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考状元患抑郁症,引发数万人热议:多少父母,养出了“有病”的孩子

还有几天就要高考,每年大家对高考状元都非常好奇,同时对往届高考状元的去向也很好奇。
其实不少优秀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后,过得并不像当年考上状元那么风光。
前两天,《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在朋友圈刷屏,看完之后,心有戚戚、感慨良多。
讲述者开篇就说道:
“成为高考状元,也许一半都是我妈的功劳。
妈妈把剩下的人生都托付给了我,因此尤其严格,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名次稍有后退,妈妈立即加大功课强度;

寒假早上赖会儿床,遭到妈妈又哭又骂;

假日里小伙伴约玩,妈妈不让出门;

高中参加象棋社团,被妈妈破口大骂;

在家读《红楼梦》,被妈妈制止。

除了吃饭睡觉,所有时间都要拼命学习,考第一名、考好大学是唯一的目标和意义。
那时候,她相信:这样麻木而不快乐的日子,可以换来前程和广阔的自由。考上大学,一切任务就完成了。
高考结束,她如愿考上省状元,被北大录取。
然而,进入北大,她所相信的一切,全部崩塌了。
大学里,没有随便玩的自由,课业依旧很重,竞争更加激烈。
优秀的同学很多,他们不仅成绩好,还目标明确,过去并不全是苦哈哈做题,对于未来充满无数期待和规划。
她突然发现:
“自己以前吃的苦,似乎都白吃了。
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更不知道自己想干嘛。”
面对热情满满的同学,她感觉自己是个发烧的人,看着体育场上的人挥洒汗水。
她开始浑浑噩噩,觉得自己“是个垃圾”、“配不上北大”。
她陷入抑郁的深井,逃课、失眠、喝酒、几乎自杀。
幸好,朋友和医生的帮助,让她爬出致命泥潭。她也终于在五年后,懂得了学院院长常说的“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这个过程,难以言表的疼痛和艰难。
 
长长的评论区,无数人讲述着相似经历。
纵观其经历,他们有两个共同特征:
 
从小被逼着考大学,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是什么,最后在大学里深陷迷茫和焦虑;
从小被要求优秀、不能失败,在大学里遇到困境,不能勇敢面对,无法调整自己,自我价值感丧失殆尽。
明明优秀过人,为何如坠深谷?
因为,社会要的是立竿见影的功利,父母要的是触手可及的成绩,而孩子需要的,是身心健全的成长,却无人重视。
 
最终,表面上看起来优秀的孩子,其实早已“病入膏肓”。
1.
只追求成绩的教育
让孩子患上
不知人生价值的“空心病”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应该是点燃一把火。

孩子最富生机,生命深处渴望向上生长,这份本该被唤醒的渴望,却被父母一手摧毁,沦为学习机器,被扭曲的目标和冰冷的鞭子驱使。
想起我的同学,他活泼开朗,嗓音优美,常登台演唱,成绩也很好,中考时,我们俩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重点高中,他是全区第一。
上了高中,他依然成绩优秀,总是年级第一,高考毫无悬念上了清华。
令人意外的是,仅仅两年,他就被退学了。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了缘由。
他完成了父母要求的奋斗目标后就开始迷失自己,找不到人生目标的他,渐渐沉迷游戏不可自拔。
同学都是天之骄子,他没了曾经的优越感,几次成绩不理想,开始破罐子破摔,所有课程,全线挂科。
令人唏嘘不已。
这种现象,并不鲜见。
我的同事,前年孩子考上浙大,她长吁一口气,觉得此生任务圆满完成,孩子亦然。
上了大学,孩子进入了放纵模式。
夫妻俩追到学校找孩子谈话,孩子反问:“你们不是说,上了大学就自由了,不再管我了吗?”
原来,孩子以为求学苦读,都是为了满足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
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是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他收到过许多学生的痛苦倾诉:
“我完全不知道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
“我过去19、20年的日子,好像都是为别人而活着,我不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徐凯文老师把这些孩子的症状,称为“空心病”
他们明明前途大好,却强烈感到空虚、孤独、无意义。
因为,他们从未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他们读书不是为了感受生命、探索世界,仅仅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考个好大学”。
2.
一味要求优秀的教育
让孩子患上
不知如何面对困境的“脆弱病”
看过一部电影《阳光普照》。
电影里的大儿子阿豪,长得帅、成绩好、温暖纯良,老师同学喜欢他,父母偏爱他,人人都说他前途无量,他却自杀了。
阿豪有个弟弟,成绩糟烂、张狂不羁,父亲几乎不愿承认有这么一个小儿子。
有人问阿豪父亲:“你有几个小孩?”
他说:“一个,明年上医学院。”
笃定的语气、胜券在握的表情昭示着:失败的儿子不配有姓名,优秀的儿子不容有失误。
阿豪曾高考过,没考上第一志愿,复读了,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出错。
父亲把印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笔记本送给阿豪:“你不能停下来,弟弟不成器,只能靠你了。”
阿豪如他所愿,听话懂事、成绩优等、性格温和,完美得无可指摘,是所有父母都想要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每天过得如履薄冰,一切都要在既定轨道上,严丝合缝。
阿豪在世上最后一条短信写道:
“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世人皆爱光明、成功,所以,当孩子有了缺点、遇到失败,我们就会气急败坏地呵斥,迫不及待命令改正,苦口婆心激励加油。
失败是羞耻的,阴影是不配存在的。
 
我们忘了关心孩子跌倒了疼不疼,失败了难不难受,忘了心平气和告诉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在阴影里感受光明,更忘了跟孩子一起承受挫折。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培养孩子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父母一味要求孩子成功、考第一,却从未理解、宽慰,这样的孩子没有弹性,脆弱易折,承受不起挫折,看不到前途的希望。
 
3.
父母的最高成就是
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
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书中定义:
“正常的孩子”:有是非判断能力、正直、快乐、有社会责任感,能够承担压力也能够探索这个世界。
培养身心健全的正常孩子,是作为父母的最高成就。
  • 对待孩子学习: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说: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是为了讨好家长,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不是为了奖励,而是自己内心有一种向上的动力,这股动力会驱使孩子遵守纪律、争取好成绩、追求卓越,最终成为优秀的学生。

看过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记者问芬兰的老师,当一个孩子数学学不好,会怎么办?

几个老师异口同声的说:

“如果他对汽车感兴趣,我们会从汽车讲起,然后激发他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和好奇是学习的天然内驱力,用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才能真正自发学习。

不过好奇未必持久,接着可以把学习热情培养成学习习惯,这样孩子学习时就能后劲十足。

广西730分学霸的妈妈说:“从小培养习惯,定型后,后面的路很好走。”
父母帮助孩子努力学习,获得跃迁的敲门砖、良好的学习方法、坚毅的心志。但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现在逼你学习是为了考好大学”,应该告诉孩子是为了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否则,父母就会成为阻碍孩子人生的天花板。
  • 对待孩子失败:学会接纳、教孩子面对

有个三年级孩子,考试错了一道口算,得了98分,屈居第二名。父母严厉指责他,辱骂、罚跪、不准吃饭。
第二天,孩子跳楼自杀了。
孩子的脆弱无助,源于父母甩锅式责罚。
对错成败,本是人生常态。
功利的社会、焦虑的情绪,却让我们无比苛刻:成绩必须优秀,犯错就要挨批。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将来必定脆弱不堪。
父母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失败,帮孩子一起面对失败,告诉孩子失败是常事,每个人都是从失败中走过来。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找到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方法,就可以做得更好。
  • 对待教育态度:平等的尊重、权威的督促

《亲爱的三毛》写道:

大部分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期望自己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能在孩子身上实现。

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百都能转移到教育下一代。

又以为,孩子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

这段话,是很多家长的写照。
他们把孩子当作私属物品,它必须乖巧听话、值得夸耀,顺着自己的心思生长。
孩子是独立个体,他因渴慕生命和成长而来到世上。如果一切只听从父母,永远都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当然,孩子成年以前,父母是监护人,教导督促非常必要。
懂得这两点,我们才会在尊重和权威之间,努力取得平衡。
就像《正面管教》一书所说:
一方面要在孩子懈怠、犯错时,给予权威督促与教导,另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思考和喜好,对孩子善意沟通、宽容接纳。
父母是孩子的命运,家庭教育的优劣,深深影响孩子一生。
北大教授于丹在某论坛中说:

教育的本质是用来成全人的。

培养孩子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才会让孩子获得全面的成长。

我们的孩子,拥有了健全的身心人格,就能懂得刻苦学习、积极思考;敢于直面挫折,在人生起伏中,永远善待自己,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终将找到自己的热爱,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真正过好自己的一生。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作者简介:云开,高级研发工程师,自由撰稿人,爱孩子爱写作,左手研发,右手文艺,相信唯有内心肥沃,梦想才会开花。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专门研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跟着青榄听名著》音频节目正在热播,多本中外名著免费听。每天陪孩子聆听书中好故事,养成阅读好习惯。

不少读者反映7:00没有收到我们的推文

其实青榄君每天都在准时推送

只是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

建议大家将「青榄家长地带」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消息啦

系统介绍科学、文化、idea、人物
全面拓展知识面,探寻世界的真理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直击少年心理
解答孩子的疑难困惑
《少年》(双月刊,共四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