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海洋是重要抓手

在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一政策目标的设定是我国对自然生态的郑重承诺,也是我国在未来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指导方向。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早已不言而喻,如何通过调整二氧化碳来有效控制气候变化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话题。

如果将“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倒推,

我们又该从何抓起?

多数专家认可的有效途径莫过于从“末端”增加碳吸收以及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两种。减少碳排放,主要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方面入手。至于增加碳吸收,则更多要借助自然的力量。

自然界主要通过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形成的碳库“收集”大气层中的碳。这种通过大自然森林、土壤、海洋等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天然碳汇。

自《京都协议书》产生“碳汇”这一概念以来,森林的碳汇作用逐渐被重视。众所周知,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超强能力,虽然森林面积只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而这部分储存在全球森林(尤其是热带森林)及其土壤中的碳被称为“绿碳”

相比之下,海洋与二氧化碳之间的故事,长期以来却被众人忽视。自从地球出现生命开始,海洋就一直影响着这个星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世界上的海洋所捕获的碳便是“蓝碳”,这一概念源于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称为“生物碳”(或称为“绿碳”), 其中超过一半(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

一图看懂海洋生物如何捕获碳

制图 柠语

①营养级联碳:食物网动态有助于维持沿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储碳和固碳功能(例如,初级生产者的健康如海草草甸和海带森林,是由食草动物和捕食维持的)。

②生物混合碳:湍流和阻力与海洋脊椎动物的运动有关,导致营养丰富的水从水柱深处向水面混合,促进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从而吸收溶解的二氧化碳。

③硬骨鱼碳酸盐:硬骨鱼以碳酸钙(CaCO₃)的形式排出代谢碳,增强海洋的碱性,并为防止海洋酸化提供缓冲。

④鲸鱼泵:鲸鱼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刺激浮游植物提高初级生产力,从而吸收溶解的二氧化碳。

⑤弱光层的碳:夜间,海洋中层带的鱼类在上层海洋觅食;白天,它们将消耗的有机碳输送到更深的水域。

⑥生物质碳:海洋脊椎动物在其整个自然生命周期中都以生物量的形式在海洋中储存碳,较大的个体在长时间内按比例可以储存更多的碳。

⑦生物死亡后残留的碳元素:大型远洋海洋脊椎动物的尸体通过水柱下沉,将碳输出到海底,在那里被并入海底食物网中,有时被埋在沉积物中(净碳汇)。

⑧海洋脊椎动物介导的碳:海洋脊椎动物通过海洋食物网消耗和重新包装有机碳,这些有机碳通过迅速下沉的粪便物质被输送到深水区。

作为一个巨大的碳汇,海洋在全球的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储存在海洋中并在海洋中循环。尤其是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这些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床的0.5%,植物生物量也只占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其碳储量却达海洋碳储量的50%以上,甚至可能高达71%。此外,与绿碳储存周期在几十年左右相比,蓝碳可埋藏千年之久。

海草草甸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碳,并在其生物量和沉积物中储存碳。海草的栖息地也养育了许多不同的海洋物种。

图片 by Matthew D Potenski.

可以说,“蓝碳”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各国科学家开始从减缓气候变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这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不仅为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自然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性,还提供了许多对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的利益和服务,包括沿海地区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沿海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估计每年已超过25万亿美元,是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我国也逐渐认识到“蓝碳”在增加碳汇、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多份重要文件中对发展蓝碳作出了部署。

图片 by Catherine Martini.

蓝碳之所以在全球视野中变得愈来愈重要,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热点领域的汇聚点,同时也是环境外交的重要工具。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成为国际性政治焦点之一的形势下,中国的环境外交应立足于全球、地区以及双边三个层面。在全球层面,中国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地区和双边层面,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在谈判和对话中以开放和积极的姿态化解环境争端。

2017年,《“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发布,提出中国政府倡议发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碳计划,与沿线国共同开展海洋和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监测、标准规范与碳汇研究,联合发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碳报告,推动建立国际蓝碳论坛与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节能减排和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蓝碳计划”无疑将提高沿线各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同时,在蓝碳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国的一系列参与不仅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通过蓝碳合作增强了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海洋治理等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一些成果论证了“蓝碳”的经济属性。目前,这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蓝碳”产业化的可行性以及碳交易价值评估的方法上。

例如,“碳汇”渔业就是利用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中的CO₂,并通过收获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的一种产业化“蓝碳”。除此之外,“蓝碳”也具有潜在公共性,在公共海域所固定的“碳汇”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各国领海内固定的“碳汇”也有助于降低全球碳排放。

图片 by Catherine Martini.

可以想见,当“碳汇”建立起了国际交易市场,确定了合适的定价机制,相关国家就能够通过交易“蓝碳”获得收益,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受惠于碳汇增益。将碳汇价值纳入经济活动,不仅有助于沿海地区将自身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资产和经济优势,也会极大提高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积极性,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向主动积极保护转变。

守住国家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同时增加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蓝碳”必将作为一个重要着力点被加以重视和利用。改善海洋与海岸的综合管理,包括保护和恢复海洋的蓝色碳汇,是当今已知的最具双赢性的缓解举措之一。而即将在我国云南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无疑将成为推动蓝碳发展的重要契机。

撰文:于婷玮

制图:柠语

美编:石雨晴

审核:向思源  金希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