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鼎话爵道匾话印章
鼎
鼎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炊具,多用青铜制成,主要用来煮肉、盛肉,盛行于商周时期,在汉代仍然流行。当时的肉食并不像现在这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而是把牲体分解成若干部分,也有不解体而煮全牲的,因此鼎都比较大。
常见的鼎是圆脯三足的,也有方脯四足的,但比较少见。鼎口处有两耳,可以穿铉,铉是抬鼎时用的杠子。鼎脯下烧火,肉煮熟了后就在鼎内取食,如果一餐有好几种肉食,就分成几个鼎来煮。
成语“尝鼎一肉”,意思是说尝一块肉就知道了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可以根据部分以推知全体。青铜制成的鼎,只有贵族才能享用,成语“钟鸣鼎食”,是说进餐时鸣钟列鼎而食,这反映了当时贵族奢华的一个方面。
鼎有三足,由此产生了“鼎足”、“鼎立”、“鼎峙”等词语,表示三方并立或者三种势力互相牵制的意思,如“三国鼎立”。用鼎煮肉,必须加以足量的水,水烧开后会出现气泡翻滚的现象,同时发出响声,由此产生了“鼎沸”一词语,用来形容局势动荡不安,也可以形容声音嘈杂,如“人声鼎沸”。正是由于鼎有着如此的至高尊重,因此出现了“一言九鼎”的成语,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承诺不仅算数而且极有分量。
鼎也是古代的一种礼器,是帝王统治权力的象征。据说夏禹在世时,曾命令各地长官进献青铜,铸成九鼎,鼎上有各地物产的图像,象征天下九州都归属于夏王。
此后,夏商周各代都把九鼎奉为传国之宝,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重器,王都建在哪里,就把九鼎迁到哪里。
后来,诗文中出现的一些带有“鼎”字的词语,大都与王位也就是与政权有关,如“定鼎”,表示建立政权确定国都;“迁鼎”表示迁都;“移鼎”表示改朝换代;“窃鼎”表示图谋王位;“鼎祚”表示国运等等。
“鼎”有着重要的意思,也含有大的意思,因而帝王的辅佐大臣有着“鼎臣”、“鼎辅”的别称。他们的职位则别称为“鼎司”、“鼎席”,一些豪门大族也有别称为“鼎牲”、“鼎族”的。
《周易》有“鼎卦”和“革卦”,“革”,取故也;“鼎”,取新也。由此产生的“鼎革”,“革故鼎新”、“鼎新革故”等词语,意思是破除旧的,建立新的,可以用于改朝换代,也可以用于朝政的重大改革。前些年我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一尊“世纪宝鼎”,象征着团结、同一、权威,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
爵
爵是我国古代的酒器之一。最早的酒爵为陶制,夏代开始出现青铜酒爵,商贷是我国青铜酒爵制造和使用的盛行时期,周朝中期以后便逐渐减少。
酒爵由流、柱、和三足组成。“流”用于饮酒,三足用于平稳和温酒,这是有关专家一致公认的。而对于酒爵口沿之上的两根矮柱的用途,考古界和收藏界至今对它的人士尚不是那么清楚。
著名古玩研究专家赵汝珍在他的《古玩指南》一书上说:“酒爵上两柱取饮不尽之义,戒贪饮也。”而现在的学者多认为,此说显然是一种误解,酒爵的两根矮柱是放置隔档和滤渣用的,这两根矮柱不是居于正中,二是偏向流部,柱的顶端有蘑菇状般的头,当人们持爵饮酒时,爵身倾斜,带渣的酒液对两柱上的隔档会产生冲压作用,为了不使隔档向上移动,以致酒渣进入口中,于是便在两柱之上铸造了两个下平上圆的蘑菇形顶。
早期的陶制酒爵是没有柱的,只是借助狭窄的流槽来滤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用柱来滤渣的陶制酒爵,但当时的柱根和矮小,成乳丁状,只是到了殷商时期,爵柱的功用才被完善和固定下来。
由此可知,古人研制酒爵着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据悉,现在国内外觅藏中国酒爵的人数数以十万计,而散存于民间的中国酒爵却很鲜少,可以说是有价无市,即使是拥有者,也不会拿到藏市上露面或流通,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华珍品。每年的六月,上海都要举办国际电影节,用金爵作为奖杯授予获奖影片和最佳导演、演员等,以此象征着且寓意着中国文化艺术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其蕴意是非同寻常的。
匾
匾,即悬挂在门上方或堂屋上方的那块文字匾。匾,是我国古老的文化现象,至今仍然使人们感受到它那强大的生命力,从繁华的城市大街到偏僻遥远的乡村农舍,可以说一切有人活动的场所几乎都有匾的存在。
匾,多为木制,也有绸制的。当今的锦旗之类,也应归于绸匾一类。我国古代的匾,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匾的第一大特点,就是起到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以达到教化的目的。
在我国封建社会,对那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规范显著的人,常制做匾加以表彰,称之为“匾表”,如明朝百姓赠给海瑞的“海青天”匾。还有相当多的匾都是维护封建伦常,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如对众多烈女、节妇、官宦等人家的表彰,尤其对那些夫死妇随的节妇特立贞洁牌坊,用以后人效仿。
古时候的匾,不仅承载着儒家整套的礼、乐、仁、义等观念,而且还协调着君臣、父子、亲友、相邻等各类人际关系,同时还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化的儒道互补精神,蕴藏着无人协调的文化思想。这类匾额多以风景名胜、起居休憩之所在地,如“静谷”、“南天门”、“清心阁”、“养心殿”等之类。
古时候的匾,也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观念。从匾本身来讲,讲究的是文字内容在载道的同时要很有文采。明清时期的著名小说《红楼梦》对此作了一番十分精彩而又细致的描写,如对请客人为潇湘馆所题的匾额“淇水遗风”、“睢园遗风”,以及贾宝玉所题的“有凤来仪”等等,均体现了古代匾的审美情趣。另外,古代的匾还讲究木质的精良,漆工的精湛,书法的精妙等。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活动内容的广泛和审美观念的变化,那种极其精致的木匾,一般只用于风景名胜之场所,而社会活动场所广泛使用的是铝、玻璃、塑料、水晶等质料所制成的匾。绸质匾除了以锦旗所替代外,纸质的奖状亦是其演化的变体,至于奖杯、花卉、绸带、旗帜及其它一些图案等,也可以说是匾的一种演绎变化。
印章
印章,也称印信,一般可分为私印和官印两种。官印是国家行政官爵等级制度的象征,这种印章不仅存世稀少,而且价格也非常昂贵,一般人很难觅见得到。而私印的领域要广阔得多,况且其中不乏珍稀之物。
私印是平民百姓的私物,它没有官印的庄严,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性、随意性、实用性,这也正是它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私印以汉代最为有名,印文多用白文,篆书平直方整,近似隶书,浑厚古朴,布局奇特,变化多端,其材料多用坚硬之物,如铜、金、银、兽角、畜谷等。
明清时期是印章史上的又一个兴旺高峰期,将印章进一步地推陈出新,并且还大大提高了在民间的普及率,“十者持己印有三”,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随着时代的发展,私印的称呼也随着发生一些变化,如元代时称“押”、“记”、“朱记”、“合同”。到了明代则称为“符”、“契”、“信”、“宝”等。清代以后逐渐趋向衰落,唯有“印”、“章”延续至今。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