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国画经典构图解析(3)
人们爱竹、赏竹、咏竹,竹子更成为艺术家反复描绘的对象。《竹子构图100例》从流传至今的众多画竹名作中精心选取了100幅经典绘画,从构图这一角度对每一幅作品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不同作品构图体式的具体分析,对广大绘画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来源:《竹子构图100例》,这是2009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王继平、居瑢。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要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1.此幅作品为宋画小品常见的边角构图。画中竹枝皆出于画面右下角,枝叶穿插有秩,聚散得宜,繁密中见疏朗,几只麻雀腾跃其间,为画面增添几分灵动之意。↓↓↓
2.此图为典型的倒三角形构图。画面绘竹枝上一雀鸟正在悠闲地啄理羽毛。整幅画面景物聚于下侧,上疏下密。竹枝用双勾技法,雀鸟在用色彩没骨画出后,重点部位再用墨线提醒,画面意趣动人。↓↓↓
3.此幅作品中画面右上角凌空插入倒垂竹枝一竿,构图呈倒三角形式。墨笔撇写竹叶,绘偃仰起伏、前后穿插之态。画面物象聚于右侧,左侧书长款,格调清雅,表现出文人的艺术趣味。↓↓↓
4.此幅作品构图中,竹、石皆平整安放于画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然而画家巧妙地描绘了两竿新篁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使得画面平中见奇,不经意间流露出灵动之意。↓↓↓
5.此幅作品为田字形构图体式,画中物图饱满,物象繁多,杂草和岩石的竖与水波纵横交错。竹枝倒挂,与杂草勃发的坡石呼应,流水潺潺似可听到水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通过巧妙的构图使观者于小场景中观见大千世界。↓↓↓
6.此幅作品是典型的小品构图,呈反C字形。以行草笔意写竹子、梅花、奇石。画面左疏右密,聚散穿插安排极为巧妙。由于物象简省,更可见画家在画面安排上的功力。↓↓↓
7.此图竹石皆出自画面左下角,依势伸向画面右上方,形成典型的对角线构图。石后新篁取势向左,破其主势,进一步丰富画面。左上角题诗既点出了画题又和右下角的空白形成虚实对比,使整幅画显得清雅疏朗,书卷气盈人。↓↓↓
8.此幅作品是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竹枝出自画面左下角,笔力劲挺秀拔,有风姿绰约之感,得淡雅清逸之致。↓↓↓
9.此图竹枝出版画面左侧中部,取势向右,欲扬先抑,至画面右下角昂扬奋起。画面呈开口朝上的变异C字形构图,简约疏朗。笔笔有神,墨韵生动。↓↓↓
10.此图是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以浓淡笔墨写枝撇叶,配以作者潇洒的行草题诗,整幅画格高韵足,表现出文人画的艺术趣味。↓↓↓
11.此幅作品构图简洁,物象多聚于画面左侧,呈则字形构图,右侧的留白给人以画外之思。画家以淡赭黄色写枝撇叶,严谨细致。配以左侧的浓墨题款,使得整幅画古拙奇绝。↓↓↓
12.此幅作品中竹枝、奇石皆出自画面左下角,取势向右,画面左密右疏。竹叶以书法笔意撇出,墨色清润,浓淡相间,偃仰起伏之态尽出。配以右侧画家特有八分书,画面意趣动人。↓↓↓
13.此幅作品中老竹、新篁、青笋丛生,画面繁而不乱,合于法度。浓墨撇写老干枝叶,时见洒脱;淡墨写新篁、青笋,清润可爱;老干用笔苍劲,更加衬托出新笋的清嫩之态。↓↓↓
14.此图是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右上角倒挂竹枝与左下角勃发的杂草遥相呼应,巨石稍稍向左倾斜,横亘于画面中部。一只青蛙匍匐在岩石上调和张力十足的画面。笔力强劲老辣,构图险峻,显示出作者超人的胆识和浑厚的功力。↓↓↓
15.此幅作品绘林间一角,磐石苍劲,修竹清润,一只倔强的八哥立于磐石上回头而望,似被画外之物吸引。构图呈由字形,物象多聚于画面下部,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
16.此幅作品是满构图体式,画面繁密而不塞,奇石与倒挂的竹枝形成一个回环的势,将观者的视线集于画面中夹的三只八哥上。三只八哥形态各异,或抬头仰望,或凝视静观,整幅画意趣盎然,耐人寻味。↓↓↓
17.此幅作品绘修竹数竿,构图简约疏朗,左密右疏,随手撇写竹叶 ,俯仰向背,皆存书法意韵,画面清雅秀逸。↓↓↓
18.此图中倒挂的竹枝与画面左下角梅枝形成一个明显的Z字形构图。梅、竹笔力遒劲,画面左虚右实,左侧的题款巧妙地平衡了画面。↓↓↓
19.此幅作品为典型的田字型构图,画面充裕饱满,数竿修竹掩映于太湖石与花墙之间,形成纵横交错之势。画面设色古艳,画家以花墙为载体,将现代构图理念引入花鸟画中,开花鸟画之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