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城文学总第303期
婆城文学总第303期(2021.08.08)
目录
婆城小说
一玄长篇旅游言情小说《穹窿八部》之《古砦迷雾》(连载之52)
婆城诗词
本期上刊诗人: 林培安、风铃语
婆城散文
樊碧贞
****婆城小说****穹窿故事****
《穹窿八部.古砦迷雾》第一百五十九章 石头砦 (1)
文/一玄
严陵散人道:“童谣其实是个烟雾弹。'天上北斗有七颗星,清平砦里有八道门。每一道门前有一眼井,每一眼井里有柒锭银。每一锭银上有一个字,每一个字值万万金。’现在咱们来解读这首童谣的真实意思。'北斗’表明方向,'门’才是解密童谣的关键。这里的门不是清平砦的门,而是整个穹窿世界的门——即八阵图里的八门——相传是诸葛亮在抵御外敌入侵时,用奇妙的阵法,以乱石堆成八阵图,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多端,相传可以挡住十万精兵。可惜,人们至今还没明白,诸葛亮之所以能摆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八阵图,其实是受到了穹窿佡境八砦布列的启迪。相传诸葛亮曾经深入铁山,来此考察铁箭的生产情况。发现铁山山脉里的穹窿八砦,惊为鬼斧神工,于是,他心中就有了八阵图的雏型,再融入他的天才创新能力,自然威力无穷。”
焦集芳道:“我晓得李雨东老师如果在这里,他一定会将历史渊源给我们大家讲清楚……散人老师,您说的这些有没有历史依据,是不是吹牛哦?”
严陵散人道:“我一样是非常严谨的文史学者哈。民国《荣县志·纪事十五》记载'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别将由铁山路趋成都。’对这一事件的记述还有民国《荣县志·记事第补》中的'桓温率水军伐势,次青衣江,从山阳出江南,今井研、仁寿地。周书铁山路,有桓温旧铭。盖陆军由江州上,别取道铁山,与温合江南,势将咎坚从江北到犍为,与温异道’。这是记述了三国时期,水军从青衣江下西南、陆军从铁山取道西南的事情,并且留下有'桓温旧铭’。多种《荣县志》里都有诸葛亮在铁山道建兵工厂造兵器的记载,与今天发现荣县铁厂镇的汉代冶铁炉是一脉相承。在云南与四川交界的马湖中心岛上有'诸葛亮南征行军路线图’碑,刻了三路大军路线,其中的中军路线就是铁山道。孙神医被翼王选定为托孤之重臣,必然也是文韬武略,学究天人,对于诸葛亮的兵法与图阵了然于胸,在藏宝的时候,就自然想起了八门对八砦,一砦对一门的藏宝方式。丫头砦为杜门,老头砦为景门,石头砦为死门。其余八砦都有一门是藏宝地点——这就是童谣的秘密。”
王仪涵道:“余书记,既然这与太平天国翼王的藏宝有关,就属于国家的高级机密,咱们交给国家工作人员何站长去研究吧?”
何站长也说道:“是呀,余支书,翼王后人建立的西越国最终还是在你们余氏家族手中发扬光大的。这些宝藏虽然与你们家族有关……但毕竟是国家的文物了,你可得做好家族人员的思想工作,不能闹事哦。”
严陵散人道:“何站长放心,余支书一定能安抚好家族人的。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们抓紧时间去老头砦看看吧?”
严陵散人开车,大家一起去老头砦。
老头砦又名清禅砦。在穹窿八砦中属离卦方位,如果清水砦是丫头砦的话,这清禅砦应该可以叫少妇砦最符合逻辑。
清禅砦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砦本身,而是因为有砦中位于景门一座古寺。
古寺名叫正觉寺。
透过汽车的挡风玻璃窗看灰尘,愈看愈模糊。连灰尘都看不透的双眼,怎么能看破红尘,潇洒地挣脱俗世的枷锁,让心灵得到自由与自在?
为打发时间,一路之上,严陵散人与同志们讲解佛法:“人何以出家?堂而皇之曰:弘扬佛法。佛法无边,无处是岸,亦无处不是岸。芸芸众生都可心中有佛,放下屠刀即可立地成佛,在家出家均可皈依我佛。”
焦集芳问:“散人老师,您信佛还是信道?”
严陵散人道:“我不信佛,也不信道。我是无神论者,是共产党员,我心中只有一种信仰——共产主义。但并不影响我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佛法与道理。正如我也研究儒家的思想是一样的。学问是学问,无关乎信仰问题。”
唐菁菁道:“散人老师,我想问的是,为啥有的人要出家修行?”
严陵散人笑道:“考察古今之人出家的因缘,不外乎四种情形,一是为情所困,如顺治帝福临对爱妃董小宛死去后的寂寞问题不能洒脱,故化身出家;二是为俗所困,如梁武帝萧衍对金钱权位等的贪恋问题羁绊不能挣脱,故舍身出家;三是为穷所困,如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温饱前途命运等现实问题不能超脱,故自身出家;四是为惑所困,如佛祖释迦牟尼对生、老、病、死等的痛苦问题不能解脱,故修身出家。我的研究就是这样,不知道能否解决你心中的疑团?对我这样的解答,你还基本满意吧?”
唐菁菁笑道:“岂止是基本满意,那是非常满意,谢谢老师解惑也!”
边走边聊,山路弯弯,坡坡坎坎,上上下下,离开公路步行到了正觉寺的后面,山岩刻有一尊站佛及各种小佛,在佛像的左边还镌刻了“拈花微笑”四个大字。严陵散人指着这四个字笑道:“古往今来,讲课最牛的老师有三个,首先是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再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三是佛祖的'拈花一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儒释道之所以成为三教,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这三位高手老师……”
正觉寺的大门是锁着的。王仪涵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联系到了村支书,让他想法通知正觉寺的法慧师傅。
不一会儿,法慧师傅来,打开了寺门。
进门的两旁是一副对联。联曰:
不可说不必说默而视之真智慧;
无幻相无果相僧者净也即空明。
法慧师傅介绍道:“各位施主请随贫僧参观,楼上左面为厨房和用餐、休闲之地,右边是我及修行居士的卧房。楼下左右两边各是一排客房。”
焦集芳道:“法慧师傅是这里的方丈还是主持?”
法慧师傅笑道:“我只是主持。汉传佛教里,对一个寺院的总负责人称之为主持,如果能够通过升座晋院的仪式,就可以被称为’方丈’了。我们这样规模的寺庙没有方丈职位的编制,我们的方丈是西都市昔阳寺的无为方丈兼任的。”
唐菁菁道:“法慧师傅,请您给我们讲讲正觉寺的故事吧?”
法慧师傅道:“正觉寺的历史非常久远。传说有一僧人自天竺云游至资威交界的白云峡,雷雨倾盆而至,忽见山脚下有一岩洞,遂洞中避雨。他自洞中望去,雨帘外呈现'群山环拱,如莲花聚’的赏心悦目奇景。尔后,他留恋这里的风景,便在此建寺修行,终成一代高僧——这就是第一代主持正觉大师。”
步入正殿,村支书告诉说:“咱们正觉寺最珍贵的是佛祖的三身像。文.革时,生产队长杨志光发动群众到山上砍竹子,将竹条编成'篾巴折’,然后钉在木头上架在佛像周围,再在'篾巴折’上张贴报纸和一些文件。当红卫兵来时,院里的人便说,大殿已经改成了会议室,佛像都被拆了。这才将佛祖法身、报身、应身3尊佛像保住。”
唐菁菁道:“法慧师傅,什么是佛祖法身、报身、应身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穹窿八部.古砦迷雾》第一百五十九章 石头砦(2)
****婆城诗家****诗选****
中国象棋
文/l林培安
一
枰上看无声,时下战鼓鸣。
战场不见血,只见楚汉拼。
二
四季枰对磊,三军不入睡。
二主有斗志,一死守边陲。
三
枰面之上天地宽,
斗智斗勇弈场欢。
楚河汉水深不测,
谁敢夸言不一般?
四
楚汉两营势力均,
对弈岂分官与民,
阵前厮杀频击鼓,
未闻鸣金不收兵。
五
楚河对弈汉界横,
千里疑阵遍布坑。
将帅运筹于帷幄,
一着决定负和胜。
六、
两军交战卒当先,
双马行空踹营前。
炮置后方瞄待发,
横冲直闯车摧坚。
仕护九宫不离主,
象巡死角舞翩跹。
将帅帷幄各运筹,
阵前吼杀声震天。
七.残局
烽烟欲尽势渐明,
残兵败将仍在拚。
小心应付方得楚,
麻痹大意易失荆。
八.盲棋
不看棋盘不看路,
悉知平地和峰谷。
三十二子行何处,
纵横交错都有数。
楚汉明争处处险,
闭目奇兵频频出。
敌强十倍局势紧,
险中得胜是一福。
九.排局
地由楚汉出,势由脑中生。
布局巧单排,也可是对称。
全子软无力,硬有单兵胜。
胜和一局棋,谈笑论乾坤。
十.将
身为三军将,处处做榜样。
横刀立阵前,护国保边疆。
十一.帅
作为一统帅,誓与三军在。
虽历千次险,绝无一言败。
十二.仕
楚汉地域烽烟浓,
欲往前线路不通。
形影不离保将帅,
深居简出护九宫。
十三.象
左舞右蹈行偏峰,
前守边疆后护宫。
望河兴叹实无奈,
将帅安然便是功。
十四.马
双方交战齐上阵,
横刀立马不寡闻。
飞跃横溪无踪迹,
卧槽挂角留影痕。
十五.炮
窥视有象无处飞,
射程之内几人回?
单独作战事不成,
双击赢得实名归。
十六.兵
战时拚命向前冲,
虎胆孤入捣黄龙。
名不见经小兵卒,
驰骋疆场建大功。
十七.車
枰面之上三步虎,
四季纵横汉与楚。
马避卒躲炮让道,
将帅碰面声声苦。
父亲
风铃语
脱下战袍
投身大西北
住地窝子
肩挑手凿出一条条铁路隧道
冰达阪上的道班
克拉玛依的油田
阿克苏,塔城
你的足迹走遍了天山南北
没有豪言壮语
默默地付出的热情和青春
当一条条隧道通车后
你和战友总是热泪盈眶
告别埋在这儿的弟兄继续下一个战场
漫天的鹅毛大雪
你和同伴为了去总部汇报
齐腰身的雪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挪着
同伴脱下了冰冻鞋子
到了总部十个脚趾不知去向
戈壁的寒风
吹歪了人脸
留下了印章
父亲
我的老父亲
你和你那一代人是中国的脊梁
2021-8-8父亲节
****婆城散文****威远风情‖☞☞
慈菇塘散记
文图/ 樊碧贞
我们刚进林子,就听到蝉声,煞是密集。依然是我熟悉的那种,干净而高亢,热烈又执着,正是慈菇塘唱响的欢迎曲。
慈菇塘,位于威远县新场镇、镇西镇及荣县墨林乡交会处,我曾在春天、秋天和冬天来过这里,对此并不陌生。关于这个地名,存在几种写法,如慈姑塘、茨菰塘,就像母亲喊出一个孩子的乳名。事实上,它的完整名称是四川省慈菇塘森林公园,200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其林地面积逾140公顷。虽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雨,但这里却无荒废之态。蓬勃的绿从石缝、山沟、峰顶汩汩而出,四野绿得一塌糊涂。
这里是树的王国。丝栗、松树、山枇杷、合欢、漆树、山桐、大头茶居多,叫不出名字的灌木也不少。木有高低,径有粗细,干有曲直,间有疏密,远近相宜,别有风味。它们与野草、苔藓、苍石、杂树相伴而生,构成了宏阔的绿色世界,生生灭灭,一茬接着一茬,永无穷尽。
我们在林荫道上慢慢走着,目光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这棵曲折而俯仰,那棵挺拔又苍郁,而身边一棵松树有如巨龙腾跃,气势尤为雄奇壮观。我们喜欢松树——它无论遭遇怎样的生存困境,始终是挺拔向上。难怪自古以来,人们对松梅竹菊赞许有嘉,皆因其品性高洁,“不比寻常草木同”。
这里的草木让人心动。在林中待久些,就会更深刻地识得它们的秉性和模样。眼前的这棵松树,主干上生出两支干,而其中一支干上又长一个分枝,往上生出许多分枝来,分枝上则密布着更多的枝枝叶叶,颇具生命感、力量感和体积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行的师友脱口而出的话语带着禅意。“一飞冲天”“三足鼎立”“一孔之见”……为这些姿态各异的树木冠名,也是我们一路上乐此不疲的事情。
这条林间小道长约三公里,曲折而幽静,自是与别处不同。在这里呼吸清新空气最好,听听虫鸣鸟唱也不错。清晨的每种声音都特别纯净,可以当作欢快、轻盈的轻音乐来听,鸟虫的鸣叫声一粒就是一粒,饱饱满满,落地就能发芽。活泼泼的风从山谷中来,擦过草木梢头,草木便有了醉意跟着轻轻地摇晃;这里的每一块石头和草地都干净,走累了,可以坐下歇歇,起身时,顶多带走几根草屑、几粒尘土。
不要以为这样的行走会平淡无奇。林子里的花开了不少,异药花艳丽,女菀素雅,带着山野蓬勃的气息,美丽着这片多情的土地。松针下那些倔强的蘑菇,躲在栏杆下安静等待猎物的长足蜘蛛,被阳光镀身的残缺塑像,从绿意中跳脱出来的绒紫萁……都是这片土地分享出来的富有、芬芳、阴凉、饱满和诗意,是我们这一群人所需要的,是能滋养和修炼精神的气场。
和所有树木、石头一样,此时的我们也属于这片山野。怀着庄重与虔诚,我收获了金色姐姐帮忙拾到的两枚蝉蜕,还收集了一把青色的割鸡芒。我们还发现,岩石上的马蹄印是老的,树干上的青苔是老的,枯去的树桩也是老的,阳光和风也变得缓慢、安静。
我们这群人大都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年代。那个时候,虽然物质不如现在这般丰富,一切却都是原生态。那时的我们,有可以捉鱼虾的干净水田,有可以奔跑的田野,与自然接触多,懂得虫鸣鸟唱,识得不少乡野植物。因而,在这林中遇到早年熟识的它们,也就情不自禁地说出一长串带着露气的名字。漫步慈菇塘,感受到林木之星光,每一个出口都是通往远方的精神园林。未来的某一天,回想到过这里,记忆中或许会多一份绵长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