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赛事】“康宁杯”月赛第四期(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纪念碑)获奖结果公布
河北省楹联学会系列活动
月赛第四期:武大西迁乐山纪念碑
国立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纪念碑碑记
文/沈祥源
一九三八年,日寇进犯加厉,武汉危在旦夕。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二月,国立武汉大学议决西迁乐山。乐山古属嘉州,依山傍水,人文丰赡,大佛气势,雄镇西南。觅定此处,实为智仁之举。
经艰辛筹措,乐山同胞亦鼎力相助,栖所初具。七月,校部进驻文庙,西迁告成。
斯时国难当头,师生心系前方,以课堂为战场,笔墨作刀枪,或因学术殉职,或为民族赴汤,举校同仇敌忾,抗战气节高昂。至若境界危恶,非人世所堪,贫病交加,命悬一线。某日突遭空袭,半城焚毁,伤亡七千,武大十四人罹难。血海深仇,岂能淡忘!
困苦兴学,大难兴邦。唯我武大,于窘迫中奋进,危难中图强。设施简陋而成就卓著,时局纷乱而风纪谨严。校长王氏星拱,治校有方,公之门下,群贤毕至,皆学界名流;学子中亦英才辈出,多为复兴栋梁。学校位列我国四大名校,至今犹感荣光。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黄粱梦断,终告败降。师生秉炬夜游,欣喜若狂。是时周鲠生接任校长,旋即筹办复员。翌年仲秋,返回珞珈。嗟乎!阔别八载,风景依稀,流亡千里,遗恨未已。
西迁至今已逾七旬矣。思武大处逆境而未沉沦,竟然功业赫赫,何哉?盖遵自强弘毅之训示而力行也。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为传承乐山精神,再铸辉煌,兹于武大百廿华诞,与乐山师院共树碑为誌。
辞云:蜀山苍苍,楚水茫茫。文脉贯通,共饮一江。嘉州八载,松柏傲霜。珞珈百年,桃李芬芳。劫波度尽,学道恒昌。乐山精神,地久天长。
本期评委:贾雪梅
“康宁杯”月赛第四期获奖结果公布
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纪念碑
本期来稿由四川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贾雪梅女士进行评选,下面我们来看看联友们如何用联语表达大背景下武大的学风、武大的乐山精神和历代武大人的坚守。
01
前三名
状 元
杜丙申 (河北沧州)
矢志传薪火,颠沛由之,造次由之,三千日弦歌未绝;
同心拯国家,珞珈于是,嘉州于是,八十年碑碣长旌。
点评:上联翻《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颇觉切当,情韵和骨力俱见。下联关顾两地,收句水到渠成。联语立意正大,句法亦铿锵,亦顿挫,允为佳作。
榜 眼
于锋 (河北沧州)
风雨鹤楼,劫火龟山,虾夷乱舞鳣堂,无奈珞珈辞汉水;
舟车千里,弦歌八载,楚望遥连蜀岭,未辜碑石记当年。
点评:上联写日寇入侵,为西迁之因;下联概写西迁事和两地友谊,为立碑之由。联语局部对仗精工,内容也比较完整,上联略嫌词费。
探 花
唐一宏(四川乐山)
逆风浪千里西迁,经八载坚持,万般磨折,誓将那薪火传承,斯文永续;
记烽烟九州迭起,更明诚弘毅,力学笃行,凝铸此峥嵘岁月,血色芳华。
点评:上联写西迁及求学路之艰难,昂扬不屈之志;下联融武大校训极写求学之坚韧,结于青年学子的那段难忘岁月,令人生慨。联语夹叙夹议,笔触饱含深情。若能点到武汉乐山两地,更好。
02
优胜奖7名
籍兵山(河北邯郸)
巢覆焉存完卵?对瓯缺陆沉,萍寄八年留火种;
时危待拾信心,恪明诚弘毅,纵经百劫续文庠。
点评:叙事发论均有力,语特沉痛,句复坚毅。上下联收句俱警遒,唯觉起句写西迁事略游离。
吴荣照(广东)
劫火恨无端,最难忘涉水跋山,汉沔八年伤鹤去;
弦歌欣有继,莫辜负抗心携手,岷峨千里溯龙游。
注:乐山古称龙游。
点评:以黄鹤去喻武大迁离武汉八年,而龙游语带双关,俱为妙想。整联可称对工句工,只“莫辜负”三字似可商榷。
杨茂东(河北沧州)
艰危思报国,授业读书,皆怀玉节;
板荡识同袍,乐山汉水,如契金兰。
点评:上联写师生情怀,下联写两地友谊。语简意赅。
孙叶(山西)
万里越夔门,携同巴蜀书声,汇成智水;
一江延学脉,又见珞珈花色,荫到仁山。
注:一江,长江
点评:此联用会馆联作法,武汉乐山相间而出,见巧思。唯觉辞气轻缓不足负重。
陈菁楠(上海)
八载时艰同克,八十载高情更铸,忆逆水舟来,风雨弦歌邻载酒;
一程国器勉成,一千程大道争开,望华滋树茂,圣贤木铎认传名。
点评:联语一气呵成,神完气足,气韵句法皆可称道。上联“载酒”大概用苏东坡凌云山“载酒亭”事,个人觉如此略语表达欠畅。另,第三分句对仗有失。
胡红英(湖北鄂州)
八年战火,叹国之不幸、民亦多艰,教育转蒿蓬。舍外樱花,当年应讶芸窗静;
千字碑铭,记修以明诚、志于弘毅,辉煌孪苦难。庙前春草,百载犹浮书卷香。
注:“舍”即“老斋舍”,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也是武大第一批樱花种植的地方。
点评:上联从时局之危到书窗之寂(觉“静”字不若“寂”字),大处落笔,小处生慨。“教育转蒿蓬”句尤觉唏嘘。下联写武大精神,写困难孕就的一段辉煌,句间衔接略觉不畅。
张秀娟(河北霸州)
忆千里流亡,退避嘉州,最难能逆境图强,苦修学业;
喜百年砥砺,复兴故国,终可见名庠振铎,独树丰碑。
点评:忆昔感今,端正严谨。联语纯以议论行文,略乏情韵。
03
优秀奖(10名)
傅士文(河北石家庄)
山河破碎时,课桌难安。整金瓯以待英才,临危志不移,西行蜀道延文脉;
事业艰辛日,旗杆劲竖。撑玉宇而培砥柱,负重功频建,广拓庠天铸史碑。
王维灏(上海 )
启筚溯前贤,记迢递蜀水荆山,耿耿何辞江汉雨;
传薪遗胜迹,许倘佯棠风榕月,翩翩如见珞珈樱。
王乃谦(河北唐山)
八载不寻常,明诚弘毅,共克时艰,血脉相连铭史册;
双旌犹咫尺,兴学培才,深求国是,精神远作振山河。
付会军(河北石家庄)
烽火满江城,逆水而西,八载弦歌鸣蜀道;
捷书还楚客,劫波度尽,一条文脉溯嘉州。
任立书(黑龙江大庆)
蜀山楚水,一脉相承,两乡星月同担,丰碑高铸珞嘉绩;
求是拓新,百年共望,八载精神永续,校史再铭弘毅人。
田海涛(河北定兴)
非极高却自巍巍,铭八年劫火,济我中华,书声未绝;
唯矗立而成默默,践四训明诚,读君旧事,血气犹然。
杜杰峰(河北邯郸)
连枝千里,共饮一江,沛沛然大美流风,落落尔重开绛帐,赓续百年薪火;
历尽劫波,难销余韵,渺渺矣乐山楚水,巍巍乎勒石立碑,荧煌八载荣光。
梁广华(河北邯郸)
八年凭信念,诸子尤艰,路阻千重,应铭记江城之难,珞珈之厄;
百劫任消磨,一碑为鉴,情融两校,更传承持德者师,立志者生。
马永平(河北唐山)
双校明诚,铭记八年民族难;
一碑弘毅,传承千载国家魂。
张潞(山西长治)
荆蜀间云月迢遥,八年迁庠序,识弘毅昔贤,报国心坚镂青史;
天地毓山河大美,万里期太平,教明诚我辈,读书志远济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