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澜尔:国外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前言

吴澜尔,先进陶瓷领域专家。主持并完成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成果多项,获得专利授权两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4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EI收录一篇。担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国家钽铌材料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外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人才缺乏,工业落后成为制约当地科技经济发展的瓶颈。1977年,吴澜尔从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以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投身微纳米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制备、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同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碳化硅生产国,宁夏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碳化硅资源。但我国的碳化硅企业多少年来拼资源,拼人力,只是发达国家的原料基地。原料大部分出口,工业急需的碳化硅高技术产品还要花高价进口。

“他们拿碳化硅原料做什么去了呢?”吴澜尔和同事经过调研发现,发达国家将原料加工成碳化硅超细微粉,再制作成精细陶瓷,这种陶瓷具有硬度高,高温强度好,耐磨、耐腐蚀性强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化工、石油等许多工业领域。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从我国廉价购进碳化硅原料,依靠其先进技术,制取各种碳化硅陶瓷制品,销往世界各地,谋取高额利润。

吴澜尔介绍说:“冶炼一吨碳化硅需要6000千瓦时到7000千瓦时,3吨左右的石英砂和太西煤才能出一吨碳化硅结晶块,高耗能,高污染,牺牲资源。每吨初级产品,才换回4000元。而做成这种碳化硅陶瓷微粉后的售价可达每吨10万元。国外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

自此,吴澜尔立足宁夏产业的实际情况,发挥当地资源,完成的“碳化硅超细微粉研究”和“碳化硅高技术陶瓷制备技术研究”实现了碳化硅陶瓷烧结粉体和陶瓷的国产化,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的指标。目前这一技术成果已成功实现3项技术转让,已形成年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能力。这一成果大幅提升了宁夏碳化硅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价值,使得原来每吨只有数千元的碳化硅初级原料附加值获得大幅提升,成为每吨数百万元的高技术陶瓷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成为我国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化的典范。

潜心科研,几十年如一日

1996年起,时任宁夏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的吴澜尔开始带领科研人员开发亚微米碳化硅微粉与碳化硅高技术陶瓷项目,一做就是几十年。

从1997年亚微米碳化硅微粉完成小试,样品得到日本公司认可,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科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到试制产品性能赶上国外产品性能,实现销售国外,一步步走来,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倾注了吴澜尔和其他科研人员的勇气和决心。

她曾几度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到国外进修,她的办公室却没有一张异域风景照,因为国外条件优越的科研实验室才是最吸引她的地方。

2005年,她主持的国家“863”项目——— “补强增韧复相陶瓷制备”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评价良好,但她的忙碌依然如故。她说:“我们不断地往前做,就不断地出现新问题,并且要解决,在科研上永远有新的做不完的事情。”

把碳化硅原料,制成碳化硅亚微米微粉,再做成精细陶瓷,是吴澜尔潜心研究近20年来最大的骄傲。更让她感到自豪的是成为了一名教师。她说:“在教学中,学生的求知欲时时打动着我,让我总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告诉他们,促进他们尽快成长,让材料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继续深入下去。”

承担科研项目

主持并完成:

  • 国家863计划课题“补强增韧复相陶瓷制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化硅基陶瓷材料高温相平衡研究”;

  • 973前期专项“镁冶炼无氟矿化剂研究”;

  • 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镁渣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合作研究”;

  • 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碳化硅高技术陶瓷系列产品中试”。

参与承担课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iC-AlN-R2O3(R=Ce,Pr,Sm,Eu)系统相平衡及固溶体生成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a2O5-WO3-RxOy系统相关系及TaW基抗氧化合金组分优化”;

  •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有色金属基地大宗工业固废减量无害化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国际合作项目“高掺比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建材先进技术合作研究”。

参考来源:


[1]吴澜尔:潜心科研不寂寞.宁夏日报

[2]吴澜尔:以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中国科学报

[3]北方民族大学官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