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Philippe Rushton:基因、演化与民族主义的真相 | 政观编译

文献来源:J. Philippe Rushton, “Ethnic Nationalis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Genetic Similarity Theory*,”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Vol. 11, No. 4, 2005, pp. 489-507.

作者简介:J. Philippe Rushton(1943-2012),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和畅销书作者,生前曾任教于西安大略大学,并长期领导致力于优生学的先锋基金会。他是将演化理论和基因生物学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开创性人物,但也因为种族主义倾向而备受批评。

社会科学的缺环

在当代世界中,族群冲突和民族主义愈演愈烈,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科学现象。但社会科学家对此的解释却一直没有什么新意。在现代主义范式的主导下,民族主义总是被视为一种人为的社会建构,因此社会科学家不断地从文化、经济和个体认知的角度寻找变量。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理解为何卢旺达人民会自相残杀,为何印度锡克教徒和穆斯林会水火不容,以及为何白人会对黑人抱有难以抑制的敌意。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对任何现象的充分解释都应当满足通融性(consilience)的要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下位的层级找到上位现象的具体机制。譬如离开了DNA的分子结构,基因生物学就是空中阁楼。又譬如不借助原子物理学就无法真正打开化学现象的黑箱。

对于民族主义现象,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曾尝试沟通历史学范式和心理学范式。"族群-符号论"将民族主义的起源追溯到前现代社会的亲缘联系和信仰体系。在史密斯看来,古老的神话、记忆、符号、语言塑造今天的民族国家认同,最终在特定的时候鼓舞着光荣的烈士为国捐躯。

然而,为什么族群和符号能发挥如此强大且历久弥新的作用?事实上,民族主义现象的下位机制仍然是一个谜团。作者认为,演化理论和基因生物学也许能够补上社会科学的缺环。

演化中的人性

人性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几乎没有社会科学家能说清楚什么是人性。但在演化理论看来,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人性的本质就是追求向后世传播基因,这是人类个体的本能,也是人类群体的终极追求。在《人类的由来》中,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同其他生物一样,追求"普遍的善"(general good),也即更多地养育更好的后代。而所有道德、经济、政治甚至哲学上的追求都服务于这一"普遍的善"。在政治哲学中,功利主义思想家曾写下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样直白的宣言。但达尔文主义则更为直白地点明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人类追求向后世传播基因,因此会本能地致力于保全自己的血亲,同时发展出了互利互惠的社会模式。但这存在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如果人人为己,那么如何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包括最为直接的自我牺牲?事实上,利他行为也广泛地存在于其他生物群体中,这似乎违背了"普遍的善"。

对此,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 Hamilton)等演化生物学者发展出了"广义适合度"理论。他们认为,在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不是所有人类个体能有机会直接向后世传播自己的基因。但相似的基因同样值得他们去保护。举例而言,兄弟姐妹可能共享了50%的基因,他们的后代也许共享了25%的基因。以此类推,天然形成的家庭和族群总是共享着比外人更多的基因。为了保护共享的基因,特定情况下的个体会做出利他行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事实上,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动物的利他行为基本上都是源于基因的相似性。

然而,广义适合度理论能否适用于现代人类群体,特别是民族国家?目前很少有学者这么做,而批评与反对的声音却不绝于耳。譬如有学者强调,现代民族国家并不依赖于血缘上的裙带关系,甚至是为了摆脱裙带关系才生产的。还有学者指出,在民族国家这样庞大复杂的群体中,随机两个成员之间的基因相似性微乎其微,又怎么可能产生如此强大的民族主义情感呢?哪怕是真正的直系亲属,譬如伊丽莎白二世和威廉一世,他们之间的基因相似性也早就被时间冲淡。

对此,作者强调,讨论基因相似性时,重点不是其绝对值大小,而是不同个体间基因距离的相对远近。时至今日,相对于普通民众,伊丽莎白二世和威廉一世仍然是非常相似的。而随机两个英国民众之间的基因距离也很大概率会小于他们和外国人的基因距离。

人类行为的证据

广义适合度真的会主导人类的行为吗?基因相似性真的会导致个体之间的区别对待吗?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证据:

1.择偶与交友。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更喜欢更像自己的人。当然,对相似性的追求在择偶时有一个上限:人类和大多数生物一样都会天然地避免近亲交配。事实上,人类夫妻往往拥有相似的年龄、学历、种族背景以及价值观、态度、人格和认知能力。更为细致的研究则表明,人类在择偶时更加看重能够遗传的特性。譬如夫妻之间腰围的相似性要大于颈围的相似性,因为前者更容易遗传。类似的,人类在交友时也会被基因相似性驱使。

2.兄弟姐妹。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被共同养育,非亲生的兄弟姐妹仍然会表现出非常不同的行为模式。而亲生的兄弟姐妹却倾向于表现一致的行为模式,哪怕他们被分开抚养。事实上,亲生兄弟姐妹各自的配偶和朋友都很相像。此外,在社会行为上,同卵双胞胎的一致性会比异卵双胞胎更高,因为前者共享了更多的基因。

3.血亲逝世。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更像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那么孩子的去世就会令这一方更为悲痛。类似的,同卵双胞胎会比异卵双胞胎更加相亲相爱,对其手足的逝世也会更加悲痛。

民族主义的真相

上述证据主要来自天然形成的小群体,那么基因相似性能否解开民族主义的真相呢?一些学者认为,对于族群和民族国家而言,人类区分彼此的"标记"主要是文化性的而非血缘性的,譬如语言和服饰。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背后的动力仍然来自基因相似性。

既有研究推算,如果同时考虑群体内的基因相似性和群体间的基因距离,那么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大概是0.25。换言之,如果你觉得某人是你的族群同胞,那么他和你的相似性大致与你的表亲相当。当然,这是由人类群体数量决定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群体,那么随机两人的基因相似性无限趋近于0。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人类群体,那么这一数值将会是0.004,相当于1/32个表亲。

人类学家的工作则表明,大量的人类行为仍然被基因相似性所驱使,而文化性的标志只是其中的中介变量。以俄罗斯的乞讨现象为例,俄罗斯人更倾向于向本土乞讨者和东欧同胞施舍,对于吉普赛人则很少报以同情。这在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吉普赛人奇特的服饰、语言或舞蹈仪式,而是因为他们在血缘上没什么联系,或者说基因相似性很低。事实上,很多研究都发现,即使是幼童也能够快速准确地分辨出同胞与外族。而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很快学会了通过性别、年龄、体型和职业来给个体分类。

当然,更为宏观的例证也比比皆是。譬如,虽然犹太人在历史中颠沛流离四散各处,但当代各国的犹太人都拥有很高的基因相似性,这解释了他们极强的群体认同。又譬如印度的种姓制度早已被取消,但不同种姓之间基因距离仍然存在,这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印度政治。再譬如,广义适合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当代的自杀袭击现象。

当然,作为大熔炉的美国也没有在政治上摆脱基因相似性的强大力量。研究表明,人们总是会给更像自己的候选人投票,基因的相似性很可能会压倒所有所谓的价值观。事实上,秉持相似价值观的群体很可能就具有高度的基因相似性。譬如有一种理论认为,强烈反对堕胎的美国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很可能高度共享了古老的盎格鲁-撒克逊基因。

总而言之,人性的本质就是追求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人类在广义适合度的驱使下发展出了利他主义,而极端的民族主义、天然的排外思想甚至恐怖袭击和种族屠杀则是这种利他主义的阴暗面。共享神话、记忆、符号、语言的背后很可能就是共享的基因。而基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是否接受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因此,爱国情感和民族主义并不完全是精英处于自身目的的社会建构。基因相似性很可能就是"族群-符号论"的下位机制。

注:

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编译时对文字内容进行了较大删改,如有兴趣请自行查阅原文。

编译:陆屹洲  审校:杨端程  编辑:郭静远

【政文观止Poliview】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在看政观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