书郎。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时石冰之党陆圭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又遣别军击冰都督孟徐,获其骁率。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绢千匹。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镇东将军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后为纪瞻所荐,而为顾荣所止遏,遂数年不得调。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我闻而普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其有的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B.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其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C.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D.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岩穴,山洞,代指隐士居所。人们常用“岩栖穴处”指隐居,用“岩穴之士”指隐士。

B.荆、蓝,荆山和蓝田山的并称。荆山相传是卞和得玉璞之地,蓝田山因产蓝田玉而闻名。

C.母忧,母亲的丧事。“忧”在这里特指父母丧事,父亲的丧事称父忧,母亲的丧事称母忧。

D.寒族,也称“寒门”“庶族”,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实行察举制,寒族有了阶层跃迁的机会。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谭才华优异,尤为能言巧辩。他被嵇绍推举为秀才,受到刘颂赞叹,也被王济大加嘲讽和责难,他应答机敏,最终赢得对方尊敬。

B.华谭识才爱才,乐于推举后进。属吏张延和寒族周访,皆因文采出众、德行卓异而得到他的举荐,终建立功名,他也得到时人认可。

C.华谭为政有方,兼具军事才能。对饱受战乱和饥荒之苦的百姓,他善加抚恤;对盘踞作乱的石冰党羽,他调遣军队讨伐,立下大功。

D.华谭受人排挤,导致仕途不顺。他治理严苛,多次忤逆上级官员,被刘陶依据律法拘捕下狱;出狱后得人举荐,又被顾荣从中阻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4分)

译文:

(2)昔武王克商,迁殷顽民于洛邑,诸君得非其苗裔乎? (4 分)

译文:

14.王济对华谭的嘲笑充满着“地域歧视”对此,华谭是如何进行反驳的?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苏颋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注】兴州:今陕西汉中略阳县,本诗写于作者经兴州入蜀途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岷”暗示地域特征,“年年”表明事件频率,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维度道出旅程的艰难。

B.“青”“绿”二字展现春天特征、画面清新明丽,与一般迁谪题材的诗歌境界意趣大为不同。

C.五六两句继续写旅途所见,“鱼贯”承“猿奔”承“嶂”,

D.七八两句以“邑祠”“溪道”两个典型景象作参照,点出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照应了题目。

16.“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二句在诗歌结构和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于《逍遥游》描绘了大鹏南徒的奇幻景象,其中“         ,         ”二句描绘了大鹏从海面升到高空为南飞蓄势的画面,极富动感。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诗人从眨所归来眼见物是人非,只觉恍如隔世,内心无比怅惘的句子是“         ,         ”。

(3)李煜被誉为“千古词帝”其作品情深意切,且常妙用比喻传情达意。例如“      ,      ”,

便选取鲜活的视觉形象,传达出内心深重绵长的愁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科学的角度看,地外文明造访地球的事件过去从未发生过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总是认为UFO中有地外文明的存在呢?人类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能探测125亿光年之外的宇宙星空。宇宙这么广阔,如果只有地球这一颗星球上具有生物、具有人类社会文明,相较之下,(        ), 这促使我们希望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的存在,并希望互相之间可以像串亲戚、会朋友似的友好往来。这种希望,在心理学上被称作“社会群”心理。而UFO的未知,则会促使人类展开充分的想象或联想,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科幻作品也就随之发生,使之可以慰藉、满足人们这种“孤毕感”和“社会群”心理。这可能是形成“第三类文明接触”文化热潮的一个主要原因。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一定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孤独感”

B.一种严重的“孤独感”我们一定会产生

C.我们的一种严重的“孤独感”一定会产生

D.我们是一定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孤独感”的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幻作品也就随之发生,可以满足人们这种“孤独感,慰藉其“社会群”心理。

B.科幻作品也就随之发生,使之可以慰藉人们这种“孤独感”,满足其“社会群”心理。

C.科幻作品也就随之产生,可以慰藉人们这种“孤独感”,满足其“社会群”心理。

D.科幻作品也就随之产生,使之可以满足人们这种“社会群”心理,慰藉其“孤独感”。

20.将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换成“外星人”, 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2小题,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限塑令”成效打折扣,一个关键因素在手缺乏合适的替代品。塑料袋方便、便宜、应用广泛,其替代产品要么不实用,  ①   。近年来,国内可降解塑科技术虽然取得突破,但相关产品的物理特性和生产成本都与传统塑料袋有较大差距,难以完全替代。这也是我国没有全面“禁塑”的原因。

与此同时,“白色污染”涉及面广,监管对象“小散多”,执法难度大、成本高。而且,  ②   ,塑料袋几毛钱的收费也难以起到价格杠杆作用。

防治“白色污染”,离不开社会、市场和公众的力量。例如,可积极研究替代产品,在替代产品一时难以成熟推广的情况下,不妨在可重复使用方面进行创新。此外,应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③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限塑”。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限塑令”成效打折扣有哪些原因?请分条概括出来。要求:使用否定句,每条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十二年的语文学习,我们在课本中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如烛之武、荆轲、项羽、刘邦张良、范增、蔺相如、廉颇、苏武等,也认识了不少文学人物,如曹操、周瑜、林冲,鲁智深、王熙凤、杜十娘、祥林嫂、孔乙已,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物,如奥楚蔑洛夫、保尔·柯察金、于勒、玛蒂尔德、别里科夫等。无论真实的还是虚都引发我们许多思考和感悟。

请你从上面列举的人物中,任意选取两个进行比较分析,写一篇副标题为“    与    之比较”的人物评论。横线上需填写的是你选取的大物名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D(“是文化遗产内在精神的转化与呈现,具有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非己然事实。原文表述为“更应被赋予文化属性,传递文化内涵,彰显文化形象”。)

2.A (原文说“从表层体验向深层精神文化认同转化显得格外重要”,并不排斥传统文化的表层体验。)

3.B (B项切合材料一中“聚焦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立足当代生活的文化创新,才能让传统活在当下,延续传统并创造新传统”的观点。A项是讲文创产品的热销,材料一对文创产品虽未否定,但并不十分认同。C项讲的是专家学者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材料一未涉及。D项中的宫廷特色火锅是属于材料一所说的“表层体验”“娱乐消费”,而材料一强调的是“民族文化核心理念、美学精髓的传承和发扬”。)

4.①材料一旨在为网络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指导;②材料二旨在为故言文创产品开发提共策路。(每点2分,共4分)

5.③深入挖掘川剧背后的民族核心理念与美学精髓,如精心打造惩恶扬善剧目、深入挖掘精美服饰和变脸绝技等;②选用现代人乐见的表达方式,让川剧融入当下生活,如变脸表演走进饭店,举办脸谱、行头展览等;③借助当代科技,智慧设计、智能呈现其精神文化,如舞台上运用声光电、全息技术等。(每点2分,共6分)

6.B (娘不是夸奖,而是对生活的期望;爹不是因夸奖而喜悦,而是表现着和娘同样的期望)

7.C (村民生活品味略有不同,但无高下之别,意在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8.①古诗是咏画的,引用古诗餐美年画能和其他画作一样凝固美好生活场景;②表明年画给予自己深刻的影响,表达了自己对年画的喜爱之情;⑧扣题目,“春去花还在”的特征与“墙上的春天”意味一致;④引用古诗,增加了文学气息,使文章显得典雅厚重。(每点1分,共4分)

9.①乐观向上:年画上都是“看得见的好日子”,表现的是人们在辛勤一年之后,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②重视精神需求:将年画贴在炕头,放弃对日用品的购买换年画,表现的是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在艰难的生活中也要为自己的趣味和生活理想留下空间;③庄重认真:人们贴年画时极为细致,体现出浓重的仪式感。(每点2分,共6分)

10.C

11.D (魏晋时期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12.B (张延文采出众,周访德行卓异,二人并非兼具两方面特征。)

13.(1) 同一个郡的刘颂当时担任廷尉,见到他后感叹地说:“没有想到同乡中居然有像这样的人才啊!”(4分)

(2)从前周武王打败商王朝,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移到了洛阳,各位莫非就是他们的后代啊? (4分)

14.①以珠贝、玉瑛、璞为喻,以文王、大禹为例,证明自己生于吴楚却无损秀异;(2分)②用武王迁殷顾民于洛邑的典故,反唇相讥,讽劇对方身在中域却并不秀异。(1分)

15.C(“尽显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不正确。鱼贯、猿奔分别形容马与人,马如鱼贯人似猿奔,显示出旅途的苦辛。)

16.①收束前文对旅途的叙写。(1分)点出自己被迁谪的处境和旅途的苦辛,暗示自己内心的感伤与无奈;(2分)

②为结句情感基调的转折蓄势,(1分)用“旧史”“恒情”与自我形成对比,彰显自己忠于朝廷、报效皇恩的昂扬情感。(2分)

17.(1) 水击三千里  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掐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符合题意的其它诗句也可得分)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8.A(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都是“我们”,因此应以“我们”作主语,排除B、C;D项的表达不如A项简洁。)

19.C (有三处需修改:搭配不当,“发生”应改为“产生”;句式亲糅,应删去“使之”;搭配不当,“慰藕”“满足”的搭配对象混淆。)

20.用“其他的兄弟姐妹”进行类比(或“比喻”)。(1分)更能表现人类希望亲近外星人的心理,若换成“外星人”。就显得客观,与上下文情味不合。(1分)且与上文“孤独感”及下文“像串亲戚、会朋友似的友好往来”等语句形成呼应,更契合语境。(1分)

21.①要么价格高   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③引导公众改变消费习惯 (每点2分,共6分)

22.①替代品不合适;②执法监管不容易;③塑料袋收费不高;④公众自觉性不够。(5分)

文言文参考翻译: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太康年间,刺史嵇绍推举华谭为秀才。同郡人刘颂当时为廷尉,见了他感叹地说:"没想到乡里竟然有这样杰出的人才!"博士王济在大庭广众中讥讽华说:“现在五府(指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刚刚建立,各府都在征召官员,从平民百姓中挑选英才,从山林隐士中提拔贤士。你是吴楚一带的人,是已亡国的东吴的遗民,有什么出类拔萃之处来参与选拔呢?”华回答说:“出类拔萃的人和物都来自四方,不出在中原。所以明珠、珍贝出在长江、郁水一带;夜光之璞出在荆山、蓝田那儿。对人来说,文王出生在东夷,大禹出生在西羌,难道您不知道吗?从前周武王推翻了商朝,把殷商的顽民迁到洛邑,诸位京都人士莫非是殷顽的后代吗?”王济又说:“国家处境危险却不去帮助,国家倾覆却不去匡扶,直到君主、大臣失去位次,国家灭亡没有了君主,所有的官员,会有什么可以取用之处呢?”华谭回答说:“唉!国家的存亡有运数,兴衰有周期,上天要废止的,人力不能支撑。徐偃王施行仁义却失去了国家,孔仲尼被鲁国驱逐,在齐国被排挤,段干木凭借德行止息了战争成就美名,想来运势好坏自有天时,哪里是人力能够改变的呢!”王济非常尊重他。不久被任命为郎中,升任太子舍人、本国中正。因为母亲去世辞去官职。他守孝期满后,担任鄄城令,经过濮水,写了《庄子赞》给功曹们看。华谭感到惊异就推荐他,于是被提拔。等到华谭担任庐江内史时,张延已经是淮陵太守。又举荐寒门周访为孝廉,周访果然立了功名,当时人认为华谭知人善任。永宁初年,出任郏令。当时战乱之后,境内百姓饥饿,华谭尽心抚恤,很有政绩。升任绥远将军。当时石冰的党羽陆珪等驻扎据守各县,华谭派遣司马褚敦讨伐平定了这些人。又派遣其他军队攻打石冰手下都督孟徐,俘获了他们的勇猛将领。因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一千户,赐给绢千匹。又加上他在郡政令苛严,而对上司多有触犯。扬州刺史刘陶一向与华谭关系不好,就借故逮捕了华谭,关进寿阳监狱。镇东将军周馥与谭平素相友善,审理后放了他。后来受到纪瞻举荐,却又被顾荣阻逼,于是官职好几年得不到调动。

华谆在那中治理文严苛,和上级官员有很多违逆的地方。扬州制史刘陶一向和华谭

不友好,利用法律条文拘捕华谭,关进寿阳监狱.镇东将苹周领与华谭一向关系亲近友好,审理之后释放了华谭.

后来受到纪络举存不久担任郎中,升为太子舍人。因为母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鄄城令,渡过濮水时作了《庄子赞》给属官功曹看,而廷掾张延又做了答对文章,文字很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