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 | 子思与《中庸》(一)

在讲子思与《中庸》这个题目之前,先做一个总体的说明。

第一,子思与《中庸》的研究,是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儒学史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一个重点。之所以说子思与《中庸》的研究是一个重点,有这样三点原因:

其一,子思其人重要。子思是孔子的嫡孙,是所知道的历史人物当中与孔子血缘最近,对孔子的学说贡献最大的家族第一人。子思是一个大学者,是孔子的孙子,在研究孔子,研究儒学这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其二,子思的研究在整个先秦儒学研究当中是重点之一。按照宋代儒学家韩愈的道统说,认为中国文化的传承由尧传给舜,舜传给汤,汤传至文武周公,文武周公转至孔子,孔子传至孟子,孟子死了以后,道统中断。宋代一些儒学大师认为,中国的文化有一个传递的谱系。在这个谱系当中,由孔子到孟子,这一段是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先秦时期,孔子到孟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当中,儒学的发展,孔子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弘扬是什么状况?这是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期间,虽然孔子号称三千弟子,有七十二达人,而且在这期间所谓儒分为八,儒学已经分成了好多个流派。但孔子到孟子这个时间,却是儒学发展的一个低潮。《史记·儒林列传》当中提到:“天下并争于战国,儒学既绌也。”各个国家都忙于打仗,像孔子的学说,(绌是废除的除),就被扔在一边了,没有人再来这里去宣传和弘扬了。《文心雕龙·时序》提及:“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飙骇。”当时主要靠战争来决定胜负。孔子编订的六经,儒家的经典著作就像是泥鳅一样,被贬低到污泥里边。甚嚣尘上的是那些各家的学说。这说明从孔子到孟子,这一段儒学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低潮。虽然到了孟子高举起了儒学的大旗,来大力的弘扬孔子的学说。可是孔子到孟子相差了一百年。这一百年当中是个什么状况?在这一百年当中,子思上承孔子,下启孟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三,宋代以后四书成为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受重视的儒家经典。被现在人们称之为中国人的圣经。在四书里面,《中庸》虽然不到两千字,但作为经典文本。从宋代以来的一千余年,一直是历代研究、传播、阐释的重点。

第二,子思和《中庸》的研究是一个难点。一是真正的资料很少。先秦的儒学大师里面,孔子有《孔子世家》,孟子有《孟子荀卿列传》。孔、孟、荀,在《史记》里面都有专设的世家和列传,但子思却没有专门的列传。关于子思的记载很少。在先秦其他著作里面,《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写,记载汉代以前的历史事实,是权威的著作。鲁迅先生曾经称赞《史记》是“世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史记》却没有子思的有关记载。《孟子》里面虽然有五条,但只是记载了比较简单的几个事实。在其他的诸子里面有,但是非常少。所以整体来看,记载子思的著作很少。二是有关子思的传世材料,向来多被称为“伪书”。记载子思著作相对比较多的是《孔丛子》,但《孔丛子》这本书既不是先秦时期所写,也不是两汉时期所写,是三国魏晋时期形成的书。所有这本书向来学者认为是一本伪书,就是假造的书。里面记载的子思的事情,可信度就值得商榷。近些年来,经过考古的发现,对照《孔丛子》这本书来看,认为《孔丛子》里面记载的有一些事实,特别是孔子和子思,还是比较合乎历史的。这样《孔丛子》这本书里面的资料是可以用的,但是这里面可用的材料,第一不是很多,第二需要来分析。有一些夸张其辞,有一些可能是事实。经过后代,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学者的研究,认为《孔丛子》这本书应该是出自孔氏的后人,就是孔子魏晋时期的子孙,把他们祖先的一些历史事实,搜集起来,编成了《孔丛子》。编者认为是孔子的后人孔鲋,记载了这一段孔氏家族的一些历史。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子思的材料总体讲很少,研究起来就是一个难点。材料极少,又是个重点,大家关注的自然就比较多。因为它是个重点,所以大家很关注这个人。又因为材料很少,所以争议就比较大。

第三,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挖掘对于子思这个研究出现了突破性的新发现。主要集中在郭店竹简的发现。国内外的学者一直认为,郭店竹简是研究子思的一个新材料。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子思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

今天来探讨子思与《中庸》的有关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历史上对子思和《中庸》有关评价情况。在这里,将目前研究当中的两个方面的材料,两个方面的观点,作简单的介绍。关于子思和《中庸》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有争议的。在这一个过程当中,肯定的方面我们要了解,反对的也要知道。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的说法。这是一个历史,是两千年以来关于子思和《中庸》的这么一个历史状况。我们只是了解一个观点,或者只是讲一家观点,这样就不是一个对子思和《中庸》的全面的介绍。所以我今天,我的讲授牵涉到的可能材料比较多,我力图把子思和《中庸》的有关问题,较为全面的,但是简单,来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由孔子到子思——子思其人、其学与其事

一、关于子思的生卒年

生卒年对研究子思生平和儒学的意义

(一)与孔子关系;与曾子及孔子弟子关系;与思孟学派形成;与孟子的关系。

子思的生卒年,是子思研究当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最多的问题之一。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个观点。之所以对子思的生卒年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子思的生卒年,牵涉到他跟孔子的关系,他跟孔子的弟子的关系,牵扯到他跟思孟学派的关系,也牵涉到他跟孟子的关系。所以子思的生卒年,是子思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如何来考虑子思生卒年?有两个很重要的材料来界定,但是这两个材料之间又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事情,所以备受争议。

第一,子思应该生于孔子去世之前。第二,子思应该是跟鲁繆公有交往的一个人。孔子去世,是公元前479年,历史上已是定论,551年到479年去世。可以推断子思一定是生于公元前480年以前。子思跟鲁繆公有交往。说明他一定在鲁繆公在世的时候还活着。根据比较权威的杨宽的《战国史料编年辑证》整理的鲁国在位国君年表,鲁繆公在位三十三年,是从公元前415年到公元前383年。如此推断,子思至少是生于公元前480年以前,死于公元前414年之前。至少是活了六十六岁。那么从历史的这几条记载来看,就能感觉到这个争议比较大。

一种观点,根据《史记》记载,孔子生的儿子孔鲤,孔鲤五十岁的时候先孔子而死。所以子思一定出生在孔子去世前。《史记》上说年六十二岁。是说子思六十二岁。我刚才已经讲了,就这么两个时间点界定,至少是六十六岁。说明《史记》这个记载也不是权威的;

另一种观点,《论语·先进》里面说,说颜渊死的时候,颜渊的父亲,颜路就请子之车以为之椁。颜回家里很贫穷。他就说,是不是可以用孔夫子,用先生的这个车来做这个棺材。里面那一层叫棺,外面那一层叫椁,这个棺材一般是两层的。就说可不可以这样。孔子就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这里面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说颜渊死的时候,孔鲤已经死了。那也就是说,子思是生在颜渊去世之前。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面提到,颜回年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已经白了,蚤死了。《孔子家语》里面记载,孔子二十岁生孔鲤,这样推断,孔鲤死的时候,孔子是六十九岁。二十世纪以来,国学大师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对孔鲤和颜回去世的这一年有专门的考订。曾引了《史记》里面的记载,也引了《孔子家语》当中的记载。《孔子家语》当中记载是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颜回三十一岁死的。如果这样算的话,颜回死的时候,孔子是六十一岁。根据上面这个记载,孔鲤又死在颜回之前。那么说子思应该出生在孔子六十一岁之前。如果是这样,到孔子去世的时候。就知道孔子是活了七十三岁。那到孔子去世的时候,子思应该是十二岁。根据这一系列的考证,钱穆先生认为,子思应该生于公元前483年,死于公元前402年。这样他是活了八十二岁。《史记》说他六十二岁,可能就是一个错误了。这是一种观点。就是子思活了八十二岁。这样说的话,《史记》记载是六十二岁,钱穆考订八十二岁。

第三种观点是,著名历史学家蒋伯潜先生,他在《诸子通考》里面考订:孔鲤和颜回是一年去世的。子思也是这一年出生的,甚至说他是一个遗腹子,就是说他父亲去世之后子思才出生的。按他的说法,他是认为公元前495年,孔鲤和颜回去世。这样说的话,子思应该活了九十三岁。孔子去世的时候他是十六岁。

第四种观点是,孟子研究院特聘尼山学者孔德立老师,专门有一篇文章,叫《<孔丛子>与子思生年问题》。他也经过了一些分析和考证,他认为子思应该生于公元前491年,死于公元前400年,应该是九十二岁。以上四种观点,比较公认的是钱穆先生的说法,就是子思活了八十二岁。生于公元前483年,死于公元前402年。

就这样一个时间,实际上和后面的一些记载还是有矛盾的。

在研究子思的时候,学术界就基本上是采用钱穆这一说法。下面就可以看出,即使是钱穆先生的这样一个论断也是有矛盾的。

二、幼承祖训

幼承祖训是子思年幼的时候曾经受到孔子的教育。按照公元前483年子思出生,那么孔子去世的时候子思四岁,这个时间现在看不是太恰当。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好像子思活到九十二岁,就比较好解释后面的事情。刚才提及八十二岁是学术界在研究子思的时候,大家普遍的就采用钱穆的说法。因为钱穆在这个问题上考订得非常扎实,所以大家一般采用钱穆这样一个说法,是四岁。按照蒋伯潜先生的考证,他是十六岁。按照孔德立这样一个考订是十二岁。总之就是子思在年幼的时候曾经亲自受过祖父孔子的教育,这对子思成为一个儒学大师是至关重要的。

文献记载,主要有两条。主要的依据是《孔丛子》。刚才《孔丛子》已经介绍。对这一条资料,可以做一个辨析。第一,孔子曾经亲自在多个方面对他的孙子子思进行了教育。第二,是不是这一些内容。客观分析的来看,有可能是孔子后代在写到孔子教育子思的时候,又添加上去的。《孔丛子·记问》记载:孔子在家里闲居的时曾在家叹息。他的孙子子思来再拜,意思就是来给他行礼,然后就问他说,祖父你的意思是不是,子孙不修,就是我们没有出息,修养不好。将忝祖乎?这里这个忝就是垂对的意思。说是不是我这个孙子没有出息,我很对不起祖父。下面一句话是我很羡慕尧舜之道,这些古代圣贤的这样一些道理学说。恨不及乎?我很崇慕尧舜他们的那些治国之道,为人之道,但是我很痛恨自己,我做不到。孔子说:“尔孺子安知吾志。”你这个小孩子你怎么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子思就说,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伋于进膳,曾经听祖父你教育我们,如果一个人,他的父亲在那里砍柴,其子弗克负荷,就是他的儿子不能够能背柴。咱们今天说不管这个儿子大小,你的儿子在那里砍柴的时候,你这个儿子不知道主动的去把那个柴背回家,是谓不孝,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你曾经当年这样教育过我。伋没思之,我每每想到这里。所以大恐而不懈也。每每想到这里,我的祖父,我的父亲,他们对我的这种期望,我就非常的担心,所以我不敢懈怠。夫子欣然笑曰。孔子非常高兴说,然乎,说对了,吾无尤矣,我就没有忧愁的了。就说你看,孙子对这个问题这样来理解,我就没有忧愁的了。世不废业,其克昌乎!我们这个孔家,开创的我们这种孔家的学说不会后继无人,是一定能够昌盛的。

从这里看,就是祖孙对话,子思对祖父的这样一种回答,孔子非常高兴。所以这里面也充满了对孙子子思的希望。

在同一篇当中还有,子思问他的祖父:为人国君不知道任贤的好处,而不能能够任用贤人是什么原因?孔子就说,不是不想用贤人,是这些当官的,他们没有表现出他们的才能来。所以这些国君以誉为赏,赞扬国君的,就提拔他,不赞扬国君的,就处罚他。德才兼备的就提拔不起来。这一段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请教孔子有关治国的道理。

另外还有,子思问他的祖父,说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就说世界各种万事万物都有真的有假的,我们都必须来辨别,如果辨别,我们从哪里来辨别呢。孔子就说,从哪里来辨别,应该从你的心里。自己内心所具有的那样一种精和神,现在来说是个人具有的思想、价值观念,这是最高标准的。从你的内心这样一种判断的标准,来推究万事万物的那种道理,就不会被这个事物的表象所疑惑,全面的进行考察,来判断什么是最好的,就不难了。

我们从这几则故事可以总结,就是孔子对子思从小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教育。一个方面的教育就是立志教育。第一篇我们看作是立志的教育,要有志向。第二个就是对他进行关于政治方面的教育,社会方面的教育。第三方面,就是对于社会,咱们今天也可以说是对于人事论方面的教育。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可以说,子思在幼年的时期得到了孔子非常好的嘉宾教育。这是子思成为儒学大师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三、师承曾子

按照现在一般的说法,儒学的传承就是孔子传给了曾子,曾子传给了子思,子思传给了孟子。子思是不是曾子的学生,这件事情是一个关键。在《论语》里面,孔子跟曾子的对话比较多。《论语》里面记载的曾子的谈话,语录也是比较多。比如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记的曾子的话。

所以子思是不是曾子的学生?在子思研究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子思是一个从小勤奋好学的人。从两条历史记载来看,汉代刘向《说苑》里,曾经记载:“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只有学习才能够增长才干,只有在这个磨刀石上反复的打磨,这个刀才能锋利。我曾经非常静下心来沉思,但是不如学习增长才干提升得快。我曾经登高而望,曾经踮起脚来。我们今天说挺胸踮脚上远处望,但是不如登高看到的东西更多。说明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子思就对学习就有很好的认识,就有一种好学的精神。这样一种好学的精神,如果他是接受了曾子的教育,应该说这是他成就儒学大师的这样一个关键。有两条记载。第一条是《礼记·檀弓上》记载,曾子曾经对子思说:“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我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通过对话不难说明,曾子以教育的口气曾经教育过子思。可以说曾子是子思的老师。因为他说伋,伋就是直呼其名。一般古人如果客气的称呼,应该称呼子思,他是字子思,名字是伋,这个伋只有像父母在这里直呼其名,咱们今天说。其他的一般的人得有一定的客情,应该称他是子。曾子直接说伋,直呼其名。说我之前,我的父母去世的时候,我是七天水浆不入口,也就是说我是不吃不喝七天。子思就说,古代先王所制订的这样一些丧礼,我们今天如果达到了,超过了,我们就去服从它。如果达不到,就快走几步赶上,那么君子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去搞丧事之礼,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就是说三天不吃不喝,然后杖而后能起。然后柱着这个杖才能起来。这里面就是说师生之间是相互讨论的。这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也是这样。孔子和弟子有相当多都是他谈论意见,他的弟子然后再来发表个人的意见,各言其事,各言其志。所以这里也体现了这样一种教学相长的这样一种情况。

在《孔丛子》里面还记载,曾经对子思说,从前的时候我跟从孔老夫子去周游列国,我们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不失人臣之礼,拜见那些国君的时候都是按一个臣下的礼节去拜访人家。即使是这样,犹圣道不行。他那些伟大的学说还传播不开来。所以现在我看你有傲世主之心,我看到你对这些国君不尊重,你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这样的话,无乃不容乎?你这样能够得到社会的一种容忍吗?你到哪一个国家去能得到这个国君的支持吗?子思然后就说了,时移世易,人有宜也,说这个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们应该根据这个时代去来做。那个时代是春秋时代,现在这个时代是战国。时代不同了。说伋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我自己不把自己看得很高的话,人们就会把我看得更矮了。如果我自己不觉得我尊贵的话,人们更觉得我下贱了。这里面也体现了曾子对他进行教育。子思跟老师在进行讨论,这样一种情况。

历史记录并不是太多,认为是曾子的学生的,我们主要是选了这两条。最早提出来曾子是子思老师的,是韩愈在《送王秀才序》中:“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于曾子。”说子思的思想,他的渊源是从曾子那里来的。宋代二程说孔子去世之后,曾子之道日益光大,说曾子的学说,咱们今天说发扬光大。孔子死了之后,传孔子学说的人曾子而已,咱们今天说曾子是主要的。曾子传给了子思,子思传给了孟子。孟子死了以后就不得其传了。这就是接上我们上面说的那一个情况。

所以说到了孟子,以孔孟之道为主体的圣人之道,就更加高贵了,更加受到尊崇。这是宋代二程说的。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也说,曾子卒传夫子之道,最终是曾子来传承了孔子的思想,后来有子思、孟子,其传亦永远。说后来儒家学说就永远传下来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有一个问题:历史记载并不多。但是从唐代韩愈到宋代的大儒都是肯定这样一个传承谱系:孔子到曾子,曾子到子思,子思到孟子。也有不同意这样一种观点,也有认为子思的老师不是曾子,也有提出质疑的。这个质疑是南宋时期一个叫叶适的人提出的,他认为曾子的主体思想跟孔子的主体思想并不相合,说曾子是自传其道。意思是他传播的是他发展了的那些孔子的学说,真正得孔子真传的不是曾子。所以认为宋儒这种道统的说法并不正确。戊戌变法的康有为,他在《孟子微》序当中认为,子思的老师不是曾子,应该是子由,孔子的弟子子由。所以他提到,子由受孔子大统之道,传之子思,而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他认为应该是子由。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清末民初的大学者,像章太炎先生、钱基博先生,他们也都提出了这个质疑,认为曾子不是得到孔子的正宗传承。所以从这个角度,他也否定曾子是子思的老师。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当中,他也有这句话,他说子思师曾子,其说不见于先秦,则诚可疑也。说如果说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可是先秦的著作里面没有,这的确值得怀疑。我们在这里作了分析。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我们怎么样来这里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还可以有两点。一点就是很可能子思的老师不是曾子这一个人。因为子思出生在孔子去世之前,而且很可能是十几岁了。而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去世之后都是守孝三年的。子贡又是守孔子墓六年。在历史当中还记载,孔子的一部分弟子,就在孔子的坟墓之旁居住下来,来守着孔子的墓。这里面提供的一个信息就是,孔子的一部分弟子是在鲁国没走的。所以这一些弟子把对孔子的这样一种情感和对传授孔子学说的这样一种希望寄托在孔子的孙子身上,因而子思可以说得到了孔子若干弟子的这种培养和教育。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第二点,在所有的记载里面,还没有记载孔子的其他弟子来教育子思的这样一种情况。只有曾子曾经直呼其名,教育子思的这样一种记载。如果这样说的话,虽然可能孔子的若干弟子都曾经对培养子思出过力,但是他的主要的老师应该是曾子。在这里面应该是孟子提供了一个比较可信的记载。《孟子·离娄下》孟子这样说,说曾子、子思同道。就是传承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曾子,师也,父兄。说曾子就是老师,就相当于父兄。子思,臣也,微也。子思就相当于大臣。那就更下一等。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曾子和子思的这种关系换一个地方也是一样的。孟子这样说,我觉得这是比较权威的认定曾子是子思老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献依据,权威性最高。从这样一个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说,子思曾经是曾子的学生。这是我们讲到他的生平的第三点。

四、周游列国

1、困宋。困宋主要是《史记》上记载的。记载他曾经在宋国待过,在宋国作的《中庸》。《孔丛子》上记载,子思十六到宋国去,曾经跟宋国的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就是研究过学问的问题。子思早年曾经在宋国待了比较长的时间,与宋国的官员有往来,曾经论学、议政,并且有可能在那里写的《中庸》。

2、居卫。他曾经在卫国待过。在《孔丛子》上记载,专门有一篇就是《居卫》。子思曾经向卫国的国君来推荐苟变这个人,说这个人可以带领五百辆战车打仗,如果你任用这个人的话,就能无敌于天下。卫国的国君对着他说,这个人有毛病,他当官吏的时候,向老百姓收税,顺便把老百姓的两个鸡蛋拿到家里吃了,所以我没任用他。子思就对着卫国的国君说,你现在处在战国这个时代,应该选猛士来担任将军,你因为两个鸡蛋的事情,把这样一个将才不录用,这样一种用人之道,是居小节而不看大节,这样是不行的。卫国的国君就对他道谢,然后说我接受你的教育。从这里来看,他在卫国,受到了卫国国君的尊敬,而且参与了政事。

3、适齐。子思曾经到齐国。在齐国的时候有这样几条记载。齐国的国君为了接见子思,专门选了一个大臣,叫美须眉。今天说化妆师,站在一旁。然后齐国的国君就指着他说:“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须眉于先生也。”这个人你看着他非常漂亮,非常帅气。但是经过化妆的,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以把他头发和假的眉毛移植到你的身上。子思说,我所希望的是,你还应该,修礼义,富百姓。注重道德文明建设,能够让老百姓先富起来。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不病毛鬓之不茂也。我并不是忧愁的,我所忧愁的是道德不好。就是文明建设不好。我所忧愁的不是头发眉毛不好。我们从这里倒是看出来一点,看来这个假发,在这个记载当中。这就说明很早的时候就有人用假发来美容。《孔丛子》还记载,子思去游齐的时候,陈庄伯,也就是田庄子曾经和他去登泰山。田庄子,是田氏最主要的一个权臣。说明子思和齐国的上层有很密切的交往。

4、在费。《孟子·万章下》里面,费惠公曾经说:“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就是他曾经是费国国君的老师。而且从《孔丛子》记载当中可以看出,他还跟费子阳有过交往。说明他在费国曾经跟它的国君和大臣都有比较密切的交往。在费国,传播儒学。

五、仕鲁

在鲁国曾经做过官。现在看,子思跟鲁繆公有密切的交往。刚才讲子思生卒年的时候已经讲到。

1、在鲁国受尊重。《孟子·公孙丑下》就曾记载:“繆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鲁繆公认为,必须每天有人来陪着子思,为子思服务,如果不派一个人在子思的身边,为他服务的话,子思是不舒服的,是没有安全感的。说明鲁繆公为子思的生活起居想得非常的细致周到。说明对子思的敬重。

在《万章下》曾记载,孟子说鲁繆公对子思亟问,多次来这里请教。而且多次来赠送鼎肉。就是用鼎制好了肉。一个是鼎制作的肉一定是美味,另外就是用鼎肉送给他,这是表示非常的尊重,非常的敬重他。但子思不高兴,出诸大门之外,把给他送肉的赶出了门外。之后,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他去行礼,但是不接受。意思是什么?我对你无礼,把你赶到门外去了。然后又给送肉的人行礼,说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从这以后,我才知道,鲁繆公是把我当狗、马和动物牲畜来这对待,就叫犬马畜伋,把我当动物一样来对待。然后孟子就来评了,“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说你只是在表面上尊重这个贤人,但你又不重用他。难道这是敬重贤人吗?但无论怎样,我们从这里还是可以看出,子思是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在《汉书·艺文志》里面明确标着,他是鲁繆公的老师,所以这里面我们感到他受到非常高的礼遇。

2、曾在鲁国任重臣。在《孟子》里面记载着,公仪子(休)当政的时候,子柳、子思为臣。是最重要的大臣,有这样的记载。《孔丛子》还记载,说鲁繆公欲相子思,曾经让子思做宰相,但子思不愿意,想着离开鲁国。从这里也不难看,他至少是在鲁国当过重要的大臣。

3、曾在鲁国谋国事。子思在鲁国多次议论过国家的大事。《孟子·万章下》也记载了这样的情况,说繆公多次见子思,问他一千辆车的大国是不是应该跟知识分子交朋友。子思就不高兴,说古人就说,那是应该事之。这里这个事之是什么呢?应该是指任用他。应该任用,岂能是只做朋友呢?。子思不高兴,接着说,以位置,你是国君,我是大臣,我怎么能敢跟你做朋友呢?以道德上来讲,则子事我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德行,你应该拜我为老师,我也不是你的朋友。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子思是跟鲁繆公进行过多次的这样一种讨论。《孔丛子》也记载,鲁繆公和子思讨论怎么样国家兴盛的问题。子思跟他说,应该按照周公和伯禽治理鲁国的这样一种方式来这治理国家,把公家的那样一种好处来施舍给老百姓。杜私门之利。把贵族所享受的那些特权应该杜绝、斩断,给老百姓恩德。修礼邻国。以礼和邻国交往,这样的话国家一定能够兴盛起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郭店竹简里面专门有一篇鲁繆公问子思。近些年来研究国家竹简的一些学者当中,好多人专门就这一段话,发表了好多文章。这段话我们简单的了解下。鲁繆公请教子思怎么叫忠臣。子思就说,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这里这个恒指的是经常,常常。经常来指出国君的毛病的,这才是忠臣。鲁繆公听了就不高兴乐,但还是对他行礼,然后就退出了。从这里看出,鲁繆公曾经登门求教,子思说了这个话,鲁繆公不高兴,就退出来。退出来之后,成孙弋见,见到了成孙弋这个人,然后就跟成孙弋说,子思说的这些话,我感到很疑惑。成孙弋就大赞赏“噫,善哉,言乎”,说子思讲得太好了。下面有很多内容。主要讲的就是能够常常指出国君问题的人是很少的,为了国君的原因能够牺牲掉生命的那是那些当官的,效禄爵者也,就是那些当官的。能够经常指出国君的这些毛病的,那是远离这些当官的俸禄的。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义。咱们今天说是为了伸张正气,说如果不是子思,我还没听说。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曾经参与了鲁国好多政事的,参与了鲁繆公时期很多政事的决策。所以有的学者就认为,鲁繆公曾经实行过改革,主要是在这里,弱化和剥夺三患的这样一种权力。在这个改革当中,主要还是听从了子思的这样一些意见。所以认为子思是鲁繆公改革的一个幕后的策划者和支持者。

六、子思与邹

自从唐代韩愈和宋代以来,由于孟子的升格,由于孟子和子思的这样一种关系,从元代开始就封子思为沂国述圣公,所以唐宋以来,认为子思和孟子的这种师承关系,这是在鲁学传承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从唐宋以来就将孟子看成是子思直接的授业弟子。因而子思是不是在邹这个地方讲过学,从唐宋以来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学说,这样一种传说。根据刘培桂老师编的《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上,可以看到,在元代的时候曾经有《中庸精舍记》,就记载了叫子思讲堂。在元代大德九年的时候,在子思讲堂里面,马豫写了一篇《渊源堂》,修渊源堂,命名为渊源堂,就认为是子思传道于孟子之地。把子思讲堂修在孟子的故乡,认为这个地方这就是子思教孟子的地方。元代至元年间,《暴书台碑阴记》记载:“沂国述圣公昔居邹教孟子,此祠昔传以为故庠。”暴书台就是当年子思就在这里教过孟子,现在的子思讲堂传说这就是孟母三迁那个学堂。

我们从这里来分析一下。在元代,元贞元年的《中庸精舍记》当中,里面还没说子思在邹这个地方办学。可是到了大德九年,《渊源堂》里面就只说子思在邹地讲过学,到了《暴书台碑阴记》里面,直接说了这里是子思教孟子的地方,这个教孟子的地方就是当年孟子三迁那个学堂。

我个人谈这么几点看法:由于子思历史上的资料很少,尽管有子思比如说为鲁繆公师,为费惠公师,但是有关子思有师徒关系,子思办学堂讲学的记载历史上非常缺乏这样的资料。我们总体上可以这样说,子思作为孔子的孙子,作为曾子的学生,来弘扬儒家之道,传承儒家之说,应该说是子思终生为之奋斗的一个历史责任。如果这样我们来理解的话,子思这一生当中,虽然周游列国,到各国也都受到各国国君的这种敬重,甚至参与一定的政事。但子思一生一定是从事教育,教授了大量的生徒,培养了大量的儒家学者。这方面应该是肯定的。但由于历史记载资料很少,不但没有记载子思在邹国这个地方办教育,也没有记载子思在其他地方办教育。而子思一生主要的职业应该是从教。这不但是从孔子传下来的传统,子思自己也担负着传播孔子思想,传承儒家学说的这样一种责任。不可能不去招收大量的学生来传播儒家之说,培养大量的儒家的人才。所以从一点来说,子思在邹国办教育,这是可能的,只是没有记载。没有记载不代表不可能。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是,从孟子的生平来看,他在青少年时代没有游学,也就是说在孟子的青少年时期现在还没有资料来说孟子曾经到各个地方去求学,也没有记载孟子到鲁国去跟从学者求学的这样一种经历。这就很有可能孟子是在他的故乡,在邹这个地方接受了比较系统的儒学教育。特别是他接受了《诗经》、《尚书》等等经学的这种教育。从两个方面来看,历史虽然没有记载,但是鲁国和邹国距离这样近,历史上没有记载子思曾经在哪里办学堂的这样一种历史文献的记载。但子思办学堂,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是不是得出这样一种推断:子思曾经在邹国设学堂来传授孔子的学说,来传授五经,在这里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孟子就是他这在邹国培养一批学生当中的弟子。所以,《史记》说孟子曾学于子思之门人,应该是在邹国,在这里完成的这样一个学业。也可以这样说,从元代以来,修子思讲堂、子思书院,在邹这个地方,在邹城来修,从这种推断来看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这是我们讲到生平,认为子思的生平比较复杂,我们主要讲一下这一点。

本文原载于《中庸解读》(子思与《中庸》)

(0)

相关推荐

  • 孔子著春秋,言行记述成论语,孔子之孙孔伋著中庸,爷孙成就比肩

    我们知道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孔鲤出生后鲁国国君送一条鲤鱼祝贺,寓意鲤鱼跳龙门,对孔氏家族这个从宋国迁移鲁国的外来户寄予了厚望和关怀,这对于孔子亓官氏夫妇来说是很大的荣幸. 孔子之父孔纥从外来户底层小人物 ...

  • 《史记》中对孔子的记载

    孔子一直被称为孔圣人,那么在孔子被称为孔圣人之前,正史是如何记载孔子的呢?本文介绍下<史记>中对孔子的记载.资料来源:<史记>的<孔子世家>和<鲁周公世家&g ...

  • 轻松学《易经》:梳理《易传》的发展历程——以子思《中庸》为中心

    [提要]   <易传>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卜筮到言辞的阶段,象数的阶段,感通的阶段. 帛书<易传>代表了言辞义理阶段,传本<易传>代表了象数和感通外物的阶段,< ...

  • 中庸的这项:子思

    你来了! 我们一定有相同的地方 我相信主张无忧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繁忙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因而使人们渐渐减少实际行动的欲望.在另一方面,生于现代的人,大都需要这种玩世主义之薫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国学漫谈:《中庸》与佛老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南宋以后成为<四书>之一书.在<中庸>由"篇"升格为"书"的过程中,佛教与道教(佛老 ...

  • 曾国藩小楷,中庸博厚!

    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