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憋不住了,心甚累
一个社会事件一旦连续引发网上激烈讨论,无论所牵涉部门的线下处置如何及时和有力,如果不能掌握“线上说话”的本领,就很容易触发社会舆论抵触情绪,随时可能演变升级成为全网事件,引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分析发现,这类舆情较多涉及私德、素质等道德层面问题,普遍存在处罚难、取证难等较大现实惩罚难题,不太好处理,相关部门往往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调解策略。但与线下相反,网上舆论会呈现出规律性“补偿”的一面,即以强烈的舆论谴责姿态来补偿现实无法即时惩处的道德失落感,这种补偿很容易随着关注讨论热度的上升而发生负面演变,变成一种“口诛笔伐”的人肉暴力。
当社会事件的舆论表现出现这种苗头倾向时,就表明涉及部门在线下同步加快处置的同时,就需要使用微博微信这类“官方发布”阵地加以及时化解和有效引导。需要注意的是,信息释放、语气拿捏和分寸把握都要在充分评估网上舆情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陷入被动,不仅前期所做之努力“前功尽弃”,还有可能会反向激起外围民众的情绪对抗,令整个舆论表现出更加对抗和消极的一面,甚至形成“信任漩涡”,会将公众在事件情绪体验中产生的社会道德失落感转嫁到对涉及部门的质疑上来,造成牵涉部门为事件的负面影响“背锅”。
遗憾地是,在处置这种情绪式负面舆情时,我们的相关部门常常陷入自我立场的狭隘视角,使用硬怼等强制扭偏策略进行处置应对。结果可想而知,在将公众的一些合理质疑都归入“偏见”“傲慢”“非理性”行列的同时,也反而令舆情后续反向越发呈现负面。
网络舆情没有地域概念,如果官方发布内容中过多强调所采取举措的原因的话,很容易令舆论产生“对比”冲动,即将这份通报中“基于人道主义和保护弱势群体的不披露事件细节原因”与外地另一起“较多披露事件细节的同类舆情”进行暗示性对比,进行“打脸式”负面炒作,后续会十分被动。
面对这种易“背锅”的舆情,最忌讳使用硬对抗。官方发布尤其需要注意,我们需要把内容放到“采取什么措施”“取得什么进展”“哪些消息不属实”等舆论关注点的回应上,在综合评估政治、法律、社会、舆论四层效果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公开信息,而不能把大量回应内容放在强调自己如何“师出有名”上,这反而会给人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消极观感。
事实上,最令人遗憾地并不是这些部门对舆情处置能力欠缺和不足,而是这些部门的决策层普遍缺乏对舆情的足够认识,往往弃专业部门、专业人士而不用,导致即便明知违背舆论规律,也依然“偏向虎山行”,昏招不断、屡屡遭黑却不自知。
旁观者心累,而其却往往处于成功处置、有力应对等“自嗨”状态,兴许还有可能成为年终总结的一大亮点。
言尽于此,心甚累。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