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惧怕病毒,惧怕的是死亡恐惧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期数:第478篇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也是最牵动中国人心的一个春节,也是中国人最紧张的一个春节,也是最需要中国人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一个节日。
面对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本该是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却弥漫着焦虑、紧张、无助、恐慌的气息。
每个人都在体会着有开心、有恐慌、有焦虑、有兴奋、有担忧、有轻松、有难过、有生气、有温暖等喜忧参半的复杂情绪。
这个春节充斥着“过节与过劫”的矛盾、“喜悦与悲伤”的矛盾、“紧张与轻松”的矛盾、“清明与困惑”的矛盾、“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勇气与无助”的矛盾……
面对各种信息的铺天盖地,
面对每天的疫情播报,
面对各级政府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
面对周围生活的改变,
面对宅在家的现状,
面对出门要戴口罩,
面对街上流动人员的减少,
其实,都是人们采取趋利避害的方式,
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与传播,
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的生存权利,
也就是无论如何要让我们更好的,有质量的活下去,
面对这样的现状,
我们究竟惧怕的是病毒,还是死亡恐惧?
1
病毒和你的关系
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念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逐渐了解了病毒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最关键是这个病毒会引发你的恐惧和不安。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
此次在武汉首先发现的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病毒株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成功的把人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它的身上,让你对它又怕又恼。
因为,人类对未知的病毒是缺乏免疫力的,所以传播扩散带给人的恐慌可想而知。
当人们对它还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它就开始肆意传播,让人们猝不及防。
病毒被称为“人类看不见的敌人”,历史上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已知的病毒种类至少有几十种,而最可怕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病毒”。
比如:埃博拉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狂犬病病毒、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SARS冠状病毒、马尔堡病毒、西尼罗河病毒。
历史上每一次病毒肆虐,都伴随着大批人的死亡,然而也是人类的智慧,最终解决和控制了肆虐的病毒。
其实,危机和不安全感一直都存在,病毒只是提醒我们需要改变生活的方式了,同时也在提醒自大的人类,对于生命的真相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我个人认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自己。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万物与我们是一体的,只是单纯的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那么,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依然会给人们带来困境。
据说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依然是蝙蝠,而13年前的“非典”就是SARS病毒引起的,中华菊头蝠就是SARS病毒的重要宿主 。
研究发现,近四成菊头蝠体内有一种类似SARS的病毒,而2005年发现有动物感染SARS病毒的深圳野生动物市场,距离研究员在香港发现有SARS病毒的菊头蝠位置只有十七公里。
你可能会说,人为什么要招惹蝙蝠呢?而且还有网红直播吃蝙蝠,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
实际上,在世界饮食习俗里面,东南亚、非洲一带都有吃蝙蝠的习惯,特别是印尼的网红岛屿——北苏拉威西岛,据说《前任3》在该岛取景。
然而,这个岛屿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的托莫洪市场,被中国游客交叫“恐怖市场”,因为这里主要售卖蝙蝠、老鼠、蟒蛇等动物。
在中国,蝙蝠是很好的中药材,可以治疗久咳,疟疾,淋病,惊风,目翳,瘰疬,金疮等疾病。
中药"夜明砂",即由蝙蝠的粪便制成,有治疗眼疾及明目的功效,一般会配合其它中药给病人服用,也有市民买来煲汤。
然而,饮食文化的浸淫导致人们的无知,在错误的观念下,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导致人们受到病毒的“侵袭”。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经提出了人生三大问题说。
就是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生命之间关系的原则性问题。
这三大问题确是一切人生问题的根本性问题。
自然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人类兼顾的发展和生态的平衡,万物一体,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2
死亡恐惧:
死亡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主题,也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主题。
特别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人们使出浑身解数,进行预防,前所未有的注重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居家的卫生等。
各级政府相应国家的号召启动一级响应,各行各业及社区和老百姓都在积极配合。
如果有人没有戴口罩,社区的工作人员会急呼:你难道不怕死吗?
在微信圈里,有人表达出自己的恐慌和担忧。
看着疫情感染人数的上升,心中更是焦虑不已,夜不能寐。
各地的心理援助热线纷纷成为人们心理疏导的强大资源。
然而,人们在恐慌害怕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心自己的亲人,这份担心的背后是传递出了对死亡的恐惧。
仔细思考一下,
我们是怕死亡本身?
还是害怕由此而带来的遗憾?
还是对生命的依恋?
还是不能接受丧失?
还是害怕死亡的过程?
还是害怕面临死亡的痛苦?
还是害怕自己对死亡的想象?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其著作《直视骄阳》中谈到,死亡的焦虑伴随着我们整个人生。
他说: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恐惧不会直接出现,它乔装打扮成心理疾病,或是一种普遍的不如意感;有些人却体验到一种明显的、能够意识到的死亡焦虑;还有一些人陷入死亡恐惧,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
欧文亚隆认为,许多人所患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皆是由死亡恐惧所引发。
在中国文化里,家庭里面有两个话题是忌讳讨论的,一个是性;一个是死亡。
讨论和认识死亡是不吉利的,是晦气的。
然而在传统文化里,老祖宗的生死观又是怎样的呢?
在孔子的《论语·先进篇》里,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关注的生命重心和意义是说你活着的时候,把各种事情做好,孝顺父母、恭敬师长、为国家尽忠,这样就是你已经把死后做了最好的安顿。
在庄子的《大宗师》一篇里面也说:“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你只要在你这一世,把这个事情做到最完满的境界,那就是你对死啊,最好的交代,这个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这就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做事,尽心尽力的去完善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去仁者爱人,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生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何时何地会离开人世,但你知道自己的最终结果是会死。
由此,我想到《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关在在集中营里,每天会面临着不期而遇的死神。
他在想,假如我明天就会死亡,现在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最终他领悟到: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恶劣的情形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内心态度的自由。
面对人生的无常,我们可以做的是认识生命的意义,认真活在当下此时此刻,活出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