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国清||挑“八一大堤” 万里波涛变粮仓
洪国清||挑“八一大堤” 万里波涛变粮仓
前天,我怀着一颗崇敬与怀旧的心情,来到了“八一大堤”。巍峨的大堤像一道长城,屹立在湖水与农田之间,她肩负着拦隔湖水保护农田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
蓝蓝的湖水碧波荡漾,一眼望不到边,远方,几只水鸟从湖面掠过,将寂静的湖水点缀得充满生机。水稻正处灌浆期,葱翠翠,绿油油,香味四溢。一阵凉风吹过,像大海波涛向前滚动。稻田湖水,相互映衬。走在堤坝中间,仿佛进入了绿的世界,蓝的海洋。
有谁知道,这里曾经是一片湖区,悠悠烟水翻波浪,淼淼无穷连天涯。
七十年代中期,我国正处在“三线建设要抓紧”,“大干快上上陡坡”,的关键时期,为了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决本地区粮食自足的问题,减轻国家负担,上级政府经过缜密思考和研究,并做了大量的调查和测绘工作,决定在龙感湖湖区建筑一条新堤坝。这条堤坝就是现在的八一大堤,南起长江干堤,北至苗竹林,全长29公里(南起长江干堤,北至抱儿山,全长38.94公里)。面积约十万余亩。
那个年代在湖中建堤是一项巨大工程,没有机械设备,更没有充足的生活资源作保障。靠的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难的决心,上下一致,同心同德的大无畏精神。
开工的时间是1976年冬季,选择冬季开工,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冬季湖水水位处于最低时期,利于围湖施工。第二,主要农事基本结束,便于抽调人力。
各大队民兵连长和团支书带班,组织青年突击队,每个小队挑选八名突击队员,调动一切水上运输工具,船和溜子一齐上,浩浩荡荡向湖区进发。
临时工棚搭在原来的堤坝上,大小船只在湖边一字排开,犹如出征前的战马,威风凛凛,突击队红旗在风中精神抖擞,激情飞扬,展示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英雄气概。
冬天早晨,湖面起了一层薄薄的雾,远处马鞍山山峦在雾中若隐若现,下新镇景色仿佛是被雾托起,增添了几分朦胧和神秘。
取土的地方是湖区中间的一块坡地,叫“奶奶洲”,人们在洲上挖土,将土装进草包里,然后又将装满泥土的草包抬到船上,用竹篙将船撑到堤坝,再将草包缷下,码齐。湖底很平,水深大约在80至120公分之间,码包人身穿皮裤站在水中,草包溅起的水花不时地将码包人的衣服和脸部打湿。就这样,一锹一锹地挖,一包一包地装,一船一船地运,一层一层地码,直至堤坝出水合龙。
堤坝合龙后,各大小功率抽水机全部上阵,日夜排水。以前,两边水位处于同一水平线,堤坝很稳固,现在,堤外水位涨满,堤内水位下降,出现了很多渗水漏水现象,如不及时采取堵塞措施,就会溃堤决囗,前功尽弃。(此事故曾发生过一次)因此,这段时期是关键时期,不能出现半点麻痹或松懈。夜晚,抽水机发出隆隆的吼声,堤坝上亮起了电灯,电灯是系在临时插在坝边泥土中的竹竿上面,远远望去,像一排天边的星星,发出微亮的光。巡查人员脚穿长靴,手捏电筒,疲惫地在堤坝边来回走动,查看险情。风萧萧兮湖水寒,到了深夜,人们冻得身上发抖,却没有半句怨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日建成堤坝,早日解决饥饿。
那时期,每年冬季,人们就要外出兴修水利,开河挖港,挑堤建坝,或去长江干堤加固维修,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不到腊月廿边,工程总是无法完成。
简陋的工棚搭在抽干的泥土中,工棚呈A型。中间立上几根木桩,木桩上面架一根横梁,竹茎从横梁上向下两边分斜,上面铺盖稻草。棚内两边住人,中间不足一米宽过道。粮食自带,统一过秤集中存放,集体做饭,吃饭分量记账,工程完工后,凭伙食账结算。菜是各家早就备好的咸菜,有萝卜丝,腐乳,辣椒和诺(酸)菜等,每期工程都有一次加餐机会,那时候,能吃上一顿猪肉,就是一次大奢侈。
冬天的阳光总是那样温和,淡淡的颜色懒洋洋地照在大地上,呼啸的北风肆无忌惮地从湖面扑来,工地上,人山人海,热火潮天,人们脚穿胶鞋,肩挑泥土,像蚂蚁一样,来回奔跑于土塘与大坝之间。在这里,没有官兵之别,也没有贵贱之分,更没有猜忌与嫉妒。这里充满着浓浓的乡情和对工作的深深热爱。
夜晚,一片寂静,寒气袭人,工棚里欢声不断,笑语连天,有打麻雀牌下两分钱赌注的,也有玩石头剪刀布赌一根香烟的,有哼采茶戏或唱山歌的,还有女同志纳鞋底或搓麻索的。最有趣的是说笑话的老头,他讲的故事荤素搭配,妙趣横生,那惟妙惟肖的手舞足蹈让人捧腹开怀。
如今,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我仍然怀念那段艰苦岁月的时光,怀念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怀念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怀念人们内心的那份质朴与善良。当然,我更加憧憬未来。
作者:洪国清 湖北黄梅孔垄洪碾人 黄梅县作协会员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