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126:核弹之祖
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一号堆启动成功,这是人类制造的第一个自持续链式反应机构。数百吨的庞然大物,输出功率只有0.5瓦而已,手电筒都点不亮。但就这半瓦功率的庞然大物,成了所有核弹、核能的先祖。
有点像当年那占了几个房间的计算机
----------------------------------
西拉德(Leo Szilard)1898年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家庭,1916年进入大学后,学业因一战中断。战后匈牙利一片混乱,于是他在1919年前往德国,并将专业改成物理学。
1930年,西拉德入籍德国。希特勒上台后,西拉德意识到苗头不对,于1933年移居英国。也就在刚到英国的时候,他自己构想出了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这倒不是他的首创,1912年的时候就有一德国化学家提出了类似的构想,不过不是核而是分子级别的,那是个化学家。
意识到欧洲即将爆发大战,西拉德于1938年远走美国,同年12月,德国科学家哈恩发现核裂变。哈恩的论文发表后,西拉德做了相应的试验验证,也看到了裂变背后蕴藏着的极大危机。1939年8月2日,深感忧惧的西拉德上书罗斯,这就是著名的“西拉德/爱因斯坦联名信”。这信由西拉德起草,爱因斯坦就签个名而已。
当然了,爱因斯坦的名不是随便签的。
曼哈顿计划超级庞大,这封信是第一步。
费米生于1901年,在17岁入学比萨高等师范学校(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的附加测试中,他用傅里叶分析法写出了长杆震动的偏微分方程。考官当场拍板“就他了”,而且预言费米将来必有大成。
这里有3个有意思的事:1、天才是无法用勤奋弥补的;2、数学是万物之源,没有数学功底的话就不可能有他将来的成就;3、那学校到现在也只有不到600人,其中本科/研究生各半,但百多年来得了3个诺奖,精华程度跟加州理工有一比。
1938年12月,费米因慢中子及发射性的研究获诺贝尔奖,拖家带口去瑞典领奖之后,远渡重洋直接去了纽约。原因,是当年早些时候墨索里尼颁布了种族法,这跟费米本人没关系,但他妻子Laura Capon是犹太人。
1939年初在纽约刚下船,费米就收到了N个大学的邀请,他选择在哥伦比亚大学落脚当了教授。
纳粹德国的科研能力在当时还是很强的,但将来必定衰落。想想看,费米、西拉德、爱因斯坦、玻恩等精英中的精英都跑了,纳粹怎么会有未来?这是纳粹必败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就是西瓜圆不圆的问题。
扯的好像有点远。
1938年德国人发现裂变之后,居里等三位法国人进一步发现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裂变会产生更多的中子。也就是说,消耗一个中子,会产生两个或以上的中子,这让持续裂变即链式反应成为可能。
法国人实验数周之后,费米也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并提出一个中子再生因素K:K小于1,链式反应不能自持续;不加限制,K将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即K平方、K三次方…….这就是核弹;用石墨等吸收中子,将K控制在1.03~1.04的水平,链式反应就能自行维持,向外输出能量,即核反应堆。
当然这要配合临界质量,不再多说了。
在那封联名信之前几个月,费米也想到了核弹的问题,在海军部做了个裂变武器化的讲座。不过这东西实在太新颖太深奥太匪夷所思,凡夫俗子是没法理解的,所以海军部只拨了1500美刀给哥大,算是打发了费米。
相比之下,曼哈顿工程花的是20亿。
当然,费米也不是神,虽然他认为武器化是可能的,但他认为那只是一个方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实现,因为他觉得核弹会非常巨大比如几百吨,不具实战意义。直到1940年8月英国“不列颠科技代表团”访美进行科技交流,费米才被英国人点醒。
1941年9月,费米拿着4万美元拨款开建反应堆。他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将氧化铀放在20公分见方的铁皮罐里,四周围上高纯度的石墨块用作中子吸收,288个铁皮罐堆在一起之后,K值达到0.87。再经过一番改良,达到0.918,未能实现自持续。
当时,进行这类似实验的有好几个学校,比如普林斯顿跟芝加哥大学。为了不做重复工作,几家被迫合并或取消,只留一家专攻,1942年2月芝加哥大学的冶金实验室成立,专干这事。
实验室由康普顿负责,就是那个发现了电磁粒子性从而在1927年获得诺奖的康普顿。
费米从纽约带着团队去了芝加哥。
芝加哥人口密集是美国数得着的大城市,考虑到反应堆潜在的危险性,本来是准备建在郊外的。但那场地的清场/建设进度大幅落后,金属铀都炼出来了,那建筑都还没影。
不得已,堆址就选在芝加哥大学废弃的体育场的看台下,一个叫Stagg Field的地方。那是个半地下的建筑,体育场废弃之后就用来打壁球之类的,具体尺寸是8米高9米宽18米长。
危险性方面,虽然铀核从吸收中子到裂变的时间极短,只能以纳秒计,但裂变之后放出中子的时间比较慢,是以毫秒计的。而且,费米认为链式反应单纯依赖于快中子,石墨可以减速,此外,从功率峰值到堆芯熔化要好几分钟的时间,这时间足够将中子吸收剂扔堆里。
康普顿想了想也有道理,就独自担起风险同意了。要汇报给校长的话,校长哈钦斯(Robert Hutchins)是教育哲学学家兼写小说的,对这个一窍不通,唯一可能的回复就是“否”。
1942年11月16日,天下第一堆开工。
最原始的堆,当然是最原始的材料,总共就几种:截面10X15厘米的木条,长短不等;截面11X11厘米见方,长度42厘米的石墨块,上面钻两洞;压成柱状氧化铀跟金属铀棒一起做燃料;金属镉棒吸收中子;一桶镉盐一根麻绳一把斧头。
然后就一层层地往上码。
木条做支撑,石墨减速,氧化铀金属铀插石墨孔里当燃料,同时镉棒也插孔里当控制棒吸收中子。一天两班倒,一班码两层,就这样一直码了57层。
当然,费米之类的不干这粗活,最多监工而已,搬砖的都是雇那些高中辍学准备在入伍前挣点零花钱的小伙子。
成品是一个占地大约8米见方,高度6米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的“堆”,核反应“堆”就是这样来的。不过这只是木架的外形尺寸,里面真正的石墨堆是个椭圆截面。
这堆东西,用了45000块共计360吨石墨;45吨氧化铀、5.4吨金属铀共计19000条。
12月2日早上,50多名科学家聚在这房间的看台上,观礼启动仪式。
点火当然不是打火机,是用放射性的铍252做中子源。抽取镉棒的控制系统将诸棒拉着缓缓升起,反应堆K值逐渐升高,然后…….意外发生,镉棒行程不足碰到什么东西掉下来了,实验终止。
小意外而已,下午2点再战,这次成功了。3点25分,盯着中子通量探测器的费米宣布反应堆达到临界质量-------与K值配合的一个参数。
费米要测试堆的控制系统,于是反应堆的测试继续,但大约半小时后中子数量过多引发警报,测试终止。整个过程中,自持续的链式反应进行了4.5分钟,输出功率约0.5瓦。(其他时间还是由中子源提供中子)
最后,那斧头是干啥用的呢?
整个控制系统是用麻绳吊着,然后麻绳通过滑轮栓在墙上。整个测试,从头到尾都有一家伙扛着斧头待命,势头不对的话,立马砍断麻绳,控制系统直接带着镉棒落下,终止测试。那桶镉盐也是差不多的作用。
当天,康普顿给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主席柯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打电话汇报成功的消息,用的是暗语。
“意大利领航员抵达新大陆”
“土著反应如何?”
“非常友好”
-------------------------------------
最后的题外话就是科学与技术不要混淆了。科学是指万有引力热力学定律链式反应等等,这些论文是公开发表没有国界的;技术,是怎么用这些理论来做打桩机、发动机、核弹,能不能做出来、做的好不好,那就各凭本事。
技术不但有国界,还有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