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遇上了神话
最近,我和学生一起在神话世界漫游,故事情节生动,共同探索神仙的力量、神仙的魅力、神仙的精神。上课,是为了走进神话世界,重温经典,从中感悟各路神仙的优秀品质。事实上,这样的文本学习过程,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精神的穿越。
教学神话故事颇有趣味,当我讲完《盘古开天地》,其中,一位学生举手:老师,盘古沉睡一万八千年,醒来开天辟地,她不吃不喝,难道不饿吗?为此,我冥想了很久,终不得解。后来,当我讲完《精卫填海》后,我问学生:“你们还有疑问吗?”其中一位学生说“精卫为什么只用嘴衔树枝和石子,而不用爪子呢?”另一生说:“东海附近也应该有树枝和石子,为什么要到西山去衔呢?”瞬间,很多学生举手发出疑问……我笑了,然后,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神话故事,你们不要用人的正常思维去思考。人,不懂神的生活。”学生哈哈大笑。
有趣,是神话故事的底色,正因如此,学生对这类文本特别感兴趣。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学生很容易掌握其内容。那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怎样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厚度、感知文字背后的情感呢?这是教师解读文本时,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解读过程中的焦点。
教学《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时,我做到放手并引导答疑,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有几个环节,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自主发现了文本隐藏的信息。
整体感知: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学生说,我板书。这样一来,学生对故事内容,文本结构,层次有了整体把握。
处理字词:抽生读课后,并指出重点字词(义)。学生补充笔记,勾画重点字词。这是梳通文本的前提条件。
激发兴趣:(播放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感知。文本中虽然也写了故事,但是,通过视频补充,人物形象更加清晰。
合作探究:
师:一起朗读起因部分。
(学生读一二自然段)
师: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怎么样?
生:快乐,幸福。
师:女娲补天的原因是?找出关键句子。
(学生勾画)
师:灾难来临后,人们的生活怎么样?
(学生沉思)
生:痛苦,生活在恐慌之中。
师:谁感到难过?
生:女娲
师:她有多难过?找出关键词(极:形容难受程度很深)
(学生找,并陈述)
生:我发现这个自然段是过渡段。
师:为什么?怎么过渡的?“这情景”中“这”指的什么?
(生开始说,其他同学思考)
师:有道理。“这”就是二自段中讲的灾难,所以,女娲决定要补天。好,请齐读第四自然段。
(生朗读)
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女娲是如何补天的。
师:说得不错。请问,女娲决心补天,一共做了几件事。
(学生在文本中找,集体归纳)
师:同学们,这个自然段有几个关键词:先,接着,最后,这些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沉思)
生: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师:你确定?
生:确定。
师:聪明。作者在写女娲补天的过程时,正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学生笔记)
师:结果是什么?
生:人类获得了新生。
师:是的,人类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女娲带给人类的。最后一段中,“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女娲补天,经过了千辛万苦。
师:是的,女娲千辛万苦补天,让人类获得了新生。从整个故事看,女娲有什么优秀品质?
(学生沉思)师生共同归纳:仁爱,勇敢,无私。正因为她为人们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人们一直伟颂她的伟大功迹。
师:故事开头写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故事结尾写人们获得了新生。这种写法称之为??
(生沉思)
生:前后照应。
师:聪明。同学们,你们再读第一二自然段,有什么发现吗?
(生自由朗读)
生:我觉得这里好像有对比写法。
师:怎么对比的?
(生讲述)
师:(笑了),真聪明,这里就是运用了对比,第一自然段写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二自然段写水神和火神因为打架(文中有一句话,“从天上一直打到了人间,说明打的时间很长),导致人们生活在混乱和恐慌之中。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况,所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同学们,女娲历经千辛万苦补天,让人类获得了新生,她是仁爱,勇敢,无私的神仙。请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课文吧!
课已至此,学生朗读课文。
我站在讲台上反思:这堂课,宽松但不失厚重,学生达到了应该到达的境界,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的,当童年遇上了神话,学生思维活了,课堂有趣了。我渴望这样的课堂。
2020.10.15日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