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是太阳70万倍的巨型黑子!430光年外,让参宿四变暗35%

直径超过10亿公里,体内可以放下十几亿个太阳的巨大恒星,突然自己变暗了,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在距离我们430光年的位置上,这样诡异的事件就这么上演了。

(图片说明:参宿四假想图)

参宿四是一颗红超巨星,直径是太阳的1180倍,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的位置上,连火星轨道都会被它吞噬。它和我们的距离也不是很遥远,430光年和银河系10万光年的直径相比也微不足道。正因如此,参宿四也成为了夜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

就是这颗明亮的恒星,竟然变暗了。

从2019年9月开始,科学家发现,这颗巨大的恒星竟然自己变暗了。一直到了2020年2月,它的亮度竟然降低了35%!宇宙中的恒星有亮度的脉动原本是正常的,但参宿四的变化幅度、速度以及突发性,都表明这绝不是正常的脉动,这就是著名的参宿四大变暗事件。更神奇的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它的亮度又逐渐恢复正常,就好像从没有变暗过一样。

(图片说明:夜空中的参宿四)

亮度的剧变本来就引人关注,而参宿四的身份又更加让科学家重视。它是一颗已经进入到演化末期的恒星,即将耗尽体内所有的燃料,并爆发为超新星。届时,远在数百光年外的参宿四将会像满月一样明亮,绝对是千年一遇的宇宙奇观。

然而,这种天象本来就罕见,又没有完整的理论,所以科学家也不知道上演之前有什么征兆。所以他们也一度怀疑:参宿四的亮度骤变,会不会是超新星爆发的前兆呢?

大家也很期待这个天象能够上演,毕竟它太壮观了。可惜的是,这种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过大量的研究,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或许只是参宿四的一次少见而又普通的天象罢了。

(图片说明:超新星爆发假想图)

8月5日,《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领导的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他们指出:参宿四的变暗,其实是来自于和太阳类似的一种活动,那就是黑子。有所不同的是,参宿四的这个黑子,真的很大。

参宿四不仅在可见光波段非常突出,在近红外波段尤其明亮。因此,我国科学家决定从近红外波段对它进行观测和分析。他们利用了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的观测设备,在2020年1月31日,3月19日,4月4日和4月6日进行了4次观测,获取了参宿四在大变暗事件期间的高分辨率近红外光谱。

(图片说明:甚大望远镜拍摄的参宿四图像)

与此同时,他们还分析了参宿四在大变暗事件期间的温度变化,这让他们取得了新的发现。像氧化钛和一些氰化物这样的物质,通常更容易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形成,它们的出现给我国科学家讲述了参宿四的秘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后索菲娅·阿列克谢娃是本次研究的第一作者,她向我们介绍说:“一颗恒星的温度越低,这样的分子就越容易形成并存留在其大气中,并且分子谱线在光谱中也更明显。而在高温的大气中,这些分子就很容易分解,不复存在。”

通过对温度的分析,他们取得了新的发现。

(图片说明:我国科学家猜想参宿四表明出现了巨型黑子)

在2020年1月31日的那次观测中,参宿四的亮度基本处于最低值,这时它的有效温度也非常低,大约只有3476K。当它的亮度逐渐恢复正常时,其有效温度也随之上升,来到了3646K,中间差了170K。

根据阿列克谢娃的说法,这样的变化幅度,已经足以解释参宿四的变暗了。

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太阳身上,就经常会出现一块非常暗的区域,那就是太阳黑子。实际上,黑子并不是真的黑,而是温度比周围低,在对比之下才显得有些暗。所以,参宿四既有温度的降低,又有亮度的变化,说明这极有可能是来自于黑子活动。当然了,要造成这样的亮度变化,这个黑子本身也小不了。

(图片说明:参宿四表面黑子假想图)

研究人员推测,参宿四可能一共出现了两个巨型黑子,其面积占到了恒星表面的50%。考虑到参宿四的半径进行计算,其黑子的面积相当于太阳的70万倍!

如此巨大的黑子,怪不得能够让参宿四变得如此昏暗!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目前也不能说给大变暗事件下了定论,还有其他科学家的其他理论也尝试解释这一现象。比如6月的时候,欧洲科学家发布了他们利用甚大望远镜观测的结果,指出:参宿四的变暗来自于它自己抛射出来的物质所遮挡的结果。

(图片说明:参宿四被星尘遮挡的模拟动画)

关于这一点,也有科学家提出反对意见。在我国科学家的这篇论文中,也阐述了这个道理:这种尘埃的遮挡只会降低一部分电磁波的亮度,对于波长比较长的波段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而观测结果表明,它在亚毫米波段也有20%的亮度下降,这说明除了星尘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因素,那就有可能是巨型黑子了。

总之,关于参宿四的变暗,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的解释,但似乎不太可能来自于即将爆发的缘故。虽说它在10万年内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但短期来看,是无法上演了。至于能不能活到10万年去看这场奇观,就看大家的本事了……

(图片说明:参宿四)

(注:对于本文的参宿四距离数据,我本人是有些困惑的。目前参宿四的一些参数的确有些争议,但它的半径通常是利用角直径和距离数据经过三角函数计算的。角直径的数据是确定的,讨论的焦点就在于距离。但是,不论距离怎样变化,通过数学上的相似三角形我们知道,距离和半径的比例应该是基本固定的,但本文中引用的数据和以往的比例都不相同。按照目前流行的比例和本文中的直径数据,距离应该是730光年比较合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