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追赶战略,中苏为何一成一败?

中国的伟大复兴,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三大思想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01

1962年,苏联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人罢工事件。新切尔卡斯克是顿河流域的一座城市。这年6月,由于牛奶、肉类等食品价格上涨,加之工人工资下降,当地发生了数千人参与的工人罢工和群体骚乱事件。最终,苏联政府调动了内务部军队,把骚乱镇压了下去。

事件很严重,但也不算特别严重。几千人的规模,而且不是在核心城市,有伤亡,但也不太多。可是,事件中的一幕,让苏联领导人非常紧张。他们受到了极大刺激。

骚乱初期,当局就调动军队弹压,但军队到场后,发生了惊人的一幕:

新切尔卡斯克卫戍部队的第一批军队抵达卫生局附近的广场。他们没有携带武器。快到广场时,士兵的队列一瞬间被大批民众所湮没。罢工者和士兵彼此友好,相互拥抱、亲吻。是的,是的,就是亲吻。军官们费力地让士兵与民众分离开来,整队集合,带着他们离开了罢工者。

正因为初期调动的军队不听命令,后来苏联政府不得不调动内务部军队到场,才把罢工和骚乱镇压下去。

罢工者和士兵相互友好,这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熟悉苏联历史的人都会意识到其中的“可怕性”。对苏联领导人来说,这一幕太熟悉太可怕了!当年十月革命可就是这么闹起来的啊。

十月革命中,列宁写过著名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工人罢工、士兵和工农一起反政府,这就是十月革命一举胜利的关键啊。可现在,这一幕居然发生在无产阶级国家苏联……

所以,新切尔卡斯克事件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却在苏联领导人心中留下了长长的阴影。国内再次发生“十月革命”,成为苏联领导人的梦魇。从那以后,食品价格上涨,在苏联成为谁也不敢触及的政策禁区。无论供应多么紧张,可以采用票证制、排大队、按级别分配等各种办法,但就是绝不能涨价。

于是,购物排大队就成了苏联制度失败的典型表现,天天提醒着人们苏联农业及整个体制的窘迫和无奈。

新切尔卡斯克事件更大的背景和影响在于:这次事件表明,进入1960年代以后,苏联革命时期的意识形态优势,和由此给国家带来的凝聚力,如果不是荡然无存的话,也已经非常薄弱了。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社会意志力已经没有了。国家和人民之间几乎只剩下利益交换的关系。

02

如果没有后来中国的伟大复兴和惊人成就,苏联1960年代以来的窘迫和僵化将只能证明一件事——违反经济规律的追赶战略是注定失败的。动用国家力量从农村农民汲取资源,发展工业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但是,中国这个无法忽视的巨大存在,分明证明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建国后实行的都是追赶战略,也就是在农业国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力量集中国内资源,强行推进工业化,追赶先进工业化国家。

这种追赶战略有两个核心特征:一、为了发展工业化,国家要从农村农民那里汲取大量资源,投向城市和工厂——对于农业国家来说,这是他们仅有的可用资源。二、不能按照经济规律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做起,而要违反经济规律,不顾利润和经济效益,从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做起。

可想而知,追赶战略之下,农村农民的日子很不好过。在这方面,中苏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农民都为了国家的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而且,在很长时间里,农业都是中苏两国的薄弱部门。

但是,在经过几十年以后回头去看,中苏两国后来的发展却大不相同。

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跃升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很多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强劲的竞争力。苏联的工业化,虽然一度成就斐然,但没能坚持到底,中道崩殂,不但苏联解体,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国土的俄罗斯,还出现了严重的去工业化。

很有讽刺性的,现在的俄罗斯,总算把苏联时期始终没能解决的农业问题解决了,恢复了沙俄时期农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但工业却也跟着“沙俄化”了。除了少数军工产品以外,俄罗斯的工业产品乏善可陈。

同为追赶战略,为什么中苏两国却一成一败呢?

03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不可能在一篇短文中说清楚。这里,只是很概括地提出一些初步的观点。

首先,是中苏两国领导人治国能力的差异。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中央-地方关系问题。

中国很早就是个地域辽阔的大国。中央-地方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必须思考的大问题之一。虽然没有“锦囊妙计”式普遍适用的办法,但至少在领导人头脑中,中央-地方关系是个需要高度关注的大问题。既不能一味地中央集权,也不能放任地方势力做大,造成强枝弱干的危险局面。在二者之间,需要时时保持平衡。

建国以后不久,1956年,毛泽东就写了《论十大关系》,“十大”之一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所以,虽然建国以后中国实行苏式计划经济,但毛泽东一直强调不能忽视地方上的积极性,中央要分权给地方。

这样做的结果是,中国在追赶战略之下,虽然农村压力很大,但各省都有种种自我调节的余地,尤其是在大跃进以后,各省的自主权其实不小,能够根据本地情况找到各种变通办法。

这也是后来改革开放一经启动,各省纷纷大干快上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很多重要政策,都是地方上已经行之有效,经中央认可以后推行全国而成。如果没有地方的自主权和积极性,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反观苏联,刚刚成为大国不久,对中央-地方关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当确定了追赶战略以后,就一味地强调中央集权,所有事权都收归莫斯科。苏联的体制,在“计划性”上确实比中国严格得多。

不过,这样一来,一方面地方的积极性全无,万事都等莫斯科的指示和计划。另一方面,各地也无从“试错”出行而有效的改革办法,大家都跟着莫斯科把一条道走到黑。

追赶战略之下,国内各方面的压力必然很大。这时候,一方面要强调“全国一盘棋”“要有大局观”,但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也必须保持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追赶战略带来的压力,就会形成体制的巨大僵化力,让任何改革和改进成为不可能。

中央-地方关系只是一个例子。在很多方面,苏联领导人都表现出治国能力的不足。毕竟,他们成为一个大国的时间还很短,很多大国必须具备的政治智慧,他们还没来得及积累。而中国,则对这些问题已经苦苦思索、试错上千年了。上千年的修行,可不是读了几本书闹一两次革命就能赶上的。

其次,两国的基础不同。这一点在农业上体现尤为明显。

中国有漫长的农耕史,国内有好几亿农民,其中大部分是小农和自耕农。这些农民,既有丰富的耕作技巧,也吃苦耐劳,勤劳肯干。

而苏联继承的则是沙俄的农奴制。19世纪中后期,沙俄的农奴制才废除。到十月革命,才过去一两代人。很多俄国农民头脑中,还有深厚的农奴制生产的记忆和习惯。

于是,当苏联建立起集体农庄,农民吃上了大锅饭以后,很快就恢复了农奴的生产习惯——没有压力就尽量偷懒。在建国初期和卫国战争期间,国家具有比农奴主更强大的约束力,农民们还能保持基本的劳动热情。到了二战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衰弱,苏联已经不可能再对农民施加巨大压力了。加之大量农民进入城市,苏联农业也就陷入了无法摆脱的颓势。

中国的人民公社之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是个大问题。但中国毕竟很早就没有农奴了。小农和自耕农的观念意识,还比较多,远远没有消失。而且,农民一直在寻求、摸索恢复小农自耕农状态的方式。

事实上,从1960年代开始,很多地方就有包产到户的尝试——苏联农民就没有这种意识。当包产到户终于在政策上有了突破以后,中国农民恢复了小农和自耕农的状态,中国农业也就迅速恢复起来。而农业的成功发展,为中国后来的改革深入奠定了基础,让中国避免了苏联农业那种难解的困局。

当然,小农和自耕农今后也还有一个向大农业发展的过程,但那是后话了。

再有就是国运的因素。

这个国运就是,苏联已经搞了七十年,老一辈的革命领导人都已去世。不但领导人,老百姓也都是出生在苏联时期,对市场经济、商品经济都很陌生,甚至毫无概念。而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还不算长,老一辈领导人和老百姓都还在,民间对市场经济不陌生。一旦政策放开,大家重拾手艺,并不难。

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是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率先启动的。这两个三角洲的特点就是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发展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两个三角洲的人对市场交易、商品化生产不但不陌生,反而很熟悉。

果然,在中国东北等计划经济色彩强烈的地方,改革开放的步骤也慢一些。这些地方的人,对市场经济比较陌生,他们更熟悉的是追赶战略之下的大工业和计划调配。

苏联,就相当于全国都是中国东北那种状态,上上下下,对市场经济都很陌生,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观念和习惯。所以,苏联的转轨就很慢很困难,加之前面所说的中央-地方关系失调等原因,当政治发生剧变,莫斯科不发号施令以后,全国就陷入瘫痪之中,各地既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大家几乎是束手无策地看着国家解体、生产停滞,直至经济大倒退。

04

总结来说就是,中国的复兴和成就证明,追赶战略是后发国家行之有效的发展路线,但这种战略必然给国家和民众造成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领导人治理国家的能力,对国家原有的历史传统和基础,包括对国运,都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说,追赶战略是一种险中求胜之法。只有底蕴深厚、精神力意志力深厚、政治智慧充足的国家和人民才有望取得成功。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中国的伟大复兴,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本国历史传统、马列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这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

苏联在历史传统和市场经济体制上都有严重的缺陷,对马列主义的运用,也有很大不足,所以,他们的追赶战略,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终究还是失败了。

我国则把这三种伟大的思想资源融为一体,造就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壮观的发展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成功经验,是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