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汇
图5:西晋·越窑唾壶·上海博物馆
图6:西晋·越窑虎子·国家博物馆
东晋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图7:东晋·越窑魁·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图8:东晋·越窑鸡首壶·故宫博物院
唐代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初唐时期越窑的瓷器基本沿袭了南朝和隋代的风格,胎质粗松,胎色灰白,釉色青黄,胎、釉结合不紧密,易剥落。器型的种类也比较单一,有瓷盅和鸡首壶等,还盛行折腹碗。
中晚唐时期的越窑生产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烧瓷的窑场大量增加,器物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瓷土经过了更为细致的粉碎和淘洗,坯泥在使用前也是几经揉炼,制作的瓷胎细腻致密,胎面光滑,浑然一体,气孔很少,胎色有灰、淡灰、淡紫等。釉色黄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透明,釉层匀净,开片或剥釉的现象很少见,器型中规中矩。
中唐以后,越窑普遍采用匣钵装烧,为高质量瓷器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唐代晚期,制作更加精细,胎体明显减轻,圈足纤细或外撇,胎釉结合更加紧密,釉面也更加滋润光滑。
中晚唐越窑青瓷的造型在影响其他窑口的同时,也广泛吸取了它们精品的样式,又吸取玉、石、陶艺的风格,尤其是仿制金银器的工艺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比如碗,这时流行撇口碗,碗的口腹外撇,玉壁底,是中唐时出现的新品种。同时还有翻口碗,口沿外翻,碗壁近于斜直,矮圈足和敛口浅腹平底碗等。晚唐时,碗的形式越来越多,荷叶形碗,碗口起伏,状如荷叶;海棠形碗,曲折生姿,形若海棠。
图9:中唐·越窑执壶·故宫博物院
图10:唐·越窑八棱净瓶·故宫博物院
图11:唐·越窑秘色瓷葵口碗·法门寺博物馆
五代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图12:五代·越窑双系执壶·故宫博物院
图13:五代·越窑秘色瓷葵瓣碗·苏州市博物馆
图14:北宋·越窑牡丹纹盖盒·故宫博物院
图15:北宋·越窑葵瓣纹水盂·慈溪市博物馆
图16:南宋·越窑青瓷器盖·慈溪市博物馆
历代评述
“越泥似玉之甄”——唐·颜况《茶赋》
“越甄秋水澄”——唐·许浑
“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唐·皮日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徐夤《贡余秘色茶盏》
“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甆,遂有秘色窑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峯翠色来。如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鬬遗杯。’乃知唐世巳有,非始于钱氏。”——宋·叶寘·《坦斋笔衡》
“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曰出钱王。”——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供奉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宋·周辉·《清波杂志》
“上林之窑盛天下,宋社已屋陶亦罢。遗珍谁得雉鸡山,久埋土中犹未化,馀姚沈君藏一瓶,釉色莹澈凝貌青。相携万里来扶桑,割爱贻我何厚情。”——日本明治时期·石川鸿斋
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辄万件;
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