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洪师教我学推手之三 —— 《推手歌》答疑解惑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编者按:本文摘录自蒋家骏先生的原著《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三日】有关推手的问题,尤其是“推手歌”,各家解释不同;心中总有一些疑问,遂启程去济南,求师教诲。
十三日早上赶到济南,到洪师家已近十点。谈了些家常之后,就言归到推手的问题,答问如下:
问:老师所传授推手的各种着法,习练之后,在实践中,自能运用裕如。但是对“推手歌”的体会却不够深刻,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太极拳的理法,很有必要弄懂此歌诀的要义,我想请老师能逐句加以解释。
例如第一句:“掤、捋、挤、按须认真”。手有八法,为何单单提出掤、捋、挤、按,难道採、挒、肘、靠四法就不重要吗?请老师解惑。
洪公答:这一句先说出推手的四个手法掤、捋、挤、按,必须要认真地学习实践,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连贯与变化。至于为什么只说掤、捋、挤、按,而不言採、挒、肘、靠?我认为掤、捋、挤、按是太极拳手部运用的常法,认真的学习研究并且弄明白这四个手法之后,对于採、挒、肘、靠四法,在因敌变化中略加变化,便自然会应用。
歌诀中提出“认真”二字,是有深刻意义的,它并不是要求学者认真的一心求胜,将对方打败,而是要求学者细心掌握掤、捋、挤、按的运用规矩;所谓“规矩”,也就是这四法的作用、变化、手脚的配合、时间距离的分毫不差;并且要求通过实践,体会出胜是怎样胜的?败是怎样败的?找出原因后,才能在纠正中取得进步。
问:第二句:“上下相随人难进”。怎样才能达到“人难进”的技击效果?
洪公答:太极拳是整体运动,如同一部精密的仪器,各个转动的部件一动无有不动。前一句只讲明上盘的四个手法,但上盘还有顶部的虚灵顶劲,眼法的左顾有盼,胸部的立体螺旋转动等;下盘固然包含步法的进退变化,但更重要的是裆劲的松沉、膝部的提落、脚尖的摆扣等等。不但要求手脚上下相随,若不强调中间腰部的左右旋转,还是僵死不灵的。所以“相随”二字是指周身而言的,只有掌握了身躯上、中、下的协调配合,才能人难近身。
问:“任他巨力来打我”,这一句主要是讲化解的方法吗?
洪公答:掌握了上下相随的功夫,对巨力的来攻,才能有效的化解。就像万象轮一样,不论你如何用力,它都能很自然的在各个方向转动,化解来力。
问:“牵动四两拨千斤”,是不是主要强调“牵动”?
洪公答:牵动是适时、顺势而言的,就是用四两的小力来牵动千斤的大力,是巧于用力的一种方法。话虽如此说,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牵动呢?牵动对方什么部位?又怎么个拨法?拨对方何处?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要点。根据陈发科先生的传授,并根据亲身的实践,我体会到,所谓“牵动”,是指要牵动对方的重心;重心一旦失去平衡,就很容易用四两的小力,来拨动对方的身体,而使之倾倒。
牵动的方法,以步法为主。陈鑫先生说:“手到腿不到,发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发人如薅草。”武禹襄的《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也说:“如同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力,斯其根自断。”这些话都是牵动对方的方法,可惜都不够详尽明确,没有落实到牵动的具体方法。我认为,进攻时腿要比手先到,但到达什么部位,则应该特别注意。陈式太极拳的进腿,分衬套二法,不论是衬是套,都要求紧帖对方前腿,这就如同将重物掀起时,必先用杠子或手插进被掀起物体的下边,然后才能改变它的重心而掀起来。“加以挫之力”就是向不同方向的“拨”法。所以“牵动”应该从步法上下功夫,先产生牵动重心的效果,然后再加上手的拨法,来配合步法。拨的方向要视其步法而定,应向其后外方拨动,但注意拨的方向要对准对方的中心线。例如对方左步在前,则向左后外方拨;右步在前,则向右后外方拨。还应注意,是因为对方用巨力来打,我才用此方法来牵动;并非对方不动,而我硬用手去勉强牵动,因为太极拳是采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彼不动,我亦不动”的战术。
问:“引进落空合即出”中,怎样去引?又怎样才能达到“合”的效果?
洪公答:这句是从前句“任他巨力来打我”延续而来的,由于对方用巨力来打我,我就随势引进。引进的方向还须以来劲的方向为准,他偏向我右方,我便向右方引进;他偏向我左方,我便向左方引进。来劲偏高则用採法;来劲偏低则用挒法;来劲偏中间则用捋法。但是怎样使之落空,却需适当地运用缠法自转的顺逆来配合公转的大小。
“合即出”的“合”,是指双方的着力点碰到一起,所以叫作“合”。力点和力点碰在一起,岂不成了顶劲?我认为,对方直来攻我,我向左或右拨转来力,使之落空而去,这是我用旋转的点接触来力直进的点,是不会出现顶劲的。
问:“粘黏连随不丢顶”初读易懂,但其用意之深,方法之妙,还请老师给予详解。洪公答:这句话讲的是推手的方法和用劲的原则,是太极拳达到最高境界的对敌方法,也是太极拳的战术。“粘黏”是比喻劲好似胶漆那样,只要双方一接触上,就让对方无法脱身。“粘黏”是形容劲的性质的形容词,“连随”是动作的方法。为了粘,便须用随的方法。为了粘的黏,便须用连的方法。陈鑫先生用“螺丝钉拧到木器上,无法硬拔出来”作比喻,最能表明缠法的粘黏形象;不能硬拔出来,说明“不丢”,螺旋前进,说明“不顶”。所以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精髓,它不但要求部分肢体有这种劲,周身上下都要练出这种劲来,并适当的掌握,运用于任何着法。不习陈式太极拳者,不懂缠法是可以理解的,习陈式太极拳多年,甚至数十年者,也往往误解为,缠丝劲就必须要缠绕对方,甚至说,“缠丝劲不过是个形容词”,我真为陈式太极拳的前途担忧。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