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医学起源》五味五脏病用药式
㈠药用部位法:上焦用根,中焦用身,下焦用梢。
㈡药味相合用于误药、寒热虚实错杂之证:
1. 辛苦除痞,如泻心汤。
2. 咸辛除滞(积),如大黄附子汤、《千金》温脾汤。
3. 甘咸除燥,如调胃承气汤、胶艾汤。
4. 酸甘除逆,如乌梅丸、五味子甘草合用等方、薤白白酒诸方。
5. 酸苦除烦,如栀子豉汤。
㈢《汤液经法》五行体用补泻:
木行,用味为辛,体味为酸,辛酸化甘。
火行,用味为咸,体味为苦,咸苦化酸。
土行,用味为甘,体味为辛,甘辛化苦。
金行,用味为酸,体味为咸,酸咸化辛。
水行,用味为苦,体味为甘,苦甘化咸。
㈣五行制方生克法:
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其常则病矣。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心火苦,夏长之道也,失其常则病矣。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脾土甘,中央化成之道也,失其常则病矣。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肺金辛,秋收之道也,失其常则病矣。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肾水咸,冬藏之道也,失其常则病矣。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
㈤脏气法时补泻法:
肝德在散,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德在软,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德在缓,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肺德在收,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以酸补之,五味子。以辛泻之,桑白皮。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
肾德在坚,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㈥制方法:
气清阳发腠理(附子),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茯苓),清之浊者也;味浊阴归六腑(大黄),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麻黄),浊之清者也。
经曰: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大黄),味薄为阴中之阳(麻黄-发汗解表、苦茶-清头目);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附子),气薄为阳中之阴(茯苓、竹叶-利小便)。然味厚则泄,味薄则通;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辛能散结润燥,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酸能收缓,甘能缓急,淡能利窍。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补,寒凉泻。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㈦五味所用:
苦以泻之,甘以缓之及发之,酸以收之,辛以散之,咸以软之,淡以渗之。
㈧药类法象:
1. 风升生 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风 羌活 升麻 柴胡 葛根 威灵仙 细辛 独活 白芷 牛蒡子 桔梗 藁本 川芎 蔓荆子 秦艽 天麻 麻黄 荆芥薄荷前胡
2. 热浮长 气厚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附子 干姜 生姜 川乌 良姜 肉桂 桂枝 草豆蔻 丁香 厚朴 益智仁 木香 白豆蔻 川椒 吴茱萸 茴香 元胡 砂仁红蓝花神曲
3. 湿化成中央 戊土,以胃应之,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巳土,以脾应之,其本味淡,其兼味辛甘咸苦。
黄芪 人参 甘草 当归 熟地 半夏 白术 苍术 橘皮 青皮 藿香 槟榔 三棱 阿胶 诃子 桃仁 杏仁 麦芽 苏木
4. 燥降收 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茯苓 泽泻 猪苓 滑石 瞿麦 车前 木通 灯草 通草 五味子 白芍 桑白皮 天冬 麦冬 犀角 乌梅 丹皮 地骨皮 枳壳 枳实琥珀连翘
5. 寒沉藏 味厚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大黄 黄柏 黄芩 黄连 石膏 龙胆草 生地 知母 防己 茵陈 朴硝 天花粉 牡蛎 玄参 苦参 川楝子 豆豉 地榆 栀子 巴豆僵蚕杜仲
㈨泻脏腑火之药:
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白芍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大肠火,石膏泻胃火,柴胡泻三角火,须用黄芩佐之,柴胡泻肝胆火,须用黄连佐之,黄柏泻膀胱火(龙火)。
㈩引经药:
太阳经,小肠、膀胱经,羌活,在下者,黄柏。少阳经,胆、三焦,柴胡,在下者,青皮。阳明经,胃、大肠,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太阴经,肺、脾,白芍。少阴经,心、肾,知母。厥阴经,肝、包络,青皮,在下者,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