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带着老公考心理学执照,只为养好孩子,结果却被现实打脸了
一土教育的创始人李一诺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不是以父母为中心的。言外之意,父母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不同需求,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来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的成长营养供给。
因此,为孩子教育投资,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更多的是花时间、精力和心思。
今天我要分享的育儿故事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她的育儿故事真是别具一格,是那种为了孩子把自己差点变成十项全能的励志典型,最近她参加了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她有情绪又怎样》,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为大家答疑解惑。
沈奕斐说,“我和老公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2004年,大女儿出生以后,他们就一起去学了心理学,2005年又都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执照。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学好了理论,在教育孩子方面肯定得心应手,再加上沈奕斐是研究家庭社会学的,那培养个孩子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但很快他们就被生活打了脸,孩子的过敏体质、快速的生活节奏、信息时代的资讯混乱、教育机会的竞争、现代生活的压力……他们发现快乐教育说说容易,做起来真难啊。
尤其是后来沈奕斐夫妇又有了一个儿子,男孩的慢一拍和与他姐姐的个性截然不同,更是让沈奕斐跟老公有了从未有过的焦虑,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认知。
为了教育孩子而读书的家长,已经是觉醒中的佼佼者;为了孩子去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家长,必定是家长中的战斗机啊!沈奕斐这类学霸型家长,遇到困难这块绊脚石会被撂倒吗?不,他们会把石头摞起来当垫脚石,向上攀登走得更远。
沈奕斐翻阅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成果,就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中国本土化的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到底应该怎么进行,为了她创造了“优势累积教育法”。
那么,在沈奕斐寻找答案的过程里,她发现了哪些令中国家长和孩子痛苦焦虑的家庭教育问题呢?
孩子成长中80%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沈奕斐研究发现,孩子成长中80%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是父母不懂成长规律导致问题叠加,多半是因为父母太心急,干了揠苗助长的事儿。
比如,有个妈妈很苦恼地找沈奕斐倾诉,说自己的孩子自控力很差。
原来,她家客厅的桌子上摆放了很多零食。妈妈规定,吃饭问题解决了,才可以吃零食解馋。但是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吃零食,造成正餐被耽误。沟通了半天,沈奕斐吃惊地发现,原来她的孩子还不到3岁!
居然有妈妈让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拥有不随便吃零食的自控力!这显然是违背孩子成长发育规律的,妈妈提出了一个孩子根本不可能具备的能力要求。
比如,过早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导致孩子身体的本体感受很弱,欲速则不达。
有个男孩从小跟着外婆一起长大,外婆害怕孩子尿床,每天半夜喊他起来尿尿。到了孩子五岁半的时候,如果大人不喊他起夜,孩子还是会尿床,家里人很焦急,赶紧带孩子看医生,没什么用。最后,来找沈奕斐做咨询。
沈奕斐告诉他们,人类的身体系统很智能,当大脑接收到刺激就会形成反应链,大人横加干涉,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身体感知能力。沈奕斐让孩子的父母回家后,在孩子的床上铺上一层隔尿垫,夜里不再叫醒他,如果他尿床了,不要批评羞辱他。同时告诉孩子,你的身体正在慢慢接受信号,你要学会跟身体对话,很抱歉,以前没有给你这个机会。
原本打算给男孩半年的时间恢复本体感受,没想到孩子一个月后就好了,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身体了,尿床问题就解决了。
比如,孩子上学后要学会端正坐姿书写,写字在家长眼里是个简单小事,但实际上,握笔写字是个复杂而精细的活,需要手腕部小肌肉的协调配合,也需要手眼协调能力。
有的家长从孩子4岁开始就要求孩子练习书写,但是孩子无论怎么努力,写出来的字都是歪歪扭扭,坐姿也无法端正。
家长过早把孩子推到竞争赛道上,不断对孩子进行纠错,就是不考虑孩子身体发育的真实阶段,导致孩子非常讨厌写字,书桌都成了噩梦,他们怎么可能喜欢学习呢?
……
有太多的问题,都是因为家长不先观察、了解和理解孩子,按照头脑中的想法去一意孤行塑造孩子造成的。这些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作品,按照理想去塑造,忽略了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有自己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请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沈奕斐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和成人是不同体系的生物。在家庭教育中,那些做错的家长,往往是按照成年人的逻辑,追求投入产出最大效益,而儿童更专注于事件本身,只求在过程里体验成长。家长太功利,孩子痛苦不堪。
要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因为成长是孩子要做的功课,父母应该遵守孩子的规律,放下成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在《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一书中,沈奕斐提出,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质,了解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同时,还要学会及时转变角色,一般来说,父母都要经过三次角色转变:
0-6岁阶段,父母应该是引领者,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社会规则和社会礼仪,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自救和自助能力。
7-15岁阶段,这个事情是孩子的中小学阶段,父母不再是权威型的引领者或指导者,而是一个陪伴者角色,多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解决问题。孩子是处理问题的主角和指挥官,父母是配合者。
16-20岁阶段,孩子念了高中,或者青春期结束,父母更加信任孩子,父母是跟随者的角色。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父母应该去向孩子学习,融入他们的世界,孩子才愿意跟父母交流。
然而,很多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很辛苦且成效甚微,那是因为他们永远以权威者自居,他们的教育方式往往是“催促+纠错”,内心不相信孩子,眼睛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处,以强大的控制欲去操纵孩子,永远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这样的结果,父母很累,孩子也没有发展出独立生存的能力。
长大后,孩子要么反抗父母,走向父母的对立面,要么成为一个听话的妈宝,毫无主见,一辈子寻求别人的意见。
沈奕斐摸索出来一套让父母轻松孩子愉快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优势累积教育法。在过去五六年中,沈奕斐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出来,做了无数场公益讲座,线上线下影响了几百万人;也做了很多实操性的工作坊和深度课程学习体系,帮助一个个家庭走出恶性循环,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成长之路。
当看到本来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要离婚的学员因为学了优势累积教育法,不仅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方向,夫妻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当看到厌学的孩子在优势累积教育法的影响下,对学业恢复了兴趣和自信,成绩不断提升;
当看到网络成瘾的孩子在父母使用优势累积教育法之后,重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找到自己的特长;
当以前说一说才动一动的孩子因为父母使用了优势累积教育法,又对生活和学业充满了探索精神;
当看到……太多这样的个案,它们激励沈奕斐把优势累积教育法好好地写出来,以便让更多的人看到,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意义重大,它决定了一个孩子人生的底色,重要程度超过了学校教育。如果孩子成长过程里,父母用错了方法,不仅伤害孩子,还影响亲子关系。
沈奕斐的这本书,运用了社会学中的优势累积概念,针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困境,在教育学的基础上,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改变家长的认知,从而改变家长的情绪和行为,让父母真正放松下来,享受愉悦的亲子关系,同时促进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让孩子找到自我激励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