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能量词汇大杂观!

术业有专攻,爱斯基摩人的语言里有二十多种形容白色的词汇,在外人看来,这些只是白色而已。这和物质分析学是完全不同的,西医就是物质分析学,对物质的分类非常细致,光氨基酸就有二十几种,维生素也分几十种,这是物质医学划分体系。

在西医的能量概念,也不过生物电信号、ATP、线粒体、体温等,基本处于混沌状态。如果你仔细去研究中医,你就会发现它的能量医学的词汇和概念很细,构建了一个系统的能量医学。中医对各种能量现象有着严格的区分,不仅仅是温热寒凉,一个“热”就有寒战高热、身痛恶寒发热、有汗恶热发热,壮热口渴,身热不扬,郁热、透热达标、清热、日哺潮热、身热夜甚,燥热不安等等不同状态,病因各不相同。温病学派就分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等类别,这就是能量医学的专门研究。

而中医的寒也分好多种,风湿寒就是三种寒冷状态,他们之间也有区别,就好比北寒、南凉、风燥(挥发性质)的区别,这就是三种寒冷性质的划分,而风寒湿交杂叫做痹,就是三种寒冷合病。如果说两两合病就会产生湿热、风热、风湿等情况,各有区别,在外人看来人体能量就是混沌,在内行看来,这就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这还是一个观察力的问题,可以说古人把能量现象观察入微了。

中医之所以能够对这些能量现象能够有明显的界限,不起自人体(透视、开天眼说法无稽之谈),而是起自风水,就是环境研究,环境是一种能量体系,它对身体的能量现象有增效和降效效应,通过能量交换关系梳理,对应环境的种类就成了能量概念体系。这是最初的天人合一的由来

例如,春夏秋冬四季,气温不同,气候变化方式也不同,春温,夏雨、秋燥、冬雪等四种能量状态,这与人体器官的环境的变化关系,就是中医的研究方式,例如,冬天寒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能够抑制胆碱能,胆碱能是不太会显现的,胆碱能抗衡这寒冷(冬天喝酒就是补充胆碱能),到了春天,交感神经相对抑制,这个胆碱能会成为相对亢奋状态。而肝的酸碱二性及ATP的利用方式决定了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所以春天就是胆碱能增强的。夏天气温高,毫无疑问,热能是增强的。秋天,湿气过了,逐渐变干燥,肺部(痰湿主要作用部位)逐步恢复,对肺部功能发挥是有利的。这些不深入谈了,

中医的另一个方向是巫医的声音敲击实验,促能量生产方式。还有来自于地理方位的研究,地域不同,能量状态不同,例如靠近大海边的人生存状态,地处北地寒带的人的生存状态,还有处于南方火热地带的人的生存状态,依水而居,靠山而居,住山洞,住荒野等等,都会对人生存产生不同影响。这种紧密关系直接证实了生命诞生于地球,根本不可能是外星来物。

中医对于能量主要分为三大类、若干个阶段,三热是生物电主导的热能(神即生物电), 胆碱能导致的辐射热(肝气),甲状腺素主导的纯热能(脾胃之气)。这三种热能划为中医三阴三阳体系,之所以匹配三阴,就是因为物质形态与能量状态的对应形式,以此产生了六经辨证,这就是热能初起产生形式不同、状态不同判定、血流量比例不同而确定的六经(也可以参照内经评热论),而到了后期,热交织在一起,不容易区分,就开始使用卫气营血部位,针对热能伤害部位进行治疗。这是伤寒派与温病派的最大区别。

现代组织胚胎学三个胚层能够对应“三阴三阳体系”。卫气营气,这两种能量体系运行体系是不一样的,他们起自二胚层阶段,也就是上胚层发展体系为卫气,下胚层属于营气,其中后来的中胚层也就是来自于上下胚层的中间,属于二者的结合,叫半表半里。作为主枢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

胚胎的变化都是不同能量体系推动的结果,多细胞构成体模式在单独干细胞的遗存说明人体的整体性是非常强的,协调一致的,这也体现在抗病毒识别上,这就是宏观医学的意义,在这点上说,现代医学非常初级!这是一个事实,没有对当前发展状态的清醒认识就不可能有大的医学突破。

中医调整能量,严格把握“度”,君臣佐使,加减配伍(麻黄桂枝各半汤),解决了度的问题,这是主要感受性的因素。也是调整能量体系的方法,而西医就没有所谓能量体理念,或寒或热一概不考虑,之所以会导致人不舒服,是因为忽略能量效应,还好它采用输液方式,无非是一种稀释药物的方法,不然这种能量效应会更强。

以能量判断疾病,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在能量层级,各类物质不仅仅以物质形态分类,而是以能量效应分类,中医是以器官为分类,因为一个器官一个大的能量稳态,分泌物质是不同的,但是能量稳态是一个,他们共同维护一个系统。例如肝产物质,胆固醇、胆汁酸、谷氨酸、胆红素等都意味着他们的整体稳态变化,也就是说,哪个量多都会意味能量波动,一个器官也有可能生产完全相反特性的两种东西。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就是完全不同的。

这也提出一个重要医学课题,那就是人体是几种不同性质的物质组成,任何的药物都是具有单一性,中医总结了几大分部,肾部是处理咸水平衡,肝是处理酸碱平衡的,脾处理的是糖脂平衡问题。这是三种不同的能量稳态,而西医假设人体是一种混沌,没有分部用药理念,会造成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抗生素,它是针对病菌用药,不针对人体器官,更不存在分部,按浓度,按疗程用药,肯定有可能打破能量体系的平衡。

这就是中医的能量医学之大观,在能量层面,物质的种类就不是那么明显的界限了,物质医学的成分论在这里需要进行属类管理,例如辣椒、乙醇、胆碱等就具备相同的功能和属性,统一处理,采用类属的能量物质介入是中医五味主要方式,在西医里这叫做高刺激性,高刺激性实际就是忽略了能量效应。能量医学起到的就是拨乱反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