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入关后,完颜氏就消失了?若你是这几个姓,可能是其后人
古诗中提到: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动态,人们不能够用统一标准或眼光去看待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情,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身上的差别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带给人们的惊喜和惊吓都是指不定的结局。其实被现实所改变的并不仅仅只有人和物,其中也可以包括姓氏。
例如在1911年,民国政府进入中国历史的时候,满清政府所代表的清朝贵族已经成为过去式,贵族阶级被打消。之前的满清八旗后裔和百姓没什么区别,甚至容易因为身份问题过于敏感,而招揽祸端。所以满清政府被历史画上句号之后,关于一些满清贵族的阶级优越感就必须被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但是为了能够让满清贵族后裔更贴近汉人的文化生活,所以当时也有一些八旗子弟在民国之后就将姓氏汉化了。而姓氏汉化它其实也是一种改变,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其实还有完颜氏也曾经大面积改过姓。公元1115年到1234年,女真族各部落相继被统一之后,阿骨打又创建了金朝。然而在金朝建国的时候,人们关于国号叫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纠结的。
然而当时有一名渤海人士,名字叫做杨朴,就建议阿骨打:在普天之下,更多数人认为一个人身份尊贵的话是会以王为姓,以曼为名。这样的建议不是来自于女真人士的文化内容,但是阿骨打等女真上层人士却接纳了这样的建议,很果断地便将自己的国号定为了大金。当时女真族有一个部落就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让后人都认识了它——完颜。
完颜作为现代人认为的一种姓氏,它其实和部落的名字其实是联系不开的。而完颜的女真族语的意思就是王的意思,也就是和杨朴的建议融合在了一起,如果写成汉字的话,完颜的姓氏就是王字。作为女真族的一支象征权威的部落。按照道理来说,完颜家族更是大清朝的权力中心的家族,但是后来到了清朝之后,完颜氏似乎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其实这里离不开两个原因,第1个原因是完颜家族的人们比较喜欢汉代文化,所以在清朝之后,完颜家族的后人们就被汉化了。第2个原因是因为完颜家族的人一直以来为了保护金朝的统一,长年以来都在征战沙场,所以变得越发分裂,完颜家族的后人们所停留的地方不再统一。公元1234年之后,金朝政权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然而在金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泯灭了之后,女真族的贵族地位也将化成泡沫。所以对于这一现实问题,完颜家族也就成为了政治牺牲品,所以在金朝灭亡之后,完颜家族的后人们自然就会因为身份过于敏感,而陆续被驱赶出了中原地区。据悉,一部分完颜家族的后人被后代统治者们所追杀,一部分完颜家族的后代人,只能为了逃避战乱而纷纷改姓。
所以这时候的改姓,主要的原因也就变成了被迫的性质。1736年乾隆皇帝期间,清朝人民关于前代历史也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包括出书了一本叫做《金国语解》的书籍。书籍当中就提到了完颜氏家族的后期形势变化,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分为两个地区的变化,比如说东北地区的完颜家族后人,在这里过得相对而言更加稳定一些。
因为东北地区在金朝的女真主眼中,就是上层贵族所居住的地点。所以当时一直停留在东北地区的完颜氏家族的后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安稳度日,于是也将完颜这个姓氏进行了汉化,包括一些张姓、完姓。第二个地方就是北京。一直停留在北京地区的完颜家族的后人们,一直以来都遵从女真族的整体信仰,一直以为“以王为姓,以曼为名”。
觉得这才是女真族文化的延续。所以停留在北京地区的完颜后代们,汉化的主要方向也是两个姓氏,分别是王姓和汉姓。当然除了这些姓氏之外,完颜组后世的姓氏汉化的不同种类就高达56个姓氏,其中以这两个为主。但是相对比满清贵族被迫地将自己的姓氏汉化所不一样的差距就在于:女真族,尤其是女真族的上层阶级完颜后代们。
反而认为汉族文化更有利于家族文化的延续。因为在女真族眼中看来,汉族文化其实更受高等、更系统化,所以也会在大金政权建立之前,人们很愿意听从汉人的建议,其中国号的建议者杨朴就是最好的例子。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直到目前为止,国家的稳定性和统一性还是深受百姓们爱戴的。
所以用现代人的社会眼光去看过去的历史,会发现不论是名字汉化了也好,还是保留之前少数民族的传统姓氏也好。总之在现代社会中人人平等,这是新中国带给所有不同家族的后人最大的福利。然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除了传统的汉族姓氏之外,还有一些独创的姓氏。比如在2014年的时候,人们在网络中发现了一个叫做春秋战国的男生。
这个名字刚出现的时候,是该高中生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出现的,一经出现便火爆了网络。所以从这样的现象当中也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姓什么叫什么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管制了,敏感程度也低了,其人们的生活自由化程度也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