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派 —— 充满浪漫情感的金色世界

日本国宝级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1930-2002)曾经这样描述琳派:
琳派的世界充满着相当日本式情感的体温,以及一种馥郁的香气,让我真想躺在它的怀里……从贯彻自我产生冲突的毫无人情的角度来看,那是处于极其相反位置的美质。我于是有点害怕琳派具有的那种伟大的宽容。

《群鹤图屏风》尾形光琳 六曲一双屏风

琳派的缘起

.................................

萌发于桃山时代晚期的“琳派”风格,一路兴起至江户时代,发源于京都,后中心由京都逐渐转移至江户(现东京)。这些微妙的历程伴随着德川幕府的建立与兴起,或多或少顺应了一种新气象的树立,从礼法上脱离师传制度严格的宗族画派,从内容上则更为明朗鲜艳,对自然万象充满礼赞。

《红白梅图屏风》 二曲一双屏风 尾形光琳

琳派的特色是使用金银箔作背景、大胆的构图、反复使用纸的图案。由此可见琳派的风格特点便是精致纯粹的装饰性、简约性、以及多样性。
在江户时代的初期由俵屋宗达、宗雪创立,而后由尾形光琳发扬光大。初期风格以花草为主,或有鱼虫鸟兽,贴着金箔,充满装饰意味和与世无争的逍遥。
《四季花木图屏风》(局部)铃木其一

《舞乐图屏风》(局部)俵屋宗达

琳派的开创者俵屋宗达在融汇大和绘技法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层精神的新型绘画样式。他既保持着狩野永德开始的桃山障壁画强有力的生命感,同时又追求水墨画柔和微妙的墨色变化,创造了大和水墨画。

《茑细道图屏风》(局部) 俵屋宗达

宗达的作品《风神雷神图》、《源氏物语绘卷》、《标图屏风》、《莲池水禽图》、《牛图》等具有相差殊异的技法。

《源氏物语绘卷》 俵屋宗达

正由于宗达娴熟多种技法,从而有可能开创一种较为成熟的日本趣味的画派。当然,作为一个画派的形成尚包含着其他因素,比如,当时社会上的文艺复古运动和新兴市民阶级审美趣味的协调,就是因素之一。与宗达同时代的另一位艺术家本阿弥光悦,其丰富的造型感觉对宗达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世俗化的宫廷艺术

.................................

琳派和与上期所提到的狩野派作为日本绘画代表的这两大流派,都有被指定为国宝的屏风绘。而同样是绚丽豪华的屏风绘,两种风格可比较的点很多。
比如同样的金屏风,狩野派中金地是为彰显权力者权威主题而服务的。而琳派由于其不拘一格的设计与简洁的构图,反而强调突出世俗中的玩趣。

《秋草鹑图》 酒井抱一

琳派也采用了以金银为底色来绘制本土的风景和风俗。而这种以金银为主的闪亮元素,正表现了日本皇室辉煌和华贵的装饰画美感。
日本自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起开始广泛使用黄金来装饰佛身及佛堂。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很多经文都是用金字或银字书写的。在平安时代末期的十二世纪,当时的统治者向神社敬奉的经文,以及贵族创作的和歌集、画卷等,都施以炫彩装饰。世俗的读物也与经文一样使用金银装帧,由此也映现出当时贵族阶层的审美观。

《伊势物语绘卷》 13-14世纪 

琳派所用的金银底色使大面积的色块和流动的线条带来一种画面被温情的光芒所笼罩,而登上画面的自然之物在这种笼罩下展现出了琳派被世人所推崇的明朗之感。

《槙枫图》 传 俵屋宗达

不同于狩野派,琳派画师们都有不为权力阶层效力的职业画师的理想,在前人的绘画基础上探索自己的风格,开创出独特大胆的构图和绘画方法。因此琳派画师的画作并未大面积传播而被富商购买,所以是不被传统所束缚自由的绘画。甚至在他们的画作中不局限于绘画手法,染色等工艺品的技法也被应用在绘画中。

从一开始的本阿弥光悦和俵屋宗达,再到后来的尾形光琳、酒井抱一相互之间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仅如此,宗达(17世纪前叶)、光琳(1658-1716年)、抱一(1761-1829年)三人的生卒年代都没有重叠。

《夏秋草图屏风》 二曲一双屏风 酒井抱一

《鹿下绘新古今集和歌巻断简》
俵屋宗达绘 本阿弥光书
这种开朗性格来自当时精神上的某些解放意识。原因之一是从应仁到文明时期以来长期战乱后的解放,另外是对那之前的狩野派和土佐派等严格的外来型技术的摆脱。还有值得自豪的是,掌握美术和设计的主流的,不是掌权者所拥有的画家,而是由城市居民(町众)为母体的民众。

《千羽鶴》 加山又造

琳派的玩趣倾向

.................................

中国画与西洋画倾向于追求写实,旨在把实际看到的东西逼真地再现出来。日本美术受中国的影响较大,但是,日本美术最终却出现与中国画和西洋画背道而驰的倾向,这样说也并非言过其实。

《源氏物语关屋澪图屏风》俵屋宗达

六曲一双屏风17世纪

也许可以说,在日本美术中,与以纯粹写实来表现崇高境界这一层面相比,更多的则是追求赏心悦目以及设计嗜好,也就是说,有着很强的崇尚“玩趣”的倾向,而在这一点可以体现在琳派的绘画中。

《夏秋溪流图屏风》(局部)铃木其一
六曲一双屏风
举例来说,中国的风景画、山水画以水墨等来画出重岩叠嶂、陡峭山崖,而与此相比,在日本的绘画中,不是以阴影或层次,而是以“面”来表现地势的起伏,使用金银箔等来进行装饰式表现。日本在十六世纪以后大量创作出的屏风画,整幅画面上贴满金箔,花卉、树木、动物等图案气场超然,取代了失去的空间及氛围感,表现手法实为独特。
《波涛图》尾形光琳 二曲屏风一双 大都会美术馆
《槙桧图》(局部)六曲一双屏风 17世纪
“圆形”是琳派艺术造型上的共同特征。宛如是京都东山的山丘,优美的圆形支配着整体。光悦的浮桥,宗达的鹿和象,光琳的波浪,乾山的梅,都有美丽的弧线,极其丰满,而不是尖锐的线条。宛如用平假名拼的歌,所有的作品都把人类的心包容在温柔的曲线里。
《扇面散屏风》 17世纪初 太藤印
《松岛图屏风》17世纪 俵屋宗达

远离权力的高雅画师

.................................

田中一光曾这样描述道:

“它既像温柔的琴声,又像是日本传统的戏剧的能,那尖锐的笛子声,有一种让日本人的血液沸腾起来的东西”
《溪雨红树》川合玉堂

“那是典雅、自由、豁达而绚烂的世界,它并不炫耀自己的美质,展现像早春的阳光似的温暖世界”

《燕子花图屏风》(右扇) 尾形光琳

18世纪 根津美术馆所藏

《燕子花图屏风》是琳派代表艺术家尾形光琳之作。屏风上,以奔放且简约的手法所绘出的花卉在金底的映托下夺人眼目。

琳派至今仍然代表现代日本的“和风”的风格,是因为它具有造型上的普遍性。而且光琳还创造了可以适用于各方面的便于用来大量生产的图案集(日本风格的设计手册)。琳派仍悠然地存在于现在日本的街头,遍及我们所能看到的和服、日式房间和日本陶器的装饰之中。

琳派这种“伟大的宽容”和广泛的包容力,不仅体现在400年来其极易引起日本民众同感与共鸣的审美意识,更在于以这种审美为指引,对日本式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

野原莳绘小箱 田口善国 昭和43年

琳派的美学成就于这样突出的平衡之上,因其优秀的才能统辖和富有思考的计划性,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近代设计的先驱。

水镜莳绘水指 田口善国 昭和45年

在与社会和生活的关联当中巧妙地塑造,从宽永、元禄到宽保的三个时代。这不单指其作品表面上的设计。在陶瓷、漆器、金银器、服饰、织染等方面,琳派都打破了各个素材间的局限。质地、胚子或质感跟崭新的设计一体化后,功能和美感在一个支点上形成互相牵引。

田口义明 漆艺

《蒔繪螺鈿八橋硯盒》尾形光琳

到了尾形光琳和尾形乾山的时代,他们更讲究制作的意图。富有机智和讽刺的构思展现在既优美又出乎意料的大胆造型上。而且在我看来,隐藏在其后面的反俗精神,与其说体现在风俗的描写或记录的价值当中,不如说在设计行为中,它凝视了永恒之美。

琳派与印象派的渊源

.................................

《风神雷神图屏风》俵屋宗达 17世纪

琳派诞生于十八世纪的日本装饰画派,不同于风格豪放、霸气并带有野心和侵略性的狩野派,画师们是由血缘关系代代传承,而琳派风格浪漫而有亲和力,在传承上不问时间、身份之差,从而体现大众对美的自由理解。
而几乎同时期的欧洲正处于刚摆脱学院派的艺术理念步入更贴近现代生活的印象派。

《睡莲》Claude Monet 1907年

在印象派画家追求那种稍纵即逝的感受和强烈的明暗对比时,琳派正在确立了以色彩绚丽反映新兴市民阶级精神趣味的装饰美。

《孔雀立葵图屏风》尾形光琳 18世纪

印象派和琳派的渊源出现在了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其中展览了琳派的大量艺术品和画作。这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和风热潮,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用Japonaiserie(指日本趣味) 一词来描述日本艺术的影响力。

除了印象派之外,这股和风热潮也波及到室内设计的领域,而后更影响了新艺术运动。由于它对西方现代美术的推进作用而闻名世界,在西方甚至被作为整个日本绘画的代名词。

《吻》克里姆特

浮世绘和琳派的出现之所以对当时的欧洲印象派绘画是很大的冲击,除了内容的平民化之外,使他们耳目一新的有构图方式、透视关系、远近关系,线条和无阴影的平涂一样可以带来立体效果和体积感,鲜明的色彩更具装饰效果,多视点、非单一主体使画面能容纳更广泛的内容,引起西方艺术家的关注。

田中一光眼中的琳派

.................................

田中一光是二十世纪设计行业最杰出,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个人成就不仅引领了当时的日本设计,更是影响了世界。

他痴迷于琳派艺术,琳派艺术追求的是纯日本趣味的装饰美,在他的很多作品里都能看到琳派的身影。如下图的舞,鹿系列,便是经典的琳派风格。

《舞系列》田中一光

他最为广泛流传的“舞”系列平面海报,便是用“纯粹平面、纯粹二维、纯粹造型” 的样式与传统的日本文化结合,向世人宣告“新时代的日本设计造型”的诞生。

《JAPAN》田中一光 1986
田中一光将原稿用更加简约的线条呈现出来。在保持琳派特有的优美曲线的同时,对形体做了极度单纯的处理,集中表现了田中一光的“任何物体都能被圆等分”的设计观点。

《HIROSHIMA APPEALS》田中一光 1988

“琳派”的名称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在进入20世纪后,取光琳的“琳”字将所有从桃山时代(1568-1603年)到近代相同画风的画师们通称为「琳派」。而“琳派”之名的成立和传播是基于很多日本人的同感和共鸣。
既不指特定的时代,又不突出哪个人的绘画成就,而是对于他们的审美意识当中所具有的社会必然性而形成的风格的一种爱称。
笔者认为,人们对琳派的喜爱,是因为琳派的明朗性格和对日本风土的赞美,它是扎根在自由而悠然自得的形式上的必然存在。

-THE  END-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舟屋町433番地

〒604-0985

TEL 080-3868-1368

FAX 075-754-8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