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壳 | 包浆 你真的了解吗?
古器,历经岁月,年复一年,留下自然的痕迹,表面经过氧化形成硬度较高的保护层,称之为包浆。这里的包浆是广义上的包浆。在木器收藏行业里,广义的包浆在南方被称作“皮壳”。
南方定义的“皮壳”,包括木器表面的残留漆层,木质本身油脂分泌,空气分子使器物氧化,气温变化、潮湿对木器的侵蚀,以及长年累月生活使用留下的痕迹。而南方称作的“包浆“,仅仅指木器表面油脂氧化层,以及使用过程中反复摩挲所形成的温润如玉的浆亮表层,它是皮壳的一种,包含在皮壳中。因此,在南方说到“包浆”,是狭义上的包浆,它是从属于“皮壳”的一种形态。
对于“皮壳”和“包浆”的看法,业界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皮壳因其”脏“,需要清理后,通过打蜡,保留、重新养出狭义的包浆。
观复博物馆清理过皮壳的明式家具拍品
西方收藏人士是上世纪中国古典家具(主要是明式家具)的追捧者。一方面他们欣赏与推荐这种造型简约的古典家具,另一方面也非常珍爱材质优美的纹理。他们认为皮壳的“脏”会将部分清晰的木纹纹理覆盖掉,因此会将家具表面做清洗处理,使得家具光洁如新。然后再通过打蜡等方式使其重现亮泽,一段时间后,家具形成新的包浆,这种包浆就是我们前面所说到的南方狭义概念的包浆。
湖州博物馆馆藏清理过皮壳的明式家具
现今,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馆藏的明清家具,大多都去除了“皮壳”中的脏物,重新打蜡形成新的氧化层包浆。
上海博物馆馆藏清理过皮壳的明式家具
另一种观点则是不作任何处理,保留原“皮壳”。
故宫博物院陈列中的原皮壳家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收藏者对中国古典家具的痴迷达到一个新高度。导致古典家具,特别是明式家具老器物匮乏,于是大量做旧伪品出现。皮壳、包浆是记录木器历史的印记,对于判断家具真伪、年代和制作地区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于是,很多收藏或喜爱老器物的人,常常把这个专业“术语”挂在嘴边,什么包浆不好,皮壳伤了等等说词,不一而足。如此一来,包浆就成为古家具鉴定的首要标准,可想而知,作伪者在此下的功夫该有多深。因此,保留住原“皮壳”对于断代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苏作博物馆馆藏原皮壳家具
旧皮壳除了断代因素外,还有一类藏家,认为古家具的“皮壳”,是整件木器的生活裹衣,是古董器物的生命密码,是随着时光流逝而不断成熟变老的岁月年轮,能看到的“脏”,其实不是脏,而是岁月浸噬的自然美。皮壳是器物的历史印记,因此有这种认知的人主张保留原皮壳。
苏作博物馆馆藏原皮壳家具
关于包浆
包浆又称“黑漆古”,古玩行业专业术语。包浆,直观来说就是器物表面的“光泽”,但不是普通的光泽,它是一种特殊的光泽,专指古物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的一层自然的反光光泽。瓷器、木器、玉器、铜器、牙雕、文玩、书画碑拓等纸绢制品都有包浆。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厚。
从光学原理来讲,反光是一种折射,表面高度平整的物件形成的反射可以称之为全反射,而同一种材质表面毛糙未经抛光就不能反光,因为在其表面不能形成全反射,只能形成漫反射或散射。反射出柔和的光泽是包浆形成最明显的特征。抛光能使物件表面的缝隙变得非常细小,甚至于这些缝隙也被抛光膏等油脂填没,这样物件原本粗糙的表面经过抛光后变得非常平整,所以原本黯淡无光的物件就变得有光泽了。而包浆所起的作用一方面与此类似,就是非常细腻的包浆将物件表面的缝隙全部填没了,从而使得物件表面更加平整了。
新制木器如果使用油性非常好的木材,如黄花梨、紫檀,成器数月之后,木材表面因油脂分泌及氧化,会变得越来越有光泽、温润,亦称为包浆。或者使用有一定油性的木材,如红酸、白酸、花枝,某些花梨,其表面采用蜂蜡烫蜡工艺,或传统生漆工艺,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木器表面也会产生温润的包浆层,亦称为包浆。按前文分类,这类包浆属于狭义范畴的包浆。
这类包浆不同于使用化学漆、蜡煮之类化学品处理后的表面(我们俗称贼光),前者光泽温润自然,后者的光泽则过于光亮,俗称贼光。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