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量在一篇文章里,把孩子学古文这事说明白了
最近实在太忙了,欠了很多文债,但都没来得及写。后台很多粉丝留言,最近回复得可能不太及时,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但今天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刚刚完成了给孩子编的古文分级读物的初稿,交给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啦。这可是我家的头等大事。
趁热乎,就想念叨一下文言文应该怎么学。
文言文是什么呢?从高考说,文言文看上去,好像是和现代文、作文等并列的一个版块而已。但我更乐意把它看成一种语言。
文言文,就是古代人用的语言。所以大学中文系,并没有专门的“文言文课”或“古文课”。而这门课通常叫“古代汉语”。
你看这名字,就会明白:它和文学关系并不大,而和语言关系很大。高考的现代文,无论是鲁迅的,还是翻译过来的海明威、雨果的,考的多是文学知识或能力。但文言文,考的其实是语言能力(文言文的文学价值,那是大学中文系才去研究的)。这是文言文和现代文最本质的不同。
既然是语言,就要按语言的规律去学它。所以我有一个独门的看法:中小学文言文的学习规律,与其说更像语文,不如说更像英语。英语能刷出来,古文也一样。
语言学大家王力先生说,学文言文应该注意三点:词汇、选文、文化常识。而最最重要的,是词汇。
01
首先要重视词汇
中小学文言文,这个也说难,那个也说难,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根据我的观察,有可能出在轻视词汇上。
咱们学现代文,都是先认字(字就是词汇)。把字认会了,念绘本,或者念课文。这是个合理的顺序。认字(学词汇)的地位非常高,是独立的。
看不懂词汇有多重要呢?你光懂语法不懂词汇,什么都干不了。你光懂词汇不懂语法(尤其是实词),嘿,还别说,对付着摸也能摸个差不多。
但是学古文,往往是先给一篇文章,意思弄懂了,就觉得差不多了。单个字虽然也讲,但是混在一起学了。其实词汇是一门语言的基础。而很多人都没太注意。
有人说古文不也是用中国字写的吗?为什么要重视词汇呢?因为古今词汇在不停地变化,有些古代常用,今天不常用了。
比如:昭、穆、晦、朔。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呢?昭和穆,是祖庙里灵牌摆放或祭祖时排队的次序,左边叫昭,右边叫穆。晦朔是两天的名字:旧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晦,第一天叫朔。这些词汇,现在当然不用了,但古文里很多很多。因为古人祭祖是大事,记日子也用旧历。
这些还好记,反正就当生词记呗。但更多的,是今天还有这个字,古代也有这个字,但意思完全不一样。比如:谅。今天指原谅,但《论语》里孔子说的“谅”指诚实。所以明初那个陈友谅,他爸妈给他取名字的意思,是和诚实的人交朋友,不是和能原谅你的人交朋友。
这些也还好记,大不了知道有个不同意思就可以了。但更多的,是古今意思的大同小异,比如:江、河。
这个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错。因为江、河,在古代是长江和黄河的专名。单说江,就是长江。单说河,就是黄河。古书上说的“渡河”,往往就是指渡过黄河。河流统统叫什么江,什么河,这是很晚的事情。甚至不同朝代的古文也都不一样。
又比如“走”。今天走就是迈步走,古代的“走”,是跑。古代的“行”,才相当于今天的“走”。
这些就很麻烦,因为你把“渡河”“渡江”理解为渡过一条普通的江河,根本不影响读懂原文,而且还很难发现错误。但实际上却是理解错了。
02
必须准确直译
词汇熟悉了,就可以读一段段的选文了。
任何英语教材,一定有单词表。但大多数文言文教辅,基本上都是选文 注释 练习。
但孩子一上来读选文,看不懂就去看翻译。看了翻译懂了,就觉得已经掌握了。这是不成的。
因为这就像读英语不看单词表。不注意词汇,尤其是不注意古今词汇的异同,呼噜呼噜就过去了,最后古文成绩还是靠天收,其实是事倍功半的。
不注意词汇的后果,就是不能直译。意思懂了,但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甚至因为单个词汇没有搞清楚,真正的意思他也并不真懂。只是模模糊糊知道这篇文章说了一个什么事情。
所以,这只相当于掌握了30%。只有把文中的词汇当成英语单词一样,一个个弄明白义项,才算是吃透了这篇文章。
我从初中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拿到一篇古文,不是说看这句话大体上说了什么意思,而是反过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抠:这些字各自是什么意思,然后组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如果组合起来不对了,那是我理解错了?还是有行文上的省略,有别的我没注意的问题?不懂,就去查字典,比如《王力古汉语字典》《古代汉语小字典》等。现在网上在线词典有“汉典”,更方便了。
这样积累下来也不要多久。等我初三的时候,就可以到达一种类似同声传译的程度了:早读的时候,拿过一篇古文,眼睛看着原文,嘴里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一次还小得意了一下,因为我上语文课很少认真听讲的。语文老师对我很有意见。有一次她盯晨读,偶尔走到我身边,听我正在“同声传译”。她听了完整的一篇,就感慨说:“难怪了,以后准你不听课了!”因为我清楚,至少她在古文这方面,已经对我完全放心了。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在中华书局干了六七年,这种能力越来越强了,甚至成了一种游戏:拿一篇生文章,逐字直译。
03
重视文化常识
既然文言文是一种语言,那就必须了解当时的文化。就像我们学英语,不懂英语国家的文化常识,那学的就是一门死语言。
比如《曹刿论战》里,有一句“登轼而望之”。那么照字面讲,是不是曹刿爬到“轼”上四处张望呢?那不就成耍猴了?
其实轼,是古代车上的一种横杠,扶手用的。古人乘车的时候,表示敬意或者表示认真的态度,会做出一个身体前倾扶轼的动作(有点像会车的时候感谢对方避让,从车窗伸一下大拇指或鸣笛一声)。这个动作也叫“轼”。所以这句话应该讲成“登,轼而望之”。表示曹刿对观察敌情这件事很重视。这就是文化,而不是语言。
但是这种文化常识,不是简单地从古文里学的,就像从英语课本里学不到英国文化一样,这就需要日常积累,或者读专门的古代文化常识普及书。
04
可以先不学文字学
有些人喜欢说:既然学文言文,那就把文字学也学了吧。一个字,从甲骨文到今天汉字,怎么演变的,也很重要呀。其实文字学虽然重要,但对小朋友并不重要。
很多课程、童书喜欢拿文字学说事,因为讲字形的演变很有意思,很形象,能充实它的内容。比如画一头甲骨文的牛、羊之类,但其实用处是有限度的。因为汉字到汉代以后,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
而且文字学因为很专门,所以水很深。懂点皮毛的,特别容易把很多字形的演变,理解得特别简单。其实除了牛、羊、门这样太简单的字,大多数字,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清楚的。而且还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可能。比如历史的“史”和事情的“事”:
史和事这两个字,其实是同一个源头,但你瞧非常繁琐吧,不是小朋友随随便便能理解的。
有些网课或童书,为了凑合小朋友的认知,就故意简化,全都说成象形字。这种顶多是有助于记忆,从文字学上说当然是不靠谱的。
所以说,文言文的学习也是要抓重点的。以词汇为抓手,以篇章为中心,以文化常识为背景。这样是最省力的学习方法。
最后想说的是:文言文跟英语一样,是一个非常客观科学的东西,根本不神秘,也不存在什么得懂古代智慧才能学会。假如有人打着“国学智慧”的旗号教人学古文,看都不用看一眼!
老李的碎碎念:
我和媳妇给娃编的这套古文分级读物,就是贯彻了“学语言”的思路。我们会用文言文编一套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在故事里穿插词汇和例文,以及古代的文化常识。
字(词汇)由浅入深。语法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对话开始,慢慢进入故事,就跟学英语一样。保证每个单元用到的词汇和语法,都是前面出现过的,稳扎稳打,没有超纲词。
此外,我们这套书里还有大量经典选文,中小学教材里已选的文言文,全部都囊括进去,其他经典古代寓言、《论语》《世说新语》《史记》等等,也都会尽量搜集,按照对应的难度,安插进每一个章节。
现在编了第一级和第二级,这是第二级的部分目录,光看目录,您可能觉得这是一部童话,想不到这是文言文教材吧。
今天心情大好,我自己都忍不住很期待这套书的成品是什么样子了!
动动手指,即可添加星标
喜欢这篇文章
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公众号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