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第6章 生养之神啊,你永恒【我读老子】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导读

谷:道生养万物的性质和道的“虚无”状态;

神:道的重要性;

玄牝之门、天地根:道的初始性;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生生不息。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跟第4章一样,描述道。描述的角度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谷①稻谷,庄稼。

《论语》,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其中“谷”隐喻官位、俸禄。

同理,本章中,“谷”引申为生养。谷神就是生养之神,而“道”生养万物,把道称为谷神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②山谷。空旷,宽广,经常说虚怀若谷,也取“空”的意思,这里形容道的虚空。

神,不是指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把它尊奉为神的地位。

神有求必应,道生养万物,对万物一视同仁,与万物合为一体,这一点跟神很像。所以称“道”为谷神。

不死,从生死相因而生的关系来说,有死必有生,但道是虚无的,它的“生”无从谈起,也就无所谓死了,所以称谷神不死

从道的运行过程来说,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用之或不盈,无穷无尽,当然也称为谷神不死

牝:雌性动物的统称。

上有“谷神不死”,下有“是谓天地根”,之所以用“牝”,取雌性的生殖、生养功能这个意义。

玄:冥默无有,幽昧深远。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俗一点,玄就是没有极点。苏辙:无所至极者就是玄。

可意会不可言传。

为什么称“道”为玄牝?道创生万有之物,称为牝不就可以了吗?

从道创生万物来说,万有之物是结果,但道究竟是如何创生的,这个过程如何,却无形迹可循,知其所生,不知其所以生。

可谓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用“玄”形容。

从道创生万物之后来说,道与万物共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谷神成物,但又不见谷神。很符合“玄”的意义。

道创生万物之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处种处卑守静的个性又跟传统雌性形象吻合。

具有以上理由,所以老子称道为“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门,所由也。

玄牝之门:最初的生养者来自的那里,是天地的总根源,空间和时间都聚焦到那一点,门和根都是指“道”的原始性,初始性。

无所至极者就是“玄”,“玄牝之门”形容万物之最初最初的祖先,没有比这更早更先的了。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产生了万物,肯定是存在的,可欲言存邪,不见其形;

如果因为不见其形说它不存在吧,万物明明赖之以生,因它而在;

所以用“绵绵若存”形容,表示微而不绝,存而不见的道的状态。

这个状态同时体现了道的另一特性“用之不勤”。不勤表示不劳倦,不穷竭,用前面的话叫“用之或不盈”。

还可以看看:

第7讲 第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读老子】

万历十五年:能用法律和技术解决的问题,别扯上道德【读书人】

人们为什么喜欢游戏不喜欢工作【读书人】

点我一下呗

(0)

相关推荐

  • 老子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什么意思?其实包含了养生的大原则

    老子曰: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这段话乍读来非常晦涩难懂,因为一开篇就冒出个"谷神",紧接着又来了个"玄牝". 那 ...

  • 玄牝之门

    道德经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章出现了三个名词,一个是谷神,一个是玄牝.一个是天地之根,理解了最后一个才能理解前两个. 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天 ...

  • 道德经|新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理解“谷神”更好悟道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在说本章之前,回忆一下前面篇章,老子对道的认知与描述.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众妙之门,老子用他的语言极尽 ...

  • 第9讲 第7章 愿我们的情天长地久【我读老子】

    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导读 通过人所熟知的天地这个形象说明圣人要治理天下,就得效法天地,效法道即 ...

  • 第15讲 第13章 为杨朱的“一毛不拔”点赞【我读老子】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 ...

  • 中庸研读(第2讲:第一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2讲:第一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一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天.命.性.道.中.和等基本概念,性.道.教三者的关系,戒慎.慎独等存养省察功夫:理解中和的功用,中庸之道 ...

  • 《道德经》第四讲 第三章 感悟《一》

    原文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 《道德经》第七讲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

  • 《道德经》第八讲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5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5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3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这是一节,这一大条分成三节.头一节,他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2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2条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这段和 21 条应该是一段,这个书搁成两段了.成无己本为一段,他说"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