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上到下崇尚道教,诗人跑老远去寻找得道之士,可惜失望而归
唐朝人喜欢道教,这个喜欢有来自真心的,也有来自违心的。至于原因,大概是大唐皇帝把老聃当作本家老祖宗,毕竟都是姓李。对,老聃就是老子,老子就是李耳。可不就与大唐李氏一族成了本家子喽。
作为堂堂大唐李氏,为什么要甘愿认李耳为自家老祖宗呢?首先就是“名正言顺”这个观念掌控了整个大局;其次就是大唐李氏血统里流淌着的是胡人的血,即便“入主中原”了,也感觉着骨子里不够“强硬”;第三就是门阀制度仍然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统治着人们的思想。
就我想来,原本大唐李氏是不特别在意这些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朝代像大唐这样开放,大量使用少数民族人氏为官为将。当然,最后的结局并不美好,那是另一回事(这事情也很严重的,毕竟给后人留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证据)。
但要说大唐李氏不在意,也是说不过去的。作为“皇族”的大唐李氏一直在和当时的“五姓七宗”掰手腕的。当时的情况却是,上到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以能够和这渊源非常深重的“五姓七宗”结门亲事为荣耀。至于平民百姓能不能够攀附得上,那又是另外一个说法了。毕竟,有着梦想总是很好的;或许某天,咸鱼就会翻个身。
这就又扯到了真心和违心的说法。所谓的真心,不过是真心喜欢道教里面包含着的哲学意味,这是其一;还有的真心就比较搞笑,它来自于追求缥缈无踪迹的“寻仙成道”,这是其二。老子是个哲学家,对宇宙和自然进行解密,达到“天人合一”的说法,其实就是追究环境对人类的若干影响问题。
所以,后来流传的“成仙”的说法就很尴尬了;其实,说到底就是没有文化知识的底层或文化素养低下的高层双方的谜之混合产物。终究与老子没有太多关系,后来的无知之辈把脏水非要泼到老子身上的。老子也没有办法啊。
那么违心呢?这就涉及到唐朝的科举制度,里面开了一科“道举”。所谓的道举,就是以道家学说课试取士。它开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学习的内容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为主。这么一说,大家都应该非常明白了背后的“违心之举”啊!
更加通俗易懂点儿的说,古代某些人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装笔”从业人员。不然,你如果真的是“得道高人”,你干脆利落点儿隐居深山莫要出世。可唐朝人聪明,隐居到离都城不远的终南山上,这叫什么?待价而沽。现在流传的那个名词“终南捷径”,就是从这么来的。
《嵩山寻冯炼师不遇》
【唐】崔暑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中国大地上的名山大川很多,除了名动京城的终南山之外,其他的也有不少,比如本诗中的嵩山,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题目中的这位姓冯的炼丹人士,大概也是隐居其间的一个“高人”吧。否则,诗人何以前往追寻呢?
“青溪访道凌烟曙”,青溪,碧绿的溪水,杜甫《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晋代诗人郭璞曾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祖师爷鬼谷子为“青溪道士”,后来逐渐用来指代隐居的道士。高骈《步虚词》:“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地鹤一只”,便用此典故。
这样一来,后面的“访道”就显得顺理成章起来。诗人来得时间不晚,趁着朦胧的晨色就动身来此。“凌烟曙”是很纯粹的三个字,底子里藏着诗人的小心思,他要表现给别人看见:瞧,我是实诚的,也是虔诚的。
同时,沿着青溪上溯去拜访有道人士,对其居住周边的景物没有花费多大的心思去描写,但是仅仅几个词语,如“青溪”、“凌烟”、“曙”,组合在一起都是一幅秀丽的风景画图。诗人没有特意去写,只是轻描淡写地几笔略过,却依旧显示出环境的偏僻与险峻。
“王子仙成已飞去”,王子指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事迹见汉朝刘向所著《列仙传》:“王子乔者, 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这里引用这个典故,其实不过是为了掩饰诗人自身的尴尬局面罢了。诗人起那么一个大早的时辰,原本还指望能够和冯大师相遇,可以得到其一二指点,或许会因此而恍然大悟,不为外物所惑。可惜得很,冯大师并不在。这个奢望或愿望,刹那落空,心头一片惘然。
典故的使用,如果另外还有什么意思的话,恐怕就是诗人内心的某种向往,比如得道,比如成仙。从此,就可以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不再需要忍受红尘诸般苦楚。我们都清楚得很,这仍旧只是一个得不到的念头,达不到的想法。一个字:渺茫!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空山,当然是指幽深少人的山林。诗人韦应物在《寄全椒山中道士》写道:“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也是一个喜欢和道士交朋友的,不知想追求些什么东西。诗人的内心都很缥缈,虚无得很。
空山而无人,但有“雷雨”光临过。我们可以想得黑暗点儿。诗人其实是有些埋怨这位“高人”的,但他不明白说出来,偏偏绕些弯曲的道道儿。这么恶劣的天气,明显人迹罕至的山林里,你能够有什么事在这个时候跑了出去?
这里的“云林”指隐居之地,王维在《桃源行》有句:“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就是此意。林海茫茫,雷雨刚过,日薄西山,空山无痕,大师能够跑到哪里去呢?这个疑问不仅带着某种关怀性质的询问,更有其他含义包括在内。
有句叫“日薄西山,英雄迟暮!”所以,此处“薄暮”一词并非单纯的是指傍晚时分,而是还格外带有对生命的质问。陆机在其作《豫章行》中,曾经这样写:“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促促薄暮景,亹(wěi)亹鲜克禁”,把生命处于低谷,人这将老之时的无奈之情,刻画得分外逼真而悲切。
所谓“心同此理,感同身受”,正因如此,我们才更有可能体会到诗人面对生命末路之日的丝丝悲凉之意。这是所有生命的悲哀,一种无法抵抗的重负。或许,无论消极也好,还是积极也罢,寻仙问道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脆弱的生命加上一层保障吧。固然无望,但是无奈,还是得咬紧牙关负重前行。
所谓的“访道”,不过是求得一个心安理得,至于能否得道,或者成仙,谁又能够知道?我才不会去管他。只要一日可逍遥,便是此间活神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