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你三招,不被欲望左右,不做知而不行的伪君子

《传习录》这本书,是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徐爱,收集先生的言论编纂而成的。起初,王阳明是不赞成门人私录其言的。原因是王阳明认为:圣贤教人,如医用药,都是因病立方,要根据实际病情来加减,如果拘泥一种药方,很少会不害人的。自己当时说的话,都是根据大家的毛病来讲的,如果死守这些话,岂不是误人误己?

但是,徐爱还是把先生之言,抄录下来。他认为自己如果不在先生身边,自己就会堕落,需要先生的言语时时警示鞭策。固有了《传习录》成书的由来。不然我们恐怕也无从得见王阳明的所思所想,更不会出现后来的心学大系。

为了更好地认识王阳明的思想,了解和学习《传习录》中的精华,哲学诗画特意摘录了一些简书上一些特别好的作者的个人感悟,一起来精读进入。

01

关于圣人之心

圣人不可能掌握全世界的知识,这一点圣人和普通人一样。

打个比方说,圣人的心像一面镜子,任何东西放在这镜子前,这东西都会被原原本本照进镜子里。但是没有东西放在镜子前,镜子里也空空如也。也就是说,圣人的心是现实最客观的反应。

圣人不可能知道全天下的知识,就像镜子不可能一下子照映出全天下所有的东西一样。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取决于他的心比普通人的心更明亮。圣人的心灵能够原原本本照映出客观现实,因此更能实事求是。什么是私欲呢?比如有人被欲望、愤怒左右,无法判断实际情况,这欲望和愤怒就是私欲。

当一个人不被情绪所左右,不被私欲所蒙蔽时,无论遇到任何新情况、新知识,都能更容易一眼看穿客观本质,进而直达事物内核。所以学者在学习之前,首先要有格物的功夫。如果格物的功夫做不好,读再多书,学再多知识,也仍是糊里糊涂,无法致知。

02

关于格物致知

如果是外面吵吵闹闹,没法看书,此时不读也罢,不如静心坐着。如果干扰来自内部,比如犯懒、无法安心,或者想杂七杂八的事,没法专心看书,那反倒要强迫自己专心看书,这是强行对抗自身缺陷的方法,也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

人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欲望,这是黑暗中的明灯,无比宝贵。懒惰、焦躁、恐惧、虚荣、生气、攀比等等,这些都是人的私欲。私欲潜在于人的意识中,所以我们要用行为纠正潜意识,用人的能动性对抗错误的潜意识。

格物是修行,是精一,是磨练自己的心智,让自己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自律。因为要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否则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的好习惯看起来极其难以养成,其实只要举手之劳就能得到。有的坏习惯看起来离自己很远,其实也是举手之劳就能得到。

自制力极强和极差的两个人,看似差别巨大,其实差别只在“精一”,差在有没有反思纤毫细节之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欲望在脑子里出现,就绝对会在言行气质有体现,无论怎么微小不明显,都能在我们的意识中体现。有时候潜意识里有某个欲望,但是自己的显意识并不知道,因为那时的你不自知,但这种不自知却诚实地体现在你言行气质上。因为一言一行都和意识相对应,所以行为和意识是一回事,也就是知行合一。《心学》中最早就有心理学之端倪体现:意识体现在行为,行为也可以反向塑造意识,长期重复某个动作或行为,人就会形成相应的潜意识。

03

关于知行合一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学习的方法,不存在只学习不实践的道理。比如学习孝道,就必须服侍奉养双亲,亲身实践孝道,才可以称之为学。学习射箭必须张弓搭箭,射中靶心;学习书法必须铺纸提笔,切实去写。天下所有的学习,没有不实践就可以称为学的,所以学习不仅在于理论学习,更在于实践中感悟总结。

学习是不断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自己所犯的错误,这样才能更快地提升,更好地成长。

知行合一,就是不仅要知道,还要做到实行。历史上的有些博学者,看似知道得很多,但是却没有多少能够经得起时间和现实考验的,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到最后也就变为了故纸堆,沦为历史的尘埃,无法像钻石和星辰那样,一直流传和照耀下去。

表里不一,知而不行,就是不知。而明明自己不知道,却装作知道,这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所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