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策儒剑说文解字:炎、耒、黄、嚣

从本篇开始,进入埃及国王或法老名字解读,有些名字几乎完全一致,有些名字可能解读得不是那么完善,这里有资料不全的原因,也有自己思考研究存在不全面的原因。但希望给大家也带来思考,一些灵感产生和发现也得益于网友们的观点碰撞。如果纠结于一叶障目而吹毛求疵,那么就可能无视系统性的大森林。


50.    炎 yán

汉典: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炎,火光上也。——《说文》

火曰炎上。——《书·洪范》

象形字典:,金文=(火堆)+(火堆),表示火焰绵延。造字本义:远古时代的先民焚山而猎。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及前所未有的历史贡献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系统利用火的首领为“帝”;最早教练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最早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最早和泥制陶的首领为“尧”;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领为“舜”;最早捕渔垂钓的首领为“鲧”;最早治蛇治水的首领为“禹”。

古埃及原型:


中国传说在五帝时代之前,还有一个神农时代。按照清末主流观点的推算,五帝时代大约有200多年时间,大约在5300到5000年之间,这个年代与古埃及的涅伽达文化II-III时期吻合。中国传说神农时代则经历8位炎帝,共530年时间,这个年代与古埃及涅伽达文化I-II时期吻合。埃及涅伽达文化I-II期,约经历600年,这一时期也正是埃及农业开始出现发展时期。有意思的是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下埃及的统治者名单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到,正好也有8位。

(巴勒莫石碑残片,现在意大利的巴勒莫)

下表列出巴勒莫石碑列出的前王朝时期下埃及八位国王与八代炎帝世系之间的可能对应。由于考古资料缺乏,明确对应前王朝时期下埃及国王与炎帝世系目前还存在困难。炎帝第八世榆罔,因德不及其弟轩辕(即黄帝),故让位,把榆罔对应达布尔-福尔肯,因为古埃及考古方面也认为这个时候上下埃及可能统一,符合轩辕黄帝代榆罔炎帝之说。

巴勒莫石碑名字

备注

可能对应炎帝称号?

胡瑟库 Hsekiu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神农炎帝

卡胡 Khayu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帝魁

调 Tiu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帝承

哲思 Thesh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帝明

尼赫布 Neheb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帝直

瓦泽奈 Wazner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帝嫠(来)

马尔赫 Mekh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帝哀(裹)

毁坏

或(达布尔-福尔肯)

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

榆罔

古埃及“第0王朝”是按照考古发现的蝎子王I世之后开始算起,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先假设蝎子王I世即对应黄帝,按照530年的神农时代说法,再加上黄帝统治约百年时间左右,那么古埃及的神农时代大约介于公元前3830年到前3200年之间,其上限与拉斐尔定义的阿姆拉特文化开始年代公元前3900年极为接近。

前王朝早期,国王的名字一般是在名字旁边有个“王宫门面”符号,即国王名字一般放在王宫门面的外面。这个带有王宫门面的符号

在尼罗河三角洲、上埃及、下埃及,甚至在巴勒斯坦南部都被频繁发现。且王宫门面上没有鹰。因为鹰是上埃及图腾,由此推测这个符号应该是早期神农时代下埃及的一位国王的名字。这个字与甲骨文或金文的“炎”字很相似,很可能就是当时炎帝的名号。鉴于涅伽达II时期的文化已经遍布全埃及,炎帝确曾为“天下”共主,只不过此时更多是松散的诸侯联盟,即此时的炎帝更可能类似于诸侯盟主的角色。因此推论古埃及“第00王朝”就是炎帝神农时代。


51.    耒 lěi

汉典: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耒,手耕曲木也。——《说文》

天子亲载耒耜。——《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象形字典:未收录。

古埃及原型:


相传炎帝发明了耒[lěi],这是古代的一种木制的翻土农具。炎帝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耒的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差距较大,耒原本是什么样式,在中国本土并没有考古实物给以证明。但古埃及从很早时候也有一种木制的锄头,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骨文的“耒”字与古埃及的锄头形状完全一致:

(古埃及木制锄头实物)

西方学者给古埃及锄头符号

定义的音标是mr或hn。值得一说的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有个皇后,她也可能是古埃及第一个女性国王,她的名字叫美丽奈茨(“Merneith”),就包含有锄头符号,有与“耒”相近的发音。古埃及锄头符号是与耒字在形、音、意三方面都一致的符号。


52.    黄 huáng

汉典: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象形字典:,甲骨文是指事字,在“矢”的字形(箭竿)上加一圈指事符号,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来练习射箭的箭靶的靶心。古人在靶心上用赤碣色泥浆涂抹,使之醒目,便于瞄准。造字本义:古代箭靶上用赤碣色泥浆涂抹的醒目靶心。“”是古代箭耙的靶心,“廣”(广)是古代射箭场。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及前所未有的历史贡献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系统利用火的首领为“炎帝”;最早教练射箭习武的首领为“帝”。

古埃及原型:


《跨越三千年的因缘》已判断“黄”字的原型是蝎子。笔者赞同此说。更进一步可以确证前王朝时期的蝎子王一世就是黄帝。对埃及涅伽达III早期历史的认识,最近最重要的成就是德国考古学家德雷尔(Dreyer)在上世纪90年代,对阿拜多斯U-j号墓的挖掘和资料出版,以及达内尔(Darnell)在底比斯西部沙漠Djebel Tjauti发现的一处涂鸦。在中期涅伽达IIIa2考古中,最重要的发现是蝎子王I的墓发掘。蝎子王被认为是上埃及第一个真正的国王。他的墓位于阿拜多斯乌姆·卡伯墓地的U-j墓,是U墓区中最重要的大墓,是1988年由德国驻开罗考古研究所发现的,这座墓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150年左右。坟墓的结构和规模比涅伽达II时期的王墓大了很多。该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其中有近700个从巴勒斯坦进口的罐子,再加上几千个葡萄酒罐和啤酒罐。在墓室一角还发现了一个赫卡即弯钩权杖。弯钩本来为牧人的工具,是用来保护牧民和当地的动物的权杖。连枷,本为农业用具,农人用此打谷子,今天在中国农村还可以看到类似的工具。弯钩权杖象征国王的统治权力,常为国王所用。弯钩和连枷一起使用常在已故国王木乃伊棺椁上发现。意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冥界也享有权威。

一些学者认为涅伽达IIIa2此时期,埃及在政治上可能已经实现了统一。而U-j的墓主蝎子王可能已经在统治一个统一的埃及。尽管在涅伽达II晚期,文化和信念一致性已经覆盖全埃及。目前的数据表明,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从不同的区域政治团体形成一个统一的主权统治,其最终的转换时间大约是在涅伽达IIIb时期。埃及的最终统一进程完成是在蝎子王和之后几位继任者手中完成的。上埃及大国提尼斯( Thinis,对应汉字“翟”,参照:兵策儒剑说文解字:崇、密、阳、翟——禹居住过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U-j墓中发现了许多刻在器物上的象形符号,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符号是蝎子符号,埃及学家认为蝎子符号是这位国王的名字。“黄”字的甲骨文字形与蝎子确实很相似。象形字典解释“黄”象蝗虫形,但蝗虫是没有尾钩的。甲骨文“黄”突出表现了蝎子的两个大钳和尾钩。

(黄字原型)

在底比斯西部沙漠Djebel Tjauti发现约5000年前的一个涂鸦,上面有蝎子的符号。描写他战胜了另一位前王朝的国王。涂鸦中被打败的国王命名的地方显示为“公牛的头”。他被反绑双手,后面描绘一个人正在牵着绳子押解。画面右下方有个蝎子,蝎子上面有个隼鹰。中国古籍记载蚩尤和炎帝都是有“牛首人身”形象,且在古埃及神农时代即格尔津文化时期,发现牛头调色板,能进一步确凿炎帝居于下埃及,以牛为图腾。因此这个涂鸦很可能是描绘了黄帝与炎帝或蚩尤之间战争描写。而旁边的鸟啄蛇图案,似乎暗示以鹰为图腾的上埃及黄帝集团战胜了以蛇为图腾的下埃及炎帝集团。“公牛头”标记在U-j墓中也有发现。笔者在2013年9月博文“良渚玉器上的古埃及早王朝法老蝎子王(禹)的名字”中已提到U-j墓中发现被打败国王“公牛头”标记,可能是炎黄之战证据,后来仓颉鸟迹博客也发现这个涂鸦并加以解说。注意在这个涂鸦的左上方,有个符号被学者解读为是轿子(Sedan)或椅子(Chair),笔者认为这个符号同样是“炎”,代表了炎帝,而蝎子符号代表了黄帝,即“炎”和“黄”在这个涂鸦上一同出现。可以判断这是炎黄之战的一个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DjebelTjauti石头涂鸦或为炎黄之战证据)

与蝎子王有关的涂鸦在苏丹境内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GebelSheikh Suleiman也有发现,其中一块大岩石上刻画一个大蝎子正在跨过一个似乎倒毙之人,此人双手被绑,其后面一个人有假胡须,腰带上配有刀,他手上拿着绳子。旁边另一个人正在做射箭状。学者认为这里描绘的敌人是努比亚人,因为他们带有羽毛和弓箭特征,羽毛加弓箭是古埃及人用来标识努比亚人的特征(后来利比亚人也是以头上插鸵鸟羽毛为特征)。这个场景被认为是蝎子王庆祝对努比亚的胜利。而这个蝎子也被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卡(Ka)之后的蝎子王II。

(GebelSheikh Suleiman涂鸦)

这个努比亚境内的涂鸦或与黄帝至尧舜禹时期征伐三苗情况有关。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南方的古族名,又称“有苗”、“苗民”。文献记载三苗有“髽首”([zhuā shǒu])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涂鸦中双手被反绑的敌人其头上的东西似乎也可以看成是“髽首”。汉魏学者多言三苗是以蚩尤为君的九黎部落后裔。尧曾与三苗战于丹水一带,并将其部分人放逐于三危,禹征伐三苗,大败苗师,三苗从此消失于历史记载中。《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也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三苗本在北方,与后世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无关。

前文已有证“帝”字原型是花瓣(兵策儒剑说文解字:皇、帝)。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文物如蝎子王权杖头、那尔迈调色板和那尔迈权杖头上,都可以看到有6瓣或7瓣的金玫瑰,同时金玫瑰下方或旁边还有一杆状东西。在蝎子王权杖头上,这个杆状东西是放在蝎子符号下方。可以对比赛斯哈特头上的符号。如果把这个杆状符号水平放置在金玫瑰上方,这个组合形成的字就是甲骨文的“帝”字。蝎子是“黄”字的原型。所以蝎子王权杖头上这个拿锄头的大人物脸前方的象形符号铭文解读出来就是“帝黄”二字,也就是黄帝。

(黄帝名字)

此文物证实,黄帝这个名字在5000多年前的埃及已经出现,因此黄帝的称号并非是后人所加!同样,炎和帝字连用也在5000多年前的那尔迈调色板上出现,被认作是“炎”字的符号与Djebel Tjauti石头涂鸦上的符号类似。如下图,其中有个拿凉鞋者,其所表达的含义不做深入解说。

(炎帝名字)


53.    嚣 xiāo

汉典:会意。从棘,从页。棘(jí),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

嚣,嚣声也。气出头上。——《说文》

象形字典:金文=(页,头部、脸部脸)+(四个口,即四个嘴),表示满脸是嘴。造字本义:满脸是嘴、满脸是牙,撕声力竭地疯狂叫喊

古埃及原型:


1960年,考古学家在努比亚Siali发现一个印章。印章年代在涅伽达III早期文化期间。这被认为是努比亚(或族群)前王国状态存在的第一个证据。画面坐着的一个人被认为正在举起他的手向前面符号代表的“弓的土地”致敬。画面上有两处隼鹰站在王宫门面上的符号。一个隼鹰站在拱形的建筑物上,隼鹰两边有两个象弓的东西。另一个隼鹰抓住一个无名的小王宫门面,放在坐者额头前方,王宫门面右边应该是坐者的名字。有7个小圆圈,圆圈上方有尖状突出。下图是两位考古学家根据印章绘图,稍微有不同。Williams于1986的绘图应该更准确。

(嚣字原型)

少昊,一说其为玄嚣[xiāo],是黄帝长子。据记载凤文化最早从少昊时候开始,成为汉民族的图腾之一。少昊有好几个儿子,其中蟜极是帝喾(姬夋)、业父(大业的父亲,简称业父)和挥公(即张挥,是张姓始祖)的父亲,大业的祖父,伯益的曾祖父,是商朝和周朝,以及赵国、秦国、江国、黄国、梁国、徐国、费国的嫡系祖先,也是东夷部落联盟最早的祖先。今在曲阜东寿丘有少昊陵,公元1111年(宋政和元年)用万余块石砌起陵坛,形如金字塔,故有“中国金字塔”之称。

(曲阜寿丘少昊陵)

很遗憾,没有发现“嚣”的甲骨文字形。但在金文中,“嚣”实际为一个鸟加四个口。鸟举起右手与图中坐者举手姿势非常相似。如果把图中7个圆圈理解为口,那么隼鹰站立王宫门面上面,加右边7个圆圈,就与“嚣”字非常神似。而这个字就是坐者的名字。这个印章与涅伽达III前期同时期,与黄帝和玄嚣时代也正好吻合。当然仅凭这些证据不能百分百确证这个名字就是“嚣”,然而结合中国古籍记载,我们可以做合理推论:黄帝统一上下埃及后,把他的大儿子玄嚣分封到埃塞尔比亚一带,玄嚣在这里修太昊之法,在“大壑”之地建立少昊之国,教化万民,同时拥有以王宫门面形式表达的王位之号。“嚣”的本意有大声喊叫之意,或许用以表达对尼罗河流域家乡和其父亲黄帝的思念乎?但是他可能并没有真正统治过尼罗河流域,这样恰好也能解释中国古籍记载中关于玄嚣是否在黄帝之后即位的争论。《史记》记载少昊并没有继位,但是他在“东海之外少昊之国”拥有王位头衔,并且在这里培养了黄帝的孙子颛顼,由于黄帝在位时间很长,少昊没有能继承黄帝之位,颛顼后来接黄帝位而成为颛顼帝。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这里有个关键一句“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大壑就是大沟的意思,这个大沟必须是是陆地上而非海里的大沟,因为少昊之国位于此。且点出地理位置在“东海之外”。遍寻地球,能够满足此条件的恐怕也就只有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了。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同时这里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发现了史前人的头骨化石。红海就是古埃及的东海,红海之外大壑位置,正是埃塞俄比亚到肯尼亚一带。这里离努比亚也不远。上埃及的统治者派人到这里建立王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古埃及衰落时,以埃塞俄比亚为中心曾建立起阿克苏姆王国,最盛时版图包括红海两岸的大片地区,首都为阿克苏姆城。公元 7世纪后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而逐渐衰亡。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仍然存在大量的黄种人基因。

(东非大裂谷)


(少昊之国所在地)


编者注:或许很多人会纠结于是不是胡说八道,然而这些推论都是基于考古证据,用历史和文字比较方法,加上合理的推论而来,这是科学允许的分析步骤方法,并非无根据意淫或纯粹的猜想。相比于《科学》杂志的洪水论文用“证明发生了一场洪水”就能敢说是论证了夏朝和大禹治水,显然笔者方法科学得多!反过来想,如果夏朝事实上真的就在埃及,那么所有这些论证还觉得是胡说八道吗?相比于国内学者认定陶寺陶罐上的两个“文字”方法是不是更科学呢?有些学者真的懂得什么是科学方法吗?在《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就科学了吗?洪文论文给出了一个鲜活例子。是否具备科学的思维不是由身份决定的。再反过来想,这样系统性的对应是不是更接近于揭示历史真实?文字记载与考古证据的结合还有比这更强的吗?谁有考古证据可证夏朝“必须一定”是在中原呢?许宏他也没有!就比如“耒”,在中国境内可否找到“耒”的文物?但是埃及有!可否能思考原因?这还刚开始,不着急,继续看。。。


版权声明:本文系文明基因(ID:bcrj-wmjy)原创。《兵策儒剑说文解字》连载为 兵策儒剑 著作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0)

相关推荐

  • 《十万个为什么》之二: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大约在五千年以前,黄河中上游地区曾居住着许多部落.黄帝就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与黄帝同时代的,还有居住在黄河上游以炎帝为首领的部落.相传炎帝姓姜,他教导人们种植五谷和改进生产工具,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日、月、肉、天

    28.    日 rì 汉典: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皇、帝

    32.    皇 huáng 汉典: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qu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后、君、尹、王、不

    34.    后 hòu 汉典: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后,继君体也.--<说文> 天子之妃曰后.--<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燧、羲、娲

    39.    燧 suì 汉典: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燧,以取火于日.--<玉篇>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女、姒、姬、朕、我

    42.    女 nǚ 汉典: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泰、太、銮

    47.    泰 tài 汉典:平安,安定.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泰,安也.--<字汇> 象形字典:泰,籀文假借"太&qu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喾、夋、挚、尧、舜

    编者注:关于喾.挚.尧.舜这些名字发现的过程,在文中有说明.然而曾有某位"专家",先是"借用"<跨越三千年的因缘>,然后再"借用"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连载42 | 亳、六、西

    汉字是华夏文明之根本.我们以5000年华夏文明而自豪.仓颉造字,以自然鸟迹象形,然而尴尬的是我们迄今并不知道我们每一个汉字的原型到底是怎样的?!甲骨文字的起源原型迄今未在中国境内找到,华夏的根本到底在 ...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连载43 | 陆、终、馈

    汉字是华夏文明之根本.我们以5000年华夏文明而自豪.仓颉造字,以自然鸟迹象形,然而尴尬的是我们迄今并不知道我们每一个汉字的原型到底是怎样的?!甲骨文字的起源原型迄今未在中国境内找到,华夏的根本到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