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珍贵资料)

关于汝窑的传世数目有两种说法,一是根据《中国陶瓷史》的说法,认为传世不足百件。另一种说法是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汝窑的新发现》中列举了传世汝窑瓷器六十五件,且注明了出处。根据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统计,目前已知传世汝窑瓷器为七十七件。另外根据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传世汝窑青瓷一览」的统计,世界范围内收藏的传世汝窑共计七十四件。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上海博物馆藏

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大英博物馆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部落》  下面精彩继续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 大英博物馆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传世清宫旧藏「故字号」汝窑瓷器十五件(另有两件为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献。尚有一件原清宫旧藏借拨给了国家博物馆,实际流传有序的汝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十七件),另外属资料性质的汝窑瓷器一件(孙瀛洲先生捐献,底刻「丙」字)。

本期介绍的八件传世故字号汝窑瓷器分别旧藏于如下地点:

「芥字号」—造办处、重华宫厨房存放两件

清初在紫禁城皇宫内廷养心殿置造办处。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除裱房等留在殿内外,其余迁至慈宁宫茶饭房。康熙三十二年开始设立作坊。康熙四十七年(一七〇八年)全部迁出养心殿,后又将部分作坊设在慈宁宫南、白虎殿(已废)北的青瓦建筑里,负责制造各种物品。

内廷西六宫以北五座院落统称为乾西五所,始建于明初,与东路的乾东五所相对称,由东向西分别称为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为南北三进院,原为皇子所居。清代乾隆皇帝即位后,将乾西二所升为重华宫,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三所改为重华宫厨房,而后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宫及花园,从而彻底改变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规整格局。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玩大江湖》  下面精彩继续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二·八厘米 底径九厘米 高三·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芥三七七 旧藏收贮地:造办处、重华宫厨房

底刻“丙”字,铭乾隆御制诗文。诗文如下:“淡青冰裂细纹披,秘器犹存修内遗。古丙科为今甲第,人材叹亦或如斯。”乾隆甲午春御题。由此看来这件洗上面的“丙”字的刻写要早于乾隆御题诗的刻写时间。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二·八厘米 底径八·九厘米 高三·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收藏》  下面精彩继续

芥三七七 旧藏收贮地:造办处、重华宫厨房

「籠字号」—南库四件与「劍字号」—乐寿堂、遂初堂一件

乐寿堂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养性殿,其北有颐和轩。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

遂初堂位于宁寿宫花园中轴线上,古华轩后,为宁寿宫花园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嘉庆、光绪年间重修。乾隆御笔匾额,典出晋孙绰之《遂初赋》。乾隆皇帝曰:「宣祖(康熙)临御六十一年,予不敢上同皇祖,是以践阼之初,苍天默祝,至六十年即拟归政,冀得遂初心愿,如践阼之初所盟宿忱。」故命名为「遂初堂」。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三·六厘米 底径九·二厘米 高三·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玩收藏群》  下面精彩继续

籠一五八 旧藏收贮地:南库 底刻“乙”字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三·四厘米 底径九·二厘米 高三·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籠一五八 旧藏收贮地:南库 底刻“乙”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晒藏会》  下面精彩继续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三·五厘米 底径九·一厘米 高三·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籠一五八 旧藏收贮地:南库 底刻“乙”字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三·九厘米 底径九·一厘米 高三·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籠一五八 旧藏收贮地:南库 底刻“乙”字

宋 汝窑天青釉盘及局部

口径一九·三厘米 底径一二·六厘米 高三·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家族》  下面精彩继续

劍一一三 旧藏收贮地:乐寿堂、遂初堂 底刻“寿成殿皇后阁”铭

「成字号」—斋宫、诚肃殿一件

斋宫在紫禁城内廷乾清宫的东面,西六宫区的南面,与乾清宫西面的养心殿区域两相对应。此区域院落为清雍正朝修建,为皇帝大祀典礼之前在宫内斋居的处所。

斋宫区院落前为斋宫门外院落,斋宫门内为斋宫与其后殿诚肃殿,前后二殿以东西游廊连接。

皇帝宿于斋宫举行斋戒期间,斋宫丹陛前会设立斋戒牌和铜人,皇帝与陪祀大臣都佩戴斋戒牌,各殿宇门前也悬斋戒木牌与帘额。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八·五厘米 底径一二·五厘米 高三·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成三三五 旧藏收贮地:斋宫、诚肃殿

「夜字号」—颐和轩、重华宫厨房一件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藏社》  下面精彩继续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

颐和轩面阔七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颐和轩前月台左侧设有日晷,月台接甬路与乐寿堂相通,甬路两侧各设琉璃花池。轩两侧有游廊连接乐寿堂,廊壁镶嵌敬胜斋帖石刻。

宋 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

口径一二·九厘米 底径八·九厘米 高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夜二二 旧藏收贮地:颐和轩、重华宫厨房

底刻“乙”字

「鱗字号」—慈宁宫东跨院、古物馆库房一件

「號字号」—宁寿宫、体和殿、蹈和门内西北屋一件

宁寿宫位于皇极殿后,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初为宁寿宫后殿,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至四十一年将前殿建为皇极殿,原匾额移至后殿,遂改称后殿为「宁寿宫」。

体和殿位于西六宫的翊坤宫之后,原为翊坤宫的后殿,清光绪年间将此殿改为前后开门的穿堂殿,名曰「体和殿」。殿为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五间,前后开门。东两间相连,慈禧太后居住储秀宫时曾在此进膳。

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及局部

口径一三厘米 底径八·九厘米 高三·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鱗四 旧藏收贮地:慈宁宫东跨院、古物馆库房 底刻“乙”字

宋 汝窑天青釉刻御题诗文碗及局部

口径一七·一厘米 底径七·七厘米 高六·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宋 汝窑天青釉刻御题诗文碗及局部

口径一七·一厘米 底径七·七厘米 高六·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瓷一二二〇四號四 旧藏收贮地:宁寿宫、体和殿、蹈和门内西北屋

乾隆御制诗文:“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底异匏樽。盂圆切已廑(《御制诗文集》中写作“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乾隆丁酉仲春御题。

「總字号」—外廷洪宪馆两件

一九一一年清逊帝溥仪退位后居住于紫禁城内廷,外朝由北洋政府接管。一九一四年二月四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此前,当时的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二十余万件运至紫禁城,然文物存放之地尚未解决。时内务部与外交部协商批准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出二十余万元建文物库房,其基址选定在原咸安宫基础上。当年六月开工,历时一年,于一九一五年六月正式建成,交付使用,这是中国近代建成的第一座专门用于文物保藏的大型库房。库房为两层楼西洋式建筑,其中所藏集历代古物之萃,青铜、书画、陶瓷、金玉,至珍且奇,因定名曰「宝蕴楼」。一九四七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宝蕴楼所藏文物遂逐步移出。

宋 汝窑天青釉盘及局部

口径一九·六厘米 底径一三厘米 高三·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總五四二 旧藏收贮地:外廷洪宪馆 底刻“蔡”字

宋代能够收藏汝窑瓷器的蔡氏可能只有两人,一人为徽宗时宰相蔡京,他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获得皇帝赏赐的机会大大多于常人,从而得到汝窑瓷器的机会也会很多;另—人为蔡京的儿子蔡絛,他是宋徽宗的驸马,宋徽宗曾七次至其府第,赐予无数珍宝,其中很可能就有珍贵的汝窑器

宋 汝窑天青釉刻御题诗文三足洗及局部

口径一八·五厘米 底径一六·九×一七·一厘米 高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總五三八 旧藏收贮地:外廷洪宪

乾隆御制诗文“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乾隆戊戌夏御题馆。

其他

另有留字号(未参加南迁文物)一件,原藏古物陈列所。外借国家博物馆一件,旧藏地点不详。郭世五(郭葆昌)捐献两件。

综上所述,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十七件汝窑器物分析、排比,以及对其传承过程的追考,结合当时清代乾隆皇帝对这些汝窑器物的褒奖和赞誉,可以明确得知,当时部分收藏到皇宫中的宋汝窑瓷器来源于进贡或是呈献。清代对宋汝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对某些历史文献的解释,以及对汝窑瓷器的欣赏。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通过这次解读可还原当时人对汝窑的认知,也是对现代人通过科学手段对汝窑调查、发掘、整理的肯定—正是诸多现代陶瓷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使我们能够看到如今汝窑的历史全貌。

宋 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及局部

口径一八厘米 底径一七·八厘米 高一二·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留字号(未参加南迁文物)

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及局部

口径一三·七厘米 底径九·三厘米 高三·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拨借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

宋 汝窑天青釉盘及局部

口径一六·九厘米 足径九厘米 高三·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献

宋 汝窑天青釉盘及局部

口径一七·一厘米 足径九·一厘米 高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献

(0)

相关推荐

  • 历代古瓷笔洗鉴赏

    笔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用毛笔书写.作画前,可作润笔之用:书写.作画之时,如果墨色太浓,可以略蘸笔洗中水少许以润墨:写完了.画完了,如果距离下次用笔的时间间隔很短,还可以在其中涮笔 ...

  •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藏

  •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藏

  • 故宫博物院汝窑分析

    故宫博物院收藏传世清宫旧藏「故字号」汝窑瓷器十五件(另有两件为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献.尚有一件原清宫旧藏借拨给了国家博物馆,实际流传有序的汝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十七件),另外属资料性质的汝窑瓷器一件( ...

  • 德累斯顿汝窑被认定为第89件存世汝窑,仅有8件在市面上流通的汝窑长啥样?

    大年三十儿,在春晚上我们迎来了国宝天龙山佛头的回归.但在大洋彼岸的德国同一时刻,经过两年的时间也终于在大年夜上确认了一件传世汝窑"德累斯顿汝窑洗"! 德累斯顿汝窑洗 - 13cm ...

  • 明清家具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对于明清家具的研究,至今已有大半个世纪.其成因过程.品类.结构和装饰特征,人们已耳熟能详.但必须指出的是,家具领域里还有一个至关重要而迟至今日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即年代的鉴定问题.王世襄先生在其& ...

  • 青金石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青金即青金石,是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蓝色.蓝紫色或蓝绿色的准宝石,主要由天蓝石和方解石组成.青金石色是藏传佛教中药师佛的身色.同时也是铅的别名,铜矿石的一种,国画颜料以及一种颜色名称.青金石在古代称为 ...

  • 银锭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宋元时期的银艇底部蜂窝较大,这应该是模具开口较大,倒入银水速度较快,底部存留空气较多,而又没 ...

  • 青铜境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铜镜最早出现在商代,多为祭祀的礼器;在春秋战国至秦时期,一般都是王和贵 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中国古代铜镜具有广博的地域性,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

  • 唐寅字画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从一代大才子唐寅,到为了活命做疯事的唐寅,这种反差,也许证明了当时唐寅已经认命了,回到家乡之后,他还是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靠卖诗画过活,但是风 流不羁的他,日子依然过得艰难,在公元1523年,不满54 ...

  • 恐龙蛋化石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恐龙蛋化石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69年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的数量不多.极少发现保存有某种恐龙胚胎化石的蛋,很难判断所发现的蛋化石是由哪类 ...

  • 傅抱石字画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毋庸置疑,傅抱石的研究领域是比较宽广的.需要说明的是,广博的领域,往往使研究难于深入,而不能细致深入是学术研究的大忌.傅抱石的研究不是全面的细致深入,而是选取了几个点进行深入研究.正如傅他自我总结:& ...

  • 乾隆孝粉碗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大清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对于艺术类特别喜爱,当时国力昌盛.百姓没有战乱困扰,其当时的纺织业,瓷器制造业 ,美工雕刻等达到了空 前 绝 后的境界. 通常情况下,从造型.风格.纹饰等外观方面断代虽然重要,但 ...

  • 齐白石字画为何珍贵 ?这篇文章写出了内幕!

    白石老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形似",他追求的更是神似与形似的统一,追求的是创造.他说:"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此二者余尝笑昔人.来者有欲笑我者,恐余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