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效利用上班以外的时间?
很多上班族都认为一天中上下班浪费了很多时间吧。
就算单程1小时,来回就2个小时了。这样计算可以得出,1周工作5天的人每周要花10个小时、每个月要花40个小时以上在路上。
能否有效利用这段时间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能多等几趟电车来保证有个座位,或者乘坐空荡荡的慢车,只要能坐在座位上上下班,就有可能拥有用来读书的学习时间。假设坐在电车上的时间是35分钟,利用好这段时间,就可能读完很多内容。
要是提前一个小时以上上班,或许就能避开早高峰,悠闲地去公司了。
除了读书以外,还可以用手机记录一些笔记、看一下新闻,或者看一些信息节目、听广播里的新闻、听自己录下来的广播讲座。
9点上班的人如果能在7点半到达离公司最近的车站,每天就有1个小时30分钟的自由时间。
在这段时间去公司附近的咖啡馆,每天就能学习1个小时30分钟。
要是无论如何时间上面有限制,必须要乘坐拥挤的电车,连学习工具都用不了的人,还可以思考。
思考一下在博客和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内容,模拟自己和周围人讲话的场景。没法用手的时候,要努力开动大脑。
早上在家中专注自学的人,上下班时就可以放松一下。让学习之后的大脑得到休息,为在公司工作做准备。
为此,早上上班时可以选乘豪华列车或者有固定座位的特快列车。选择固定座位的费用为每次500至1000日元,1个月下来需要1万至2万多日元。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太浪费了,但我认为这是种不坏的投资。
拥挤的电车会让上下班的过程磨损人的精力。
要是进公司时就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就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以致不得不加班,导致疲劳累积,工作效率更加低下,形成恶性循环。
今后要是按照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对人进行评价的局面形成,在短期内能给出成果的人,薪水的考核便尤为可观。假设每个月的薪水会有10万日元的差距,那么1万日元的投资将会非常划算。
要是觉得坐了豪华列车或者有固定座位的特快列车却什么都不干很无聊的话,也可以把上下班时间用来娱乐。
听音乐放松、看小说、用电子产品一口气看一部漫画、用手机看电影和电视剧也行。或者放松自己,安然享受休息时光。
早上上班时,为了保存体力才要尽量坐在座位上去公司。
与此相对的,回家时体力已经消耗到了一定程度,就算坐着慢车晃悠悠地回去,疲劳也不会大量缓解。
既然如此,还不如坐着稍微有点拥挤的电车,早点回家休息更好。
加班到半夜再打车回家,这点还有待商榷。半夜坐在出租车上,很容易就累得不知不觉睡着了。等回到家又不易入睡,打乱了生活节奏。尤其是喝完酒打车回家时,醉醺醺的也没法读书。就算把钱投资在半夜涨价的打车费上,能获得的效果还是有限。
加班以及出去喝酒时,也要在固定的时间坐电车回家,为第二天做准备。
相反,不仅不要半夜打车,还要尽量在白天打车。
“明明可以坐更便宜的电车,没必要特地打车。”可能有人会这么想,但白天打车的确有投资的价值。
首先,白天打车时,车内光线明亮,大脑比较清醒,是学习的大好机会。
看看街景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从流行的店铺、流行的景点、重新开发的街道的风景之中,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
比如觉得某家店好像比较常见,就可以假设这家店正受欢迎,然后验证一下自己是否正确。查阅业界的业绩,或者围绕一家企业进行研究,就能学到经济和管理相关的知识。
就算自己的假设错了,也不用担责任。比这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假设,然后再去验证,这一重复的训练过程。
或者坐出租车时发现一块大得不自然的土地,就可以查一下这块地以前是做什么的。这样就能明白世间的兴盛变迁。
或者听司机讲讲经济动向,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不要只是为了发呆才打车,而是要把它想作学习的机会,这样也许就可以值回车费了。
成人自学和学生备考复习不同,但参照以前备考的经历,也有一些可取之处。那就是安排日程的方法。
备考时会有考试日期这个截止时间。
如果学习能力没有如愿提高,就要反复进行假设验证,按照新的计划进行学习。
用这种备考方法,对时间的管理就会在过程中越来越熟练。
我自己刚开始学习时间管理,不为别的,正是因为要准备考试。
围绕学习进行的日程管理和时间管理,的确为我的备考过程提供了帮助。首要的一点就是设定目标。
学习计划最少也要以1个月为单位进行。当然,以3个月、半年、1年、3年为单位设置目标也很重要,但日程还是要以1个月为单位进行调整。
因为不一定每天都能学习,就可以预先决定好哪天学习。特别是休息日,就可以空出一整天专注学习。比如可以规定:
“第一个星期六读专业书。”
“第三个星期日出门进行田野调查。”
这样就不要在那天安排工作和娱乐的事项了。
要是以坚定的意志安排日程,意外地可以按照日程进行学习。
调整学习计划时,不要单纯用学一个半小时、学一天这种时间来设定目标,而是要设定量的目标。
“读30页书。”
“写5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