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花馔:世俗与风雅在两宋美食文化中的结合

南宋淳熙年间的一天,皇宫中的集英殿相当忙碌,一道道美食被相继呈上来,原来此处正在宴请金国来的使臣。这场被陆游记入《老学庵笔记》的国宴,前后一共上了九盏大菜,其中第七盏是一道“柰花索粉”,“柰花”就是我们今天的茉莉花,用花卉来做成美食,在我国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花馔”,那宋朝时仅仅是皇宫里才会做花馔吗?

并不是,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临安城普通市民的很多花馔饮食,有“菊糕”、“蓼花果子”、“芙蓉饼”、“金花饼”、“梅花酒”、“紫苏饮”等许多种,既有吃的也有喝的,可见花馔在宋朝已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

其实中国人以花入食的传统自古有之,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面就有对许多花卉药用价值的研究,早期古人们是将花当作药材食用的,直到宋朝,花馔才普及开来,作为日常饮食出现在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的生活中。

那为什么一直到宋朝,花馔才在士民日常饮食中流行开来呢?宋朝人是如何将以花为美食坚决实施到日常的吃吃喝喝里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宋朝花馔,这一世俗与风雅并行的饮食文化!

南宋 李嵩《花篮图》系列之 夏花篮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为什么“花馔”兴盛流行于宋朝?

1、宋朝社会繁荣 士民有尚食之风

所谓“尚食之风”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吃货很多,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准,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曾评价:“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社会。”

而民以食为天,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就体现在吃上,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说当时的饮食是“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瞧瞧这口气,孟元老自豪地认为没有宋朝人不会吃、不能吃的美食。

不仅是自己家里伙食好,宋朝的酒楼餐馆也是相当的多,相比于唐朝一到晚上就宵禁,大家只能待在家里,宋代取消了宵禁制度,大大小小的饮食场所都营业到深夜,街上挑着担子卖小吃和甜品的也比比皆是,每到夜晚城市里那是灯火辉煌。

可见宋人因为生活的安逸,饮食方面的需求和供应都很旺盛,吃的选择多了起来,自然分类也越来越精细,商家们都挖空心思打造能吸引客人的美食,花馔色香味俱全,自然不能被错过。

现代画家张孝友 根据史书复原的北宋夜晚的盛况《矾楼夜市》

2.宋人喜欢素食为花馔的兴盛提供了良机

我们看古代电视剧时有时会看到里面提及素食,其实至少在唐代及以前,我国的史料中很少见到以素食为美味的描述,唐代及以前虽然有素食,但并不成体系,主流社会也并不认为素食是美食。

到了宋朝,素食流行开来,北宋的《东京梦华录》与南宋的《都城胜记》都记载了两宋都城里有很多专业的素食店,还有文人编纂素食食谱,如林洪的《山家清供》,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而花馔作为素食家族的重要成员自然也就得到了大力发展。

不仅我们熟知的僧侣有食素习惯,士大夫阶层也提倡偶尔的素食,认为食素可以修身养性。宋人王禹偁的《甘菊冷淘》一诗就写他厌弃了肉食,于是以菊花煮面的情形,所以不少花馔是以素食为出发点发明的。《山家清供》就记载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很喜欢素食,经常以牡丹、梅花入馔:

宪圣喜清俭,不嗜杀。每令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瓣和之。或用微面裹,炸之以酥。又,时收杨花为鞋、袜、褥之用。性恭俭,每至治生菜,必于梅下取落花以杂之,其香犹可知也。

所以在宋朝,从皇室贵族到文人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喜欢素食的,随着素食文化的盛行,花馔自然也是水涨船高,随着素食的流行广泛传播开来。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就有素食店铺

3.花馔被宋朝文人视为雅事

历代文人的诗词里从来不乏赞美花的美句,很多花卉本来在传统文化里就被人格化了,比如莲花因周敦颐的《爱莲说》成了高洁君子的象征、菊花因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而成了隐逸之风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则象征着不畏苦难等等,所以花馔也代表了文人对高洁隐逸人品的向往。

另外,瓶花(即我们现代的插花艺术)在宋代被文人尊为与点茶、焚香、挂画并列的四般雅事之一,所以“花”在宋代本来也是雅事的代表,花馔自然也被认为是雅事。《杨万里集笺校》中记录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次以花入食的经历:

“去年正月,予既得麾临漳,朝士饯予高会于西湖上刘寺。满谷皆梅花,一望无际。绝顶有亭,牓曰锦屏。予独倚一株老梅,摘花嚼之……笑谓予曰:‘韵胜如许,谓非谪仙可乎?'”

杨万里与朋友游玩西湖,随手从一株老梅树上摘了一朵梅花嚼了嚼,他的朋友看到后竟笑着说他摘花而食,风度简直堪比神仙啊!杨万里也是很是自得,特意将此事记录下来,后来还发明了一道蜜渍梅花,并且写了一首《蜜渍梅花》:“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

林洪将这道蜜渍梅花收录在《山家清供》的食单里,并赞叹“较之扫雪烹茶,风味不相上下”,扫雪烹茶在古代文人眼里是极风雅之事,但林洪认为食梅花之风雅可并不比扫雪烹茶少。

花馔既能满足宋朝人对美食的世俗向往,又能满足文人们对风雅的审美期待,又好吃又好看,所以才能流行普及开来。

宋人都有哪些有意思的花馔分类?

那么宋人到底是怎么把以花为食彻底实施到生活中去的呢?他们主要是从下面这三大类着手的:用花来做主食和菜肴、用花来泡茶、用花来酿酒,吃吃喝喝都有了,可谓是全方面覆盖。

1.以花来做主食、糕点和菜肴

宋人的笔记中,有不少以花作食材的例子,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收录了宋代文人心中美味与风雅共存的一百来道美食,其中有十二道美食是以花入馔,用到了八种鲜花:松花、栀子花、梅花、菊花、酴醾花、芙蓉花、桂花、牡丹花,大致可分为饭粥、糕点和菜肴:

先来看看以花入主食:鲜花既可以煮饭也可以与粥同煮,宋朝非常流行一种用菊花煮的米饭,叫金饭,是将黄色的菊花放入甘草汤中加盐焯过,放入米饭中同煮,煮出来的米饭金灿灿的,好看也好吃。

另外宋人还特别喜欢以花入粥,认为这样有养生之效,常见的有酴醾粥、梅花粥,是将酴醾花或梅花的花瓣放入沸腾的粥中同煮,宋人的诗词中有不少关于这两种粥的描写,杨万里的诗《落梅有叹》中“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说的就是梅花粥。

再看看各种花做的糕点:至于用花来做糕点,我们就熟悉多了,因为现代我们也还有这样的点心。宋代已经有了面粉发酵技术,所以面食种类很丰富,宋人将花与面粉混合后,制作出来各种面食糕点,如莲花糕、梅花糕、玫瑰花糕、松黄饼等等,最有名的是“广寒糕”,是用桂花做成的,不仅好吃还有“蟾宫折桂”的寓意,所以很多文人士子会相互馈赠广寒糕,祝福对方能够考出好成绩,金榜题名。

还有以花做菜肴的:我们开头提到国宴中的那道“柰花索粉”就是用茉莉花和粉条一起做的菜,《山家清供》里还提到用鲜嫩的菊花苗加山药粉油煎的,还有将栀子花焯过后沾面粉油煎等等,做法都不太复杂,吃法倒是我们今日不常见的。

2.以花入茶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出自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宋人将花与茶这两件雅事结合起来,就成了花茶。

我们今天的花茶是以绿茶或乌龙茶为底料,用茉莉、玫瑰等香花焙制而成的花薰茶,最后的成品茶中没有花,只留花的香气。但宋朝的花茶与现代有所不同,宋代史料上还没有明确的花薰茶记载,宋人一般有两种花茶喝法:一是以花取代茶叶直接进行冲泡;二是在点茶的过程中将香花直接加入茶中调味。

林洪的《山家清供》里就记载了一道“汤绽梅”,是第一种将花取代茶叶直接冲泡的饮法:

“十月后,用竹刀取欲开梅蕊,上下蘸以蜡,投蜜缶中。夏月,以热汤就盏泡之,花即绽,澄香可爱也。”

将冬天含苞待放的梅花放入蜂蜜中,等到来年夏天取出,用热水冲泡,结果本来是花苞形状的梅花就在茶盏中盛开了,满足了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如何能不令人喜爱呢。

另一种将花放入茶中增香调味的饮法是这样的:在点茶的过程中,宋人一般是先将团茶碾成粉末再用开水点冲,如果要加入香花,就在点茶之前将花也碾成细末,与茶末一同加入茶盏之中,再注水点茶,这样做能够以花香来提升茶的香气。

在宋人的观念里,花茶不仅喝起来香气袭人,冲泡后又姿态美好令人赏心悦目,另外还有养生的功效,也是集世俗实用与风雅审美于一体的好饮品。

3.以花酿酒

花还可以入酒,而且花酒的出现时间要比花茶还要早,先秦时期就有桂花酒了,屈原《楚辞》里的“奠桂酒系椒浆”和“援北斗兮酌桂浆”都是指桂花酒。

宋朝的花酒酿造,继承了古法的同时又有创新,主要有两种制作方式:一是将花朵直接浸泡于酒中;二是以花为原料直接发酵酿酒。

北宋人朱肱,将自己丰富的酿酒经验写成了一本《北山酒经》,共记载了宋朝的十三种酿酒法,其中就有两种花酒的酿法,分别是酴醾酒和菊花酒。

酴醾酒是《北山酒经》中做法最简单的酒,酴醾本名荼蘼,开花时特别香,颜色又鲜艳,选取七分开的酴醾花,用开水焯一下浸入酒中一夜就能使花香和花色都浸入到酒中,为美酒增加香味和颜色,一般浸泡法做的花酒都是类似的方法。

宋朝词人黄庭坚《观王主簿家酴醾》中的“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赞美的就是酴醾酒,看来他喝了酴醾酒之后一定是美美地睡了一觉,才有如此感慨。

菊花酒酿法则不同,用的是第二种发酵酿酒法,将菊花直接和粮食混合发酵而成的,宋代酿菊花酒比前朝先进的地方在于,宋人已经会采用人工蒸馏来缩短酒的发酵时间。《神农本草经》中,菊花被认为“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所以菊花酒在古代一直很受欢迎。

只要是可以拿来酿酒的花卉,宋人都是以这两种方法分别酿的,用花酿了酒,喝了酒再写诗词纪念,证据就这么被诗人们流传下来了。

宋 朱肱 《北山酒经》中的酴醾酒酿法

结语

用美好的花卉,做成美味的菜肴和糕点、泡出香浓的茶、酿成醇厚的酒,宋朝人在满足世俗味蕾享受的同时,又用花的美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风雅的诗意。

在宋朝人的日常生活中,世俗与风雅通过花馔美食得到了结合与统一,花馔带给了他们生命的幸福感,这也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一二的。

参考资料:

南宋 林洪 《山家清供》

北宋 朱肱 《北山酒经》

吴洋洋 《宋代士民的“花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