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者”与“行者”携手远行
11月22日上午,应青山区图书馆之邀,与青山区2019年“阅读达人”读者作了一次约30分钟的阅读分享。应读者朋友们的要求,将这次分享内容整理呈现,以供交流,并请教正。
退休后,我就进入了自由阅读时代。不再是学生时代的为考而读,也不再是多年职场的从规而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读多少就读多少。我同时进入了自由行走的时代。不再是出行必须经过组织准假,也不再是出去皆有一定的使命。说走就走,随心所欲和出行终于成为了现实。
但是,旅行的自由仍是相对的,所谓相对,不是指曾经担任过一定职务的公职人员出国还需要报备,而是要考虑:你的旅行将去向何方,山水还是圣地,近处还是远方?你将和谁同行,是朋友还是战友,驴友还是家人?这些选项,可能都将由你的阅读所决定。
先讲讲我这两年的六次旅行:
第一,读哪去哪——罗马
退出职场前夕,我读过15卷本的《罗马人的故事》,在哪个把地中海作为内海的强大古国,在那个经历了王政崛起和帝国辉煌的罗马,我整整游荡了将近两年,做了不下于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我退休后选择的第一次旅行,就是包括罗马在内的西欧行。当我走过君士坦丁凯旋门,置身于观众从影视剧中熟悉的斗兽场,面对千年流淌的台伯河,凝视身影远去的古城废墟,历史的沉重,时光的遥远,一种在书卷中期待的现场感如约而至。
第二,走哪读哪——俄罗斯
北方大国俄罗斯,和我们中国有着十分特殊的渊源和交集,可是当我决定寻访它时,就觉得像走一位资深的亲戚,临出发时,却对对方一无所知,而显得有些忐忑。于是,我阅读了这个国家十来本书籍,历史主要以它的现代史为主,俄国文学经典太多,我主要选择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的作品,临时抱佛脚,我才有勇气在预期应该是寒冷的今年四月,开始了俄罗斯“双子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行。
第三,慕哪追哪——“北宋”
北宋,是我们国家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它有最繁荣的经济,更有最精致的文化,但它也有我们这个民族最深的伤痛。我对它的阅读并没有“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而是散见于多年对苏轼、范仲淹、岳飞、包拯、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物及其他们作品的印象。出于对那个时代的向往,我采取自由行的方式,在北宋故都开封呆了五天,让肌肤亲吻了千年铁塔,用一天的时间,在500多亩开阔的《清明上河园》体验生活,做了一天北宋臣民。
第四,欠哪还哪——朝鲜
到了一定年龄,就想打捞年轻时被忽略的历史或记忆。我曾经的老部队,诞生过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经历了比上甘岭战役还艰苦的长津湖战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特别在意,40年后,觉得欠先辈一种敬仰。为此,我补课似地阅读了几种版本的抗美援朝专著,专门寻找我们军和师的历史足迹,形成心中的作战地图,以还愿的心情,来到板门店,登上中朝友谊纪念塔,在妙香山上,向着69年前的长津湖战场静默、致敬。
第五,恋哪奔哪——“昭君墓”
到内蒙旅行,除了草原景色、蒙古长调和成吉思汗的吸引,作为楚人,心中还有一个“恋人”,那就是王昭君。对她的阅读,始于剧本《昭君出塞》。但这次内蒙之行却没有她的内容。行程中只有唯一一个半天可自由安排,且青冢又在远离呼市的南郊。为了却这份“乡恋”,我从酒店借来关于昭君的万字资料连夜通读,次日起了个大早,几道转车来到青冢,拜谒这位出自楚地的和平天使,感受两千多年前北方草原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第六,惑哪解哪——泰国
今年6月的泰国之行,是我唯一没有认真做功课的出国旅行。在芭提雅酒店看泰国电视新闻,一个头发花白的女士,在巡视地方民情时和蔼可亲,并一路自己做笔记。第二天,我问地导阿森,这个人是谁?他说,她就是我们老百姓最喜爱的诗琳通公主。原来是她。回国之后,我就梳理诗琳通的有关资料,从而了解泰王室制度特点和泰国历史,诗琳通与中国特别是与武汉的文化交往。今年国庆,她获得中国国家友谊勋章,我对她特别有感。
一般来说,有了阅读,我们的行走就不会是漫无目的。不管是远是近,国内或国外,那一定是我们曾经的梦想,或是我们一段时间的心灵栖息地。至于与谁同行,照我看来,男女不重要,生熟不重要,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脚步合拍最重要,这或许就是我所说的——让“读者”与“行者”携手远行的含义。
关于“阅读”与“旅行”,有许多精彩的说法: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向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阅读可以去任何地方,见任何人,但不去旅行,一味地读书,也只能将自己困在文字的牢笼里,孤独地想象。看历史古城,少了文化浸润,它们只是一个个耳中熟悉眼里陌生的地名;看文化圣地,没有文化照耀,它们只是一个个被岁月的风雨风化的标本。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够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的成为你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气质是个神奇而又玄乎的东西,它就是内心深处的修养与才华。同样,作为身体的阅读,旅行也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旅行的意义,不只是纱巾飘飘,立此存照,也不只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它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一种浪里淘沙的改变,让你的眼光、胸襟、格局不同以往,有别平凡。
我是“读者”,也是“行者”,让两者同行,不止是读给行导航,或行对读检验,它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和过程,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更重要的是两者交织,相互相融,升华出新的精神成果。大家知道,那就是写,写出你的所获所得。现在网络平台很多,有的是分享和言说的空间。作为我,可以写评论、写游记、写散文,可以投稿,可以发自己的公众号和博客。如果说阅读和旅行是投入的话,那么,写作和表达就是产出,周而复始,形成循环,心中会有一种成就感,会获得价值的升华,到了这一步,对时间、金钱和精力的耗费,你不会觉得冤枉,会觉得值。
游览了开封,我写了《我在北宋享受超国民待遇的一天》;
游览了泰国,我写了《由一个佛教徒导演的“泰囧”之旅》;
游览了俄罗斯的“双子城”,我写了《俄罗斯的四月天》《62年前,那一场遥远的精神滋养》;
游览了朝鲜,我写了《算不上探秘,一次怀旧而已》;
游览了内蒙,我写了《草原上的那一轮明月》……
只讲两个比较典型的观察与思考:
第一,游览了中外博物馆,我发现一种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一般是在文化艺术博物馆里,而有一些国家的孩子,包括幼儿园小孩,很多都在军事和战争博物馆里,通过对比,我写了《博物馆里该有的身影》。主要观点是,对小孩子主要是进行美、爱和生命的教育,关于战争和残酷,最好等他们长大一些再让接触和认识。
第二,游览了很多中外景区之后,我写了中西方旅游景区布局对比的文章——《一些核心景区为什么与售票处越来越远》,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包括《光明日报》所属的《文摘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读者”与“行者”携手远行,有亲密的交流,鲜明的对比,美好的遇见,深刻和发现,满满的获得。“读者”浸润“行者”,“行者”激励“读者”,有精神和身体的结伴远行,我感谢自己,感恩国家,感佩新时代,让我们有读不完的书,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美丽和精彩,写不尽的心思与感怀。
朋友们,去看书吧,去旅行吧,不要在意是先打开书,还是先走出门,阅读和旅行就像一个人的双脚,朝一个方向,交替前行,互相支撑,我们可以行得更远、走得更久,它能够保证,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永远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