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出发前往阿坝州,可以走成灌高速,再转入都汶高速,抵达汶川就进入了阿坝州境内。阿坝州的传统民居也随着我们一路向西的行程,从汉羌结合到羌式风格,再渐渐演变为藏式。四川境内的藏式民居在全国五大西藏而言,除了共同点之外,还有有自己的特色;其他西藏亦然,这是由于每个地域不同的地理和文化差异造成。
但就阿坝境内而言,从黑水到红原,一路上的藏式民居尽管有着差异,但整体风格变化不大,也就是明显的康地藏式风格。等到了阿坝县,发现县域里的民居和阿坝州其他地方的有不同。由于我尚未走遍阿坝十三县,不敢妄下定论阿坝县的这种民居在全州独一无二。后来就这个问题请教当地朋友,他们很有些兴奋地说是这样呢,阿坝(县)房子和别的地方不同,你能发现这种区别,看来真的是当我们是朋友啊。
心细总还是有好处。发现别人家乡与众不同之处,一下子就能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不过还是有些遗憾,我未能走进这种独特民居里面,了解内部结构和其他详细信息。那天早上,天还未亮我和隆多早早起来到山顶等着拍晨曦下的县城全景,下山的时候,经过一家典型阿坝(县)民居,正巧一位老人家赶着三头牛出来,我让隆多跟老人家说下,是否能到她家中拍摄?虽然听不懂藏语,但从老人的面部表情和摇头的姿势能够看出,她毫无商量余地地拒绝了。
隆多后来解释说,通常是这些老人家觉得自己的房子太破旧,不好意思待客。如果果真是这样,倒是我显得唐突,而且很有叨扰。后来我没再提出过这样的要求。
不论是夯土+木结构还是石基或者现代建筑材料,或者四方的院落围墙等,这些都非阿坝县传统民居独有。阿坝(县)民居,与我而言,独特在两个方面。其一、两层半结构。这个半层通常位于房屋正门的左后角,高出二层楼顶半层楼,像个小阁楼。不知道是和两楼之间是否有楼层相隔还是连为一体?
前往莲宝叶则的路上,我还拍到了这半层位于右面的一户人家,刚开始的时候心里在想,不知道是不是特例?我问同行的达基,达基说这个,应该没有区别。很快,他的话得到印证。在我们打尖休息的藏式农家乐,由于地处一个半山坡上,等待饭菜上桌之际,我用长焦镜头拍摄了远处的村落,发现或左或右的情况不一而足。
还有一些民居,不是这种两层半的结构,同理,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阿坝县传统民居的范畴。也有可能是基于时代的原因,进行了相对应的改良以便居住起来更舒适。
其二、房屋的纹饰。凡我所见,这种传统民居都用红白两色装饰外墙。红白之间相隔有一定距离,纹路呈现倒三角形,看上去像是漏雨形成——只是就形状而言,我知道这不可能是漏雨形成的自然纹路。除非在屋檐上专门放置红白两色颜料,任凭风吹雨打自飘零。
有的在正屋子墙上也装饰有红色竖条,很规整。外墙上的三角形看上去也有一定的对称性。
著名诗人北岛在文章中说自己的英语水平相当于初中水平,这就使得他在国外的时候无法加入国外诗人们的讨论,因为再怎么高水平的理论观点,都不能表达完整。这种情况也体现在隆多和身上。尤其是达基,经纶水平已经达到后年去考取拉然巴格西学位,但基于汉语的表达障碍,他们未能更详细地向我表述有关阿坝县民居的历史和传承。
达基说这种民居和拉萨一带的民居完全一样,说明阿坝县的藏族同胞最早是由拉萨迁来。关于红黄纹路,达基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红色代表了藏传佛教,白色纹饰更早,在藏传佛教之前就已经有了,是藏族人本身的民族传统。我想了想,是不是源于雍仲佛教?雍仲这个词是汉语音译,达基能够了然其中的含义,他用力点点头回答:是的,是的。
隆多的汉语表达要流畅一些,他说有一种说法,阿坝县最早是从阿里地区迁徙来的,所以民居保留了阿里地区的特色。关于红黄相间的纹饰,隆多说不是很清楚。我结合达基所说的“白色纹饰是藏族人本身的民族传统”这一说法,雍仲佛教发祥于古阿里,两人的说法不谋而合,看来是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回到成都,我查询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达基和隆多的说法正确。同时资料还讲述了阿坝这个地名的由来,和阿里更是渊源颇深。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大军征松州迎娶文成公主,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曾从吐蕃腹地阿里一带移民驻军于此,居住繁衍,游牧耕作。唐贞观年间,吐蕃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从吐蕃阿里地区移民于此地,世居繁衍,其自称为“阿里娃”。后简称“阿娃”。汉字译写为“阿坝”。藏语意为“阿里人居住”,喻“阿里人开发的地区”。1954年建县时沿用其名。《安多政教史》载:“吐蕃以武力撵走唐军后,藏族百姓次第定居下来,所以阿坝当有古代守边的吐警士卒血统,宗喀巴时代也有藏族部落安家”。“多麦南北人民好多都是吐蕃法王派来驻防唐蕃边境的部队之后裔”。
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不论是民居,还是服饰、风俗等等,都是历史的活化石。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背后往往隐藏着海量信息,只要用心,我们就可以穿越时空,进入到历史深处。
遇见民居
看见历史
………………………………………………………………
关于作者|舒放,力求避免油腻的中年男子。流浪各地,但定型于高大陆青海。写诗多年,一直坚持着,哪怕诗歌从大众变成小众乃至现在的旁门,喜欢不减,且欢喜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