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他是国语时代曲的纯正传人,你同意吗?

揭晓今天故事的主角之前,还是先听我讲一段音乐上历史故事吧:

上世纪二十年代,被英国EMI唱片收购的法国Pathe-Marcon公司,在上海衡山路设立了分公司(EMI旧址现为中唱上海公司)。这家公司很快有了一个中文名字——百代唱片,也就是法语“Pathe”的音译。这就是为什么音译、意译都不沾边(“EMI”是“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的缩写),而EMI的中文名却叫“百代”的原因。

如今都2021年了,距离百代唱片设立上海分公司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本世纪的二十年代,百代却没有像它的名字一样流传“百代”——2011~2013年,百代(EMI)唱片的录音版权、音乐发行业务,被另外三家唱片业巨头环球、华纳和索尼“瓜分”。至此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变成了三大。
百代唱片作为最早进驻华人世界的唱片公司,虽没能笑到最后,但是却见证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文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上世纪3、40年代,百代唱片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引领了中文流行音乐的第一代来自上海的“潮流”。上世纪五十年,百代唱片由上海迁至香港。很多旗下艺人也跟公司一起去了香港,也顺便把上海的“国语时代曲”唱到了香港。张露,是旧上海众多当红歌星之一,她最有名的一首歌叫《给我一个吻》

▲旧上海时期的百代群星

张露到了香港之后,开始受到各大夜总会的青睐,接到的演出邀请也从未间断。1957年,张露在新加坡的一次演出中,认识了西班牙裔的菲律宾乐师Ollie Delfino,不久后两人便结婚,婚后育有两子。张露的两个儿子继承了父母在音乐上的天赋,后来都成为了职业歌手。张露的次子Alex,在1985年参加了TVB和华星唱片联合举办的“华星新秀歌唱大赛”,一举夺冠,成为华星唱片旗下的歌手。Alex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就是杜德伟

▲杜德伟的首张同名专辑,香港华星唱片发行……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你会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没错,标题说到的“国语时代曲”的纯正传人,正是杜德伟。杜德伟的第一张专辑发行时,被香港的媒体成为“Yellow Soul”,改编自欧美歌曲的Funk/Soul/R&B占据了他80年代专辑主要的篇幅。虽说杜德伟是昔日百代巨星的儿子,却从未和港台两地的百代唱片有过交集。不过香港百代倒是捧出了一位和杜德伟一样能唱能跳的歌手,你还记得他的名字吗?我在和朋友交流音乐的时候,常常拿他和杜德伟比较:如果杜德伟没碰到小虫,很可能就成为另一个他了。

讲到这里,顺便再多说两句菲律宾乐师对香港流行音乐的影响。上文提到的“国语时代曲”,可以算作香港流行音乐的起源之一(原来香港人最早是唱国语歌的?),与国语时代曲一起在香港扎根的,还有大量菲律宾乐师。香港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从事音乐工作,他们也就常驻香港了。所以后来7、80年代的香港乐坛,有许多著名音乐人其实都是菲律宾裔,像奥金宝、卢东尼、杜自持、Roel A Garcia、Joey Villanueva等等,都是菲律宾裔。

90年代,杜德伟开始发行国语专辑。在台湾,他遇到了改变自己星途的贵人小虫,华人世界开始有了像模像样的R&B歌手。好像他的专辑里,几乎看不到时代曲的影子,好在1996年,张艾嘉执导的电影《今天不回家》,请来了杜德伟演唱同名主题曲。不得不说真的找对人了,因为杜德伟的母亲张露也曾演唱过这首《今天不回家》,还灌录了唱片,网上有转录的资料。

杜德伟留在唱片里的“国语时代曲”印记并不多,毕竟他的路子还是偏西化一些。反倒是近些年在综艺节目上,翻唱过母亲原唱的时代曲经典。你要说味儿不对?不好意思,人家是正牌的“传人”。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国语时代曲”、“旧上海歌曲”被标签化,人们一提到这些歌,随即联想到的总是怀旧、复古等字眼,还有为了迎合一些人附庸风雅的癖好,把这些时代曲“油腻化”的重新演绎。这难道是所谓的“传承”吗?其实这些歌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现的形式,比如张露的《静心等》,有杜德伟演唱的版本,还有吉克皓在《中国好声音》上的版本,这些都是我推荐的。

杜德伟的《静心等》,来自他2013年的专辑《好样》。当时张露已经过世4年,杜德伟重唱这首歌,当中也夹杂着一份对母亲的思念。担任这一版编曲的,正是前面提到过的菲律宾裔音乐家Roel A Garcia,他把时代曲的复古风貌,与杜德伟的灵魂乐唱腔完美结合在了一起,那种“复古感”不刻意,但很高级。好像无论在哪个年代,杜德伟的歌好像永远是前卫的。即使这样一首重唱的时代曲,也能让人在几年以后都觉得“潮”。正如当年张露的《给我一个吻》,被人说成“歪歌”,现在回想,不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吗?

今天也是杜德伟的生日,在此祝他生日快乐。期待还可以听到他出新专辑的消息!

℗&©愚人音乐坊 20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