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上饶家长刺死女儿同学事件:随身带刀叫哪门子“护女心切”?

应许多后台留言所请,带着沉重的心情来谈谈#上饶家长刺死女儿同班同学#这个恶性事件。

经过这两天热点的连续轰炸,我想大家对这起事件,应该已经有了大致印象和初步判断,据权威通报显示为:上饶第五小学女孩家长王某建,因其小孩与受害学生刘某宸发生纠纷,持刀将刘某宸刺伤,后经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从通报情况内容看,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至于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人,死刑还是无期,这个属于法律部门的事,就不在这篇的讨论氛围之列了。

分析舆情之前,我们一定要花些时间从头到尾梳理下事件发生发展的大致脉络,重要搞清楚哪些信息舆论没有争议,哪些细节舆论存在分歧网上哪些观点是基于权威信源得出的判断,公众哪些看法的论据还存在不确定性,只有先了解这些,才能对舆情的总体情况、舆论的观点意见、后续的发展走势,有一个全面、综合、且相对准确的判断,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处置应对。

好,第一步。

哪些信息没有争议

根据网上信息,我大致列了三点,如有疑问请留言补充。

1.女孩家长持刀到学校刺伤了男孩,导致了男孩死亡;

2.起因系女孩与被害男孩存在纠纷;

3.女孩家长认为自己女儿受到了欺负,而且认为相当严重;

从目前网上来看,以上三点不存在异议。

那么,进入第二步。

哪些细节存在分歧

根据网上信息,我大致列了四点。

1.男孩女孩相处时间有不同看法,有说长达一年之久的,有说三月份他们才同桌的;

2.关于女孩家长性格评价,有说存在严重家暴倾向的,有说是爱女心切;

3.男孩欺负女孩的程度,有说每天欺负,有说只是因为前一天男孩搂了女孩,亲了下脸;

4.女孩家长刺伤男孩时的恶劣程度;

5.学校、班主任到底知不知情。

梳理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判断:一是对女孩家长持刀伤人之死的违法事实不存在异议;二是对事件因男孩女孩发生纠纷而起不存在异议;三是造成当前公众意见分歧较大、网上争吵加剧的原因主要集中于“男孩是否欺负女孩时间多长”“男孩家长是否存在性格极度偏激”“学校方、班主任是否提前知情”等大量存在“失真”可能、易触发负面猜想的动机关联上,就舆论而言,一旦这些信源存在较大出入,极易让舆论分成相互争论的两派,加剧争吵语境,导致舆论走偏走歪。

从当前情况看,已经出现了这类不好的苗头和倾向,即舆论已经开始出现从“就事件论事件”向“就事件论现象”等话题关联蔓延迹象,并且已有部分营销号、碰瓷号介入干预。一是借机搭车讨论聚焦“学校霸凌”话题,以“女孩受男孩霸凌长达一年之久”这一还存在疑点的信源为引子,大力渲染“女孩家长系因护女心切而起”等偏激情绪,极力诱导围观网民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过早得出情绪性判断,制造起舆论事端;二是创设强弱势群体对比,即以渲染“男孩父母系大医院专家医生”“女孩父母辞职全职在家”的职业角度创设出公众对强弱势群体“代入感”的影射对比,误导公众先入为主地形成“女孩长期受男孩欺负,哭诉无门”这类立场臆断,制造话题争论;三是做足“校方不作为”“班主任放任不管”等揣测文章,学校里发生如此恶劣的事件,加上“校方是否提前知情”“班主任是否及时介入”这方面的信息呈现极少,给了一些人揣测、臆想的巨大空间,为碰热点、赚眼球,难免会在这方面大作文章,将矛头从女孩父亲诱至学校,毕竟犯罪事实清楚的女孩父亲已经没有了话题性。

有了以上的基本分析和判断,我们可以大致给出一个处置路径。

一是考虑召开新闻发布会。按照现在网上情况看,仅仅靠网络政务发布已经无法达到满足公众对各种衍生信息的获取愿望,建议当地可以考虑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是否存在霸凌”“女孩家属动机”“校方处置情况”等焦点问题回应舆论关切,避免公众被各种小道消息、坊间传闻不断带偏误导;

二是教育部门发布要跟进。因职能限制,宣传部门、公安部门发布内容十分有限,关于事件动机及延伸出的“校园霸凌”等话题,发布主体还是以教育部门、涉事学校较为合适,不能缺位,将锅甩给公安和属地发布。

三是传谣造谣打击要加大。每逢这类恶性案件,现场惨烈画面最容易诱发网上传谣造谣,会有人将发生于其他地点的类似惨烈视频嫁接成这次事件,公安、网信等部门要注意,防止这类“无地点、无人物、无时间”谣言视频在本地朋友圈、微信群中传播后造成恶劣影响。

四是要提前踩点防止个别媒体负面造势。要密切关注个别劣迹斑斑的都市媒体、财经媒体报道动向,及时采取“截图辟谣”“投诉举报”“澄清打脸”等反制措施,避免让这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以不良暗示、影射造势等炒作手段,带偏公众判断。

好了,就到这吧,不知道满意不满意。今天是母亲节,各位在关注舆情的同时,别忘了给妈妈发个祝福。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