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很多文章,却从来不看?这样去阅读才有用!应力

来源:陈慕妤(ID:chanmuyu)

^^^

你平常会不会这样做:

看到一些很有“料”的文章,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于是还没怎么看完就点击收藏,想着之后有时间才认真翻出来阅读,却再也没有阅读过?

或者今天觉得这个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然后关注了它,于是不知不觉,就关注了很多公众号,但其后就很少认真去翻阅它们?

如果是这样子,那么你就已经患有“松鼠症”了。

所谓“松鼠症”,学名是囤积强迫症,指的是出于某种恐惧心理,通过不断囤积物品,以确保不时之需,但同时又不舍得扔掉那些囤积回来没有用的物品,最终形成一种“习惯性储存”的行为表现。

想一想,你对于“知识的囤积”,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行为。

我在网上写了很多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的“收藏数”都很大。一些读者还会留言说:先收藏,以后慢慢再看。

问题是,有多少人在收藏之后,还会回过头来翻阅这些文章呢?我相信不是很多。

因为人有一种心理,就是“拥有即心安”。意思是,在没有某件物品的事情,我们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一旦拥有之后,这时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安慰感,而恐惧、焦虑的情绪就会消减甚至没有。

不管拥有的这个物品,对我们是不是真的有用,或者是不是要去使用它,才会对我们起作用,我们也统统不管,只要拥有就好。

好比我们读到一些觉得有用的文章,如果我们想要文章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肯定要去付出努力,才能够获得改变。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地把“收藏”,就当成是自己付出了努力似的,觉得自己拥有这篇文章,已经满足到自己的某种心理,从而认为自己为此付出了很多。

这种“心理错觉”,驱使我们通过不断的“囤积物品”,获得心理安慰感,最终让自己陷入“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循环圈里。

所以,想要改变这个问题,你就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式。

养成快速消化信息的习惯

看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如果不对获得的知识进行“二次加工”,一般隔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忘记了。

就算你看完之后点击收藏,由于你已经获得“安慰心理”,不会再找时间去翻阅,所以第一次阅读文章时,怎么快速获取信息和消化知识,就尤为重要了。

这样,阅读时就要秉持三个原则:

第一,快速识别文章的“观点”与“论述”。

例如著名主持人马东,有一篇文章说到“闲聊的三个独特好处”。

那么“三个独特好处”,就是马东要阐述的观点。至于这“三个独特好处”,为什么是好处,接下来文章就要进行论述。

我用第一个好处举例子:

闲聊这件事,有三个独特好处。首先,它直接针对你的问题,不能用大词,不能上高度。我既然当面问到这儿了,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看书和听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你讲得也对,但是跟我实际上关心的事情隔着一层。”

闲聊就不会这样,不管你是经济学家还是心理学家,不管你做过多少高头讲章,都不能从理论出发给我上课,只能从实际问题出发,综合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发表观点。而这恰恰是“小切口,深挖掘”的学问之道。

如果你能够从这段话当中,识别到哪些是观点,哪些是论述,那么你对于这篇文章的讲述,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这样的思考加工,会让我们更容易梳理文章的脉络,从而获得更好的理解。

第二,带着思考去分析文章的内容。

阅读和思考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当我们能够做到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那么这种学习方式,就可以让我们更好吸收看到的知识。

那要怎么思考和思考什么呢?有两个建议:

1,思考观点和论述之间的关联性和合理性;

2,带着“为什么这样”,思考找出背后的理由。

阅读,并不是要全盘接收作者输入的观点,而是在作者的观点基础上,思考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例如我跟你说“独处可以让自己更快乐”这个观点,然后给出论述“因为没有人际关系的困扰,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由自在,这种的自己更容易获得快乐。”

当你找到观点和论述之后,你就要思考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合理性,然后带着“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找出背后的理由。

为什么这两者是合理或者不合理呢?为什么这样做会更快乐或更不快乐呢?

好比你看到这里,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带着‘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去看文章,会有更好的效果呢?”

这种思考,可以让你通过作者的文字,得出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见解。

一边阅读一边带着思考,你就会有意识有目的去吸收知识,而不是看完就算。

第三,即时把知识跟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想要更好地理解到文章中的内容,单纯思考字面上的信息,是很难让我们有一个切身体会般的感受。

所以,最好就是把你从文中看到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咀嚼、消化。

例如上文提到的“闲聊的三个独特好处”,马东提到闲聊时“它直接针对你的问题,不能用大词,不能上高度”,然后再举出“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心理学家,都不能从理论出发给我上课,只能从实际问题出发”。

这时你就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闲聊是不是这样?有没有犯下这种错误,经常给人说教?或者“好为人师”那样去跟人家讲理论?

通过结合自身经历去理解看到和学到的知识,你就很容易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在阅读期间,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个知识点,跟我自身的哪种经历相关联?

2,我可以把这个知识点,应用到哪些地方上?

3,我对这个知识点,有没有思考出新的观点?

要有意识地让知识跟自身经历结合起来的思考,这才会让你更容易“学以致用”。

把零散的知识整理成知识体系

尽管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知识,但由于这些知识比较碎片化,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我们很难在大脑中构建出“思维框架”,让知识改变自己。

而知识体系,就是一种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框架”。所以怎么让看到的众多知识,形成完成的体系,塑造出我们的思维框架,就是重中之重了。

那怎么做,才能够让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呢?

这个流程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设定学习的目标,积累相关的知识;

每一个领域,都有每一个的知识体系。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分门别类”,我们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归类到某个领域上,以此慢慢积累。

不管你是想学习口才,还是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首先要懂得根据这个学习目标,然后深入这个领域,去积累相关的知识。

当你通过碎片化的阅读,积累到一个知识点后,你也要把这个知识点,归类到其领域当中,思考这个知识点是解决哪方面的问题,这样才可以结合领域内的其他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如果你不知道学习的这个领域包括哪些知识,那么就算你无意间看过相关的知识,你看完就看完了,不会积持续进行累。

第二:让新知识与旧知识产生深入关联;

我们不能单纯地只是去学习新的知识,我们需要把新的知识和旧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思考,才能把知识完全消化,变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体系。

好比你考驾照的时候,教练一般会告诉你,在你停车的时候,一定要放空挡和拉手刹。你一直这样做,久而久之,这成为你的旧知识。

然而你的“老司机”好朋友却告诉你,等红绿灯时,没必要空挡和拉手刹,直接踩刹车更方便。这是你新获得的知识。

如果你不将这两种知识关联在一起思考,你就会感到混乱,不知道要怎么做。

但当你把这两种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思考,你会发现,教练那种方法,在针对长时间停车时,是一种安全而正确的做法,而你朋友那种做法,在一些短时间停车的状况,如灯红绿等待的时间很短时,则可以选择这么做。

通过这种新旧知识的对比和知识,你就会由此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事模式”,这样你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处理手法就会更加灵活多变。

有了这种新旧知识的关联性思考,你就会更加理解和明白新知识的运用了。

第三:根据实用性原则去实践知识。

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知识之后,想要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践性的输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那怎么做,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呢?

你需要针对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应用目标,然后以此构建一个行动的检验系统。

例如你学习销售,积累到的知识都包括“拜访客户——销售转化——售后跟进——问题处理”这些。而你想实践“拜访客户”这个知识点,从现实生活找到检验的渠道,包括“你请朋友看电影”这种事情,你也可以运用你的“销售能力”去约对方出来。

当你懂得运用实践的方式去检验知识,并根据客观的反馈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改善,那么这些知识最终会变成你的能力了。

同时,你也不要忽略那些辅助性知识,说不定这些知识,可以让你更了解销售的流程和概念,这些知识,不一定有一个实际操作检验的步骤,但了解总比不了解要好。

那么,通过上述的方式去学习,相信你从单纯的阅读中,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了。

作者:陈慕妤,专注演讲口才和个人成长,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