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从考古看中国科举
江南贡院
日前,一套清代同治年间科举考生用来作弊的工具书——“小抄”,被山东淄博的一位收藏爱好者偶然获得。这本书名为《片玉四书备旨》,分上下两册,线装,长8.5厘米,宽7.5厘米,考试时可将其藏于怀中或袖中。此书采用了木雕技术,印制于1871年,共245页,约25万字,包含了四书五经的全部内容。
无论古今,考试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每年高考之前,老师们都会反复提醒考生,在赴考时记得带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等。古装剧的赶考桥段里,我们也经常看到考生们一人提着一只篮子进考场的情节。
现代的考试,考生只需要携带文具和相关证件就能轻装上阵。那么,你有没有好奇过,古代科举考生的神奇篮子里,究竟装了些什么呢?
文具类
科举考试考的是写文章。笔、墨、砚、镇纸、水注等,自然要准备充足。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随便就能带进考场的。为了防止考生夹带作弊,雍正、乾隆年间,朝廷曾对考试所用的文具规格作出规定:砚台不许过厚、水注必须为瓷质、毛笔的笔管必须镂空。用各种办法防止考生把小抄藏在文具里。
还有一样东西,虽然不与写字直接相关,但也是每位考生必须携带的,那就是卷袋。光绪甲辰科(1904年)探花商衍鎏曾经回忆自己参加科举考试时的情景:“往派卷的地方领写有自己名字的卷,胸前挂一油布卷袋,卷袋正中在场外贴写好自己的名字,即将考卷平放袋内,以防折叠与污损。卷面印有座位的字号,有堂号,有东西考棚号,按照找得的座位,放好笔墨。”
考生在交卷时,也要把自己的卷子用绳系好,装入卷袋交卷。很多考生喜欢用红色的绳子来系卷子,为自己增加一份信心。更有迷信的考生,会根据绳结的形状来占卜自己的考试结果。
起居类
科举考试的乡试(秀才考举人),每三年一次,每次乡试分为三场,每场三日。会试(举人考贡士)的模式与乡试基本相同,也是分为三场,每场三日。但这个“每场三日”的含义,与现代高考考试三天可大不相同。
现代的高考,考完第一科语文,可以出考场回去休息,下午再考数学。古代的科举,则是结结实实地把你关在考场三天两夜,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考场里。因此,携带一些生活起居用品到考场,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考场生活用品有卷布、油布门帘、号顶、蜡烛和烛台、小凳、搁脚板、枕头、面盆、衣竿、竹钉、锤子、水筒、小炉子等。
蜡烛、烛台好理解,毕竟自古以来就是熬夜写文效率最高;小凳、搁脚板、枕头、面盆也好理解,时不时换个姿势答题,小睡放松一会儿,有助于考出好成绩;衣竿、竹钉、锤子是挂衣挂物用的,竹钉相当于小挂钩,需要用小锤钉在墙上;水筒用来汲水,小炉子用来烧水,洗漱、烹茶都要用到。
那么剩下的卷布、油布门帘、号顶是做什么的呢?
清代曾有文人写关于考试用品的咏物诗。其中,《卷布》诗有“逢餐小叠如藏拙,下笔先开预效勤”的句子,也就是说,卷布既可以充当答卷子书写时的毡布,在考场里吃东西时又可作为桌布。而油布门帘则是挡在号舍门口防风的,有“油渍为防秋雨骤,布粗难禁晓风尖”的诗句。号顶,则是罩在号舍顶上的布,和油布门帘性质相同,也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老一辈人讲,要中一个举是很不容易的,进去考的时候,祖宗三代都跟了进去,站在龙门老等,帮着你扛考篮。不然,那一百多斤的东西,怎么拿得动呢?
饮食类
忍饥挨饿答题三天是不可能的,因此每位科举考生都会携带一些食品进考场,在考试时充饥。家境好一些的,可以携带包子、细点心、小菜,乃至烧鸡、板鸭、火腿等肉食,保证自己在考场内吃得好。经济条件不那么好的考生,只能自己携带干粮,或者米、面、油、盐、酱、醋等,再带上小炉子,在考场里自己动手做饭。
还是出于防止作弊的目的,考生携带的所有食物,在进入考场时都必须经过仔细检查。检查的方法也简单粗暴:馒头、包子之类的,掰开;烧鸡、板鸭等熟食,切块。确保任何食物里都不会藏有小抄。
有的考生为了减轻考篮重量,会穿一种特殊的“行衣”,上面有非常多的口袋,这个口袋里装根笔,那个口袋里装块墨。穿上行衣,虽然形象差了点,但放在考篮里的东西少了,拎起来省劲儿。还有人对考篮做出改造,在篮子下面装上四个轮子,用绳子牵着走,就像现代的拉杆箱一样,极大地提升了考篮的便携性。
现代的高考,流程与古代科举有很大不同,每一门科目的考试不过花费两三个小时,考生随身携带的物品大大减少,从一个角度来讲,也有助于考生调整心态,轻松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