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logo刷屏,更像一次公关事故
对小米的品牌和公关来说,一定没想到,换了一个新logo,热度竟然超过了“造车”……
这到底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事件?还是一次事故?
众说纷纭。
大叔简单做个点评,从公关的视角。
大叔认为,原因有2:
1、槽点。
大叔在《刷屏》里专门有一个章节谈吐槽点,这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基因”,也是很多刷屏案例的动力。所以,大叔给很多人建议,要想省钱甚至不花钱做社会化营销,必须要“预埋槽点”。
小米这个槽点,大叔本人不认为是“预埋”的,但实际上是引爆的关键。具体有2处,分别是门槛低和反差大,二者又是相互融合。
设计本来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一般人插不上嘴,但由于小米的新旧logo的差别,从普通人的直观感受来看,并不大,方的变圆的,此时,槽点已经快满格了。
但是,小米的各种宣传里,又加了一记“猛药”:
极低的参与门槛,极大的反差,给了所有人都能吐槽两句的机会和动力,对小米新logo的吐槽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就像平时看个段子,大家乐呵乐呵,为无趣的工作增添了乐趣。
2、圈层。
想要刷屏,就得出圈,这也是大叔在《刷屏》里专门提到的一章。
在这次事件中,你能看到几个圈层在介入此事,并发生强烈的观点碰撞。
品牌圈的逻辑类似。
大叔还看到上面两个圈层中甲方和乙方的身影。
大家把过去熟悉的段子,又套在小米身上,演绎了一番,比如:
设计师花一分钟改圆角,花2年多说服老板。
原研哉做了300个版本,雷军:还是选第一个。
专业从业者不停地输出的观点,参杂着各种段子,与普罗大众产生交锋,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流量。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200万的设计费,竟然实现了2个亿的曝光量,还上了热搜,小米公关又赚了,不愧是营销天才。
大叔不太同意。
回顾小米这次的发布会,两个东西是传播重点:一个是新手机,这是小米的基业;一个是造车,这是小米的市值。
这两件事,都比换logo重要得多,但后者却因为被网友吐槽刷屏了,这样的热搜和流量,虽然免费,显然不是小米公关最想要的。
对公关策划而言,尤其是小米这次多个产品齐发的大型公关品牌活动,一定是要分阶段和有所侧重的,明确什么内容在预热期放,什么内容在发布会上说,什么内容在发布之后引导和发酵。
回到这个案例,“小米造车”这个“主菜”,就被“新logo”这个配菜抢了热搜。
我们可以看下数据。
虽然#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掌舵你会买吗#排在微博热搜第五名,从话题曝光量来看,不到7000万,比#小米新logo#差了1个亿。
当然,小米自己前期预热和造势太久,过度消耗公众和媒体对于“造车”的关注度,也是“主菜凉凉”的原因之一,这个锅不能全给原研哉背……
综上,对于小米这样高关注度的公司来说,公关对议题的设置和引导,高层和市场侧也都有更高的要求,这次,意外刷屏的新logo,更像是一次事故,同行们就别羡慕嫉妒恨了,应该反思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