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七大模式

股权激励的七大模式

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进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使经营者获得公司一定的股权,让其能够享受股权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权利。在股权激励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旦举措失当,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会引发组织内耗,甚至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介绍股权激励的七种模式,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01、干股激励模式

首先,我们要界定何为“干股”。通俗而言,干股就是本人不出钱而获得公司的收益和分红。一般情形下,公司会通过赠送干股的方式,达到绑定和拓展资源的目的。

“绑定”,即以干股的形式,对公司管理层或者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进行套牢。如果您掌握核心技术,而该项技术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存续与盈利水平。那么企业很可能会给您配发一定数额的公司干股,享有公司部分分红,将您的个人收入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这便是绑定。

不难发现,如此的“绑定”建立的基础是相互的,一方面员工存在潜质,该项潜质能为公司带来广义的“好处”。另一方面,企业割舍部分“蛋糕”给员工,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拓展资源”,即以干股的形式扩充公司资源。

这里我们举一个不太合适的例子。漫威英雄——钢铁侠托尼·史塔克,按照漫画介绍,钢铁侠衣食无忧,家资巨富,而且堪称机械天才。

假设,某日某自动化设备生产工厂,在《Today》中刊登以下内容:

有鉴于钢铁侠为维护世界安全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公司宣布赠予钢铁侠本公司干股25万股,即日生效。

显然,该公司目的并非寄希望于史塔克能为其研发新的自动化设备,更多的是扩大公司声誉,拓展公司资源。

绑定与拓展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为我所有,后者被我所用;前者更多地倾向于内部人员激励,后者多为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前者务实,后者多为务“虚”。本文将着重介绍前者。

其次,干股有别于注册股,后者享有公司分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重大决策的权利,有权选择经营者(公司执行高管等),受到相关法律保护。而前者更多属于公司内部治理行为,干股受益人一般仅享有分红,并不实际参与公司决策,

再次,干股不等于工资,也不应该以工资的形式发放。工资是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正常所得,其假定条件是所做即所得。另一方面,决定工资高低的,一般是此人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所掌握的技能,而这些并不与公司经营状况直接挂钩。

我们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

“咱就是打工的,公司状况如何与我何干?换个地儿,弄好了还能涨工资呢 !”

而干股不同,其出发点在于让被激励者与企业共荣,共同致力于企业长期有序发展,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破除屁股决定脑袋的本位主义,着眼公司整体大局,面向未来,

需要特别提醒您的是,在具体操作中,不建议将分红如工资发放一样,按期按点儿给员工一张收入小条即算完成,而应以一种能承载企业文化、明确激励导向的方式进行嘉奖宣传,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般而言,干股作为激励举措更适合在企业初创期实施,这个档口,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健全,未来市场盈利规模及发展预期尚不明朗,如果要求雇员出资购买公司股票,雇员将承担极大风险,很可能出现应者寥寥的尴尬景象。干股则不必要求员工出资,又能起到激励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的目的,起到绑定企业核心人员的作用。干股无须工商注册,不涉及公司控制权,期限可长可短,身在股在,收放自如,实乃企业家必备之激励良策。

02、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赋予激励对象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公司相应数量的股票,也可以放弃购买股票。

比如,某天笔者难以忍受办公室的压抑气氛,一咬牙一跺脚高喊:“不干了,离开这个鬼地方。”老板初始错愕,转而大声对众同事言道:“这家伙又没吃药吧,赶紧给他喂药。”万万没有想到,第二日,笔者便不辞而别,造成事实离职。

三年之后,笔者成立的公司成为业界翘楚,即将上市。但是,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于是,笔者便找到了原公司老板:

“当年大哥对小弟十分照顾,现在小弟的公司虽然势头不错,但是缺乏像您这样的优秀管理人才。我们诚心诚意邀请您,负责公司管理工作,作为回报,除了您的固定年薪及绩效外。公司还给予您20万股的期权,3年后,按照每股1元的价格,您便可以行权。”

在公司快速成长期,为了加速企业发展,招揽人才,股票期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股票期权一般授予公司管理者或者核心员工,企业与被激励对象签订合同,授予其未来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行权、获得特定数量的公司普通股票的选择权。

被激励对象有权在约定的时点获得约定数量的股票,获得股票市场价格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收益。

比如,公司核心技术员工A约定某项专利交付公司后便可行权(不同于一般的事先约定,行权约定可以以特定的事件作为节点),事前约定每股1元,可购买20万股。

A在3个月后行权,当日该公司股票市价每股16元,A的收益=(16-1)×20万,毛收入30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时限为约定的股票期权中,在约定的合同期内,股票期权不能转让、抵押、质押或者偿还债务,也得不到相应的股息收益。

股票期权作为前瞻性激励机制应用最为广泛。其假定条件是,行权价低于当时股票市场价格,只有当公司市场价格走高,股票增值时,被激励对象才能实现收益。股票期权掰开看,是权利而非义务。被激励对象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如当时股价低于行权价,则可放弃该项权利。比如,行权价约定为每股15元,可购买20万股,到期后,实际股票市场价为每股12元,那么员工会自然放弃行权。

而要想获得不菲收益,则被激励对象需要对公司发展做出相应的努力,比如管理层能组织规划企业发展,技术人员稳扎稳打掌握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步步为营地赢得市场认可等,让企业发展与被激励对象收益紧密结合、环环相扣,实现多方收益。

03、管理层收购模式

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经理层利用借贷等方式融资或者通过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行为,该行为将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多方面的变化,改变公司的所有制结构。

该行为之所以“特殊”,在于以下几点:

(1)该行为与一般企业重组或者企业收购不同,除了强调收益和企业增值外,还将引起企业产权的变动,尤其在企业的实际掌控权方面。

(2)管理层收购属于杠杆收购范围,其核心是公司经理层。

(3)管理层收购的对象比较多样,管理层收购的对象既可以是整体公司,也可以是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甚或仅为公司中某一特定部门。

在企业内部管理层对公司的收购中,管理者掌握公司许多资源,对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十分了解,从受托的管理者变成产权拥有者,自然出力不同。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作为企业管理者,在聘期间不能使企业得到发展,那么在变成企业所有者之后,就能使企业获得佳绩吗?

如果在产权发生变化后,企业获得佳绩,那么是否有理由怀疑,管理者在之前工作中未尽全力呢?

按照理性人假设,每个人在市场行为中,均试图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那么,一旦委托管理人有意进行收购,必然会刻意操作公司业绩,以便实现低价收购。

当然,这其中涉及很多具体问题,在我国,基于不同的文化基因以及尚不完备的经理人制度,管理层收购还存在争议。

04、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

股票增值权由股票期权变异而来,是股票期权的衍生品。激励对象的得利方式仍旧是获取约定股票价格(或者约定之日股票价格)与行权股票市价之间的差额,不同在于,多数情况下企业直接对被激励者进行现金支付,而被激励者无须进行股票买卖。

比如,公司对管理人员A以每股1元、总共20万股的约定行权价及股票数,执行股票期权激励。行权期至,A通知公司,将在本月末行权,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公司只好在股市中以每股15元的价格买进10万股,再让渡10万股,以约定价格“授予”A。不久之后,A 将20万股以市价每股15元全部出售。

问题:这笔交易值吗?

当然不值,在此期间不但会产生大量的税费需要计算缴纳(公司及员工A皆需要缴纳),还会因为市场波动造成股票的损益,其中有很多因素难以控制,激励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重新来,公司与A约定,以当年公司股票市价每股5元为基准,3年后,每股价格的增值即为A每股实际所得,共享有20万股的增值权益,白纸黑字,公正有效。3年中,A锐意进取,公司腾跃发展。行权期至,公司股价每股15元,A享权20万股,现股价减去基期股价,每股收益10元,A的税前毛收入200万元。

比较两者,相同点如下:

·激励导向,实现企业与被激励对象共赢;

·实现途径,以股票不同时期的差价确定收益。

与股票期权相比,股票增值权另外具有如下优点:

·股票增值权模式操作简单,无需解决股票来源问题。行权时,直接兑现股票差价即可;

·被激励对象无需支付现金,可规避“避险行为”的发生,行权期到,公司可向被激励对象支付现金、股票或者两者结合;

·减少中间交易税费,减少企业成本,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所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但相比于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更具风险,股价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收益由市场决定,很有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比如,给公司管理人员A的激励方案是基期股价设为每股15元,总股数为20万股;3年后,行业整体遇冷,公司股价每股5元,但3年中A呕心沥血、勉励维持。这时,企业便需要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了,而不应仅仅依据股票增值。

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对于国有企业尤为适用。一则,国企多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比如石油石化、铁路桥梁等,投资收益期相对较长,要求管理者在岗位上服务较长时间,以便企业持续发展;二则,国企管理者自身资金有限,按照国资相关规定也难以施行管理层收购或者股票期权,适时试行股票增值权激励,可加强管理者的归属感,也为深化国企改革抛砖引玉。

05、虚拟股票激励制

所谓虚拟股票,顾名思义,重在“虚拟”二字。被激励对象并不持有公司股票,而依照相关激励政策,仅享有相应数量的分红权,或由股票升值带来的收益;无表决权,也谈不上出售或者转让。

在被激励对象离开公司时,虚拟股票自动失效。虚拟股票持有者可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分红),将个人长期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

虚拟股票享有的是对公司利润的分红权,从严格意义上讲,无权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监督管理,持有者终究并不持有公司股票。就本质而言,虚拟股票是奖金的延期支付,长期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这里我们重点梳理虚拟股票与股票期权的差异,以便您记忆理解。

(1)与股票期权对比,虚拟股票的激励方式无需认购公司股票,实际上被激励者所获得的是对企业利润进行“瓜分”的凭证或者权利。

(2)在激励中,虚拟股票持有人的收益为现金或者等价股票;而在股票期权中,企业不需要支付现金,个人行权时通过支付现金,在约定股价下获得相应股票。

(3)风险不同。虚拟股票所得为企业分红,一般皆有收益,只是有多有少而已,风险相对较小。而股票期权所得是当时股价与行权价之差额,由差额带来收益,存在一定风险。

虚拟股票因立足企业发展,重在分红激励。所以,容易使被激励对象过分重视企业短期利益,而减少资本公积,忽略基础投资,进而影响企业长期发展。另外,资源有限,对现金的“瓜分”也将加重企业现金流压力,对于现金本就紧张的企业,这无疑将雪上加霜。

06、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

限制性股票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股权激励计划的约定条件,授予公司员工一定数量的股票。被激励对象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符合股权计划规定的条件下,可以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不同于前面所言的多种股权激励模式,限制性股票对获得股票和出售股票皆设定了约束条件,举例如下。

获得条件需同时满足:

(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3年;

(2)所在部门3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

(3)生产单位的成本指标较前一年度需优于计划指标……

出售条件需满足:

(1)持股期间无重大职务过失,未涉及违法犯罪案件;

(2)与持股人直接相关的财务指标,在持股期间优于计划指标;

(3)培育扶植青年梯队不少于5人……

满足获得条件方可持有限制性股票,而仅当满足出售条件时,才能将股票出售以获利。

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相比如何呢?我们省去更多的文字,直接试算,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显见。

公司职员A,担任公司管理者,锐意进取,堪称新时代'五好青年',职员B较A稍稍弱一些。A持有股票期权1万股,约定执行价为每股10元;B获得限制性股票0.5万股。

假设情况1,3年后,股票市价每股25元,A行权,购入1万股,获利15万元;同年,B满足出售条件,出售股票,市价仍为25元,获利12.5万元。

假设情况2,3年后,股票市价每股5元,A放弃行权;同年,B满足出售条件,出售股票,获利2.5万元。

假设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均为0.5,要是您会选择哪一个呢?

当然,在使用限制性股票的同时,一些企业也会采用混合模式,同时推出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股票激励方式。2014年10月9日,百华悦邦便推出其《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如有兴趣,您可以搜索阅读。

07、业绩股票激励模式

业绩股票是指公司以普通股作为长期激励报酬,支付给特定员工或者管理者,股权转移的条件在于事前约定的目标业绩得以达成。

作为股票激励的另一种方式,其操作模式比较多样。通常而言,公司年初与有关部门协商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增强员工参与感,调动气氛)确定年终业绩目标。假设一切顺利,年终目标达成,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者提取奖励基金用以购买公司股票。为了预防短视行为发生,公司在业绩股票流通时间及数量上会有所限制。

比如,为了分别激励公司职员A和B,笔者决定采用业绩股票方式用以激励其工作积极性,组织人事部、财务部及生产运营部制定了年末预期目标,将业绩指标分配给A和B,并当众许诺,年终目标达成,每人可获得20万股。

年终,目标顺利达成,笔者信守诺言,A和B分别获得20万股,当时股价为每股15元。

情况1,A当即行权,税前所得300万元。次日辞职,次年,成立新公司与笔者竞争,3年之后,笔者公司破产清算。

情况2,授予股票前,签订业绩股票流通协议,奖励的20万股在当年业绩达成后当即授予,但获得者每年出售不得高于5万股,如出现损害公司利益、非正常离职及违法犯罪等情况,则其所持有的业绩股票将被取消。

情况3,当年授予业绩股票,并规定股票流通时间及每年累计最高流通数量;小步快跑,滚动制定业绩目标,每年将业绩目标提高一点,而后根据完成情况,协议解锁业绩股票流通时间及数量。

业绩股票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能激励公司特定人员完成业绩目标。一则,当制定合理目标之后,被激励对象将努力促成业绩目标达成,以收获实利;二则,当得到业绩股票后,员工成为公司股东,与原股东达成利益一致,同向共力,会加倍工作以促进公司发展。

(2)具有强约束力。比如情况2与情况3,对被激励对象约束力不断加强,其收益逐步兑现。如损害公司利益,非正常离职等,其后续业绩股票将不能承兑,这增加了他的退出成本。

业绩股票适于公司进行动态管理,在业绩达成之后,可根据市场情况逐渐拔高业绩目标,小步快跑,实现公司的“步步登高”。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业绩股票激励模式最大的障碍在于如何制定有效、可落地的激励业绩指标。指标定高了,员工会望洋兴叹,没有兴趣参与;指标定低了,无益于企业发展。所以企业务必审慎对待业绩指标的制定。

(0)

相关推荐

  • 企业经营中的8大股权模式

    即使是今天的中小企业,其也有可能通过不断努力,成长为未来的大企业.在向上跋涉的进取中,股权模式是企业命运方向的关键所在.选择正确的股权分配与激励模式,能够以不同方法,解决企业所面对的特定问题. 期权模 ...

  • 你真的懂股权激励七模式吗?

    前言: 当今,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企业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企业如何使核心员工长期稳定为企业服务?企业如何与员工着眼未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过实践证明,股权激励是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本开发 ...

  • 绿维文旅:旅游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及七大模式

    旅游项目工程管理内容 旅游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旅游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规定,代表业主对旅游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广义的旅游工程项目管理是指旅游工程项目生 ...

  • 股权激励12种模式的利弊

    A.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相对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最大的问题是股权来源的不确定性和难度比较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允许企业留置或回购股权,只能由现有股东提供,所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必定直 ...

  • 深度解析上市与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12种模式的利弊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种类和利弊 ▒ 1.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股票期权模式] 是指股份公司赋予激励对象(如经理人员)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 具有这种选择权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 ...

  • 【分析解答】拟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激励模式如何选择?

    之前的文章小编讲了拟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最佳时机,结论是在企业上市报告期前实施完为最佳时点,但现实情况,也有很多企业已经是处于报告期内,才开始做股权激励,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尽量在报告期的第一年或第 ...

  • 一文了解:股权激励十大模式

    编辑 谢东记 2020-11-17 编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介绍过企业是否需要做.如何做股权激励后,本文以具体企业案例为范本,向您展示华为.阿里.小米.比亚迪.联想.TCL ...

  • 物企股权激励方案怎么做?一文读懂股权激励特点、模式与具体方案设计

    物业管理行业迎来资本风口,行业资本化进程不断加速,上市品牌物业企业备受青睐.与此同时,物业行业人才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越来越多的物业企业开始探索股权激励机制,来加强企业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与绑定性. 股 ...

  •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七大估值方法!

    有些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后,发现员工并没有展现出多么高的能力,也没有起到股东应有的作用,老板是希望员工能够以股东的身份积极工作,但有时候,结果却不尽人意.老板会说,为什么我把公司这么便宜给他们股权,员工 ...

  • 七大工程承包模式及优缺点小结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模式在建筑施工行业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施工企业哪能不懂EPC.PMC.DB.D ...

  • 关于上市与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十二种模式的利弊

       编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结构中以股票期权计划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机制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使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核心的传统薪酬体系,已面临着股票期权计划等长期激励机制的冲击,后者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中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