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采访时少言寡语的局面?(新闻采写)

作者丨王默
记者在采访中经常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采访人爱说、会说;有问必答,张口就是滔滔不绝。
另一种是被采访人不爱说、不会说;有时不知如何回答提问。采访陷入僵局。
面对第一种情况,比较好办。积极引导就是了,不能让被采访者牵着鼻子走。要善于把他(她)的“爱说、会说”为我所用,从中汲取对写稿有用的东西。
而面对第二种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改变少言寡语的状况,使采访取得成功。

一、 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采访是需要办法的。因此,记者在这方面要多动脑筋,想出办法。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两个办法——
办法一:让物件说话。
宁波都市报记者薛曹盛经历过被采访者不爱说话的情况,那他是如何解决的呢?请看他的介绍——
2019年3月,我在象山采访宁波唯一一条农渡船的女船长吴爱图。
可能常年在驾驶舱里工作,难免沉默寡言。面对我的提问,基本上以短句回答,更别提故事和细节了。
后来,我调整采访节奏,不着急提问,而是坐在她的渡轮上静静地观察。这个小小的驾驶舱,是她30年来呆的最久的地方。
我试着在驾驶舱里寻找“蛛丝马迹”,很快,三件并不起眼的物件吸引了我的注意。一面崭新的镜子,一盒吃了一半的“三勒浆”口服液以及一张私人订制的高木凳。
围绕着着三个物件,吴爱图的“话匣子”打开了,徐徐道来。我听后颇有收获,写出了《海上摆渡30年,她成最美风景》。这篇报道被很多媒体转载,还上了央视新闻。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采访出鲜活的故事,必须在“采访的本事”上多下点功夫。
如果遇到不爱说话的采访对象,就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甚至打道回府,那就说明你的采访功夫还欠火候,还需要实践中多摔打、多磨练。
同时还要多想出办法,让“不爱说话”的人与你多说话。宁波都市报记者薛曹盛的办法就不错,他“调整采访节奏”、“静静地观察”、“让物件说话”等办法,终于让吴爱图说出了“鲜活的故事”。
办法二:观察+联想。
时任辽宁日报农村部记者范敬宜有次到他当年下乡的地方采访。当晚他住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凭他自己经验一会儿肯定有人上门一起聊天,可一晚上也没人来。范敬宜好生诧异,第二天他上街转了转,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
面对此种情况,老范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在想:过去他下乡时这里每天晚上挤满了人,有的找干部反映队里问题,有的诉说自己的难处请求解决,还有的两口子吵架也在那里闹……可如今变得静悄悄的。为何呢?
忽然他想到,过去挤满了人是因为有很多问题、矛盾需要解决;而现在好多问题解决了,人们气顺了,再也不用到村委会里闹了。
想到此,他找了一些人交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们听。大家听后连连说:“是这么回事啊!人们气顺了!”并介绍了一些具体事例。
由于老范的“观察+联想”,使他很快写出了稿子《这里为何静悄悄》,反映了农村改革后出现的新气象,颇受好评。

二、不要抱怨人家不配合


有些记者采访归来后,问其情况如何?有的总抱怨人家不配合。
不配合的情况是有的,但作为记者来说,不应抱怨人家不配合。应该从自身上找找原因。
从上面两例中可以看出,采访时的困难肯定是有的。被采访者不爱说话、想聊天没人来,这都让记者感到不顺。但宁波都市报记者薛曹盛、时任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非但没有抱怨,相反倒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
采访是与人打交道的“活儿”。作为记者你要让人家说出你所需要的东西,协助你完成采写的任务,你自己首先要“心诚”,要有一个诚恳的态度虚心请教。同时还要自己多想点办法来让对方说话,如围绕身边的“物件”讲出身边的故事等。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可采取“我问你答”的方式,更不可摆记者的架子。那样做,不仅不能采访到“真料”,还会被人们反感,使采访任务无法完成。
(作者为京城媒体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